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世纪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较新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新形势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党组织构建模式的创新,对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吉林大学被纳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校行列,该计划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吉林大学“唐敖庆班”按照化学、生物、数学、物理四个方向培养,统一命名为“唐敖庆班”,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拓宽学科基础,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
2009年以来,吉林大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目标、规律和要求,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5年来,数学学院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党建新方法、新思路,逐步形成以党建为龙头引领拔尖人才学生素质培养的模式。具体表现在工作理念、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一、创新工作理念
学生党组织实现工作理念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以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使命、目标任务凝聚党员群众,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动员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借助理念的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实现党建工作的三个结合:党建工作要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思想教育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党建工作树立典型要与全面服务相互结合;党建工作要与师生民主管理相互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引导全体党员师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人才培养是党建创新的核心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除了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化修养、民主法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需要在育人过程中综合考虑、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拔尖人才党建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树立以党员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权利和作用,增强党员政治角色和创先争优的意识,把党员个人的成长发展要求和党的宗旨、任务、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在组织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成长,得到政治觉悟和学术业务双进步,获得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双丰收,取得社会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双提高。
2009年以来,以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为契机,我们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以“搭建平台,构建队伍,大胆尝试,深入社会”为主线,大胆尝试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党建与创新数学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党建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相结合的新思路。年初布置调研任务,确立调研课题和课题责任人,年底汇总党建创新工作理论文章。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从调查研究中找创新,将1~2个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召开座谈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党员在创新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相关的材料,总结好创新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要适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学科设置、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调整以及党员队伍构成的新变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与学院学科特点相结合。把支部建到学术和科研的组织单元中,学生党员应成为科学研究和学风建设的带头人,党员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科专业上能发挥示范作用。党员和党组织要有意识地参与到学科学术活动的组织中去,发挥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把支部设立与专业分布、班级设置、学生公寓等相对应,努力做到党政工作同步谋划、同步考核、协同发展。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支部设置方式。
1991年吉林大学数学系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2002年正式挂牌;2009年开始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成立唐敖庆班。在传统学生党建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大胆尝试,以唐敖庆班(数学方向)和数学学科基地班为试点,成立相应的党支部、党小组,将学生党建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2012年开始,每年8月到12月,唐敖庆班(数学方向)学生都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学习一个学期,我们的学生党员流动到哪里,支部就设置在哪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2009级唐敖庆班(数学和物理方向)学生24人,其中学生党员超过1/3,12人保送吉林大学继续深造,11人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海内外名校的保研资格。2010级唐敖庆班(数学和物理方向)学生18人现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学习,2011级唐敖庆班(数学和物理方向)学生也将于2014年1月赴美国学习交流。
三、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工作载体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党组织要发挥学科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建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共建平台,逐步形成开放互动的共建机制,通过专题研讨、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心理辅导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丰富党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克服过去党的组
织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要通过党建网络信息化,创建党建网站、在线交流QQ群、开设微党课等,利用新的载体促进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创新合力。
数学学院“拔尖人才学生素质提升计划”于2009年伴随着唐敖庆理科实验班的成立开始筹划并组织实施,项目主要针对学校唐敖庆理科实验班(数学方向)学生和学院数学学科基地班学生,旨在提升拔尖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通过组织专业介绍会、名师见面会、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系列报告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运用能力。
2.锻炼实践能力,倡导创新创业。 组织学生到农村、企业、医院、敬老院、农民工子弟小学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奉献社会。
3.磨炼心理品质,树立健康心态。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案例分析讲座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有所体会、有所提高。
4.强化外语训练,提升交流能力。通过成立英语工作坊、外教交流日、英语口语角,多为学生创造与外教和留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英语等日常交流训练,提升英语等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出国深造和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5.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学生视野。2009级、2010级唐敖庆理科实验班(数学和物理方向)学生前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交流学习,为今后的国际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创新支部形式,探索学生党员发展新模式。成立班级党小组,符合条件的成立党支部,从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及转正到定期民主生活会,全程规范要求,树立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数学学院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学生党建活动机制,不断积累新方法、新经验,不断尝试新思路、新手段努力总结出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建新机制。下阶段,将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并创新:
1.继续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入研究成才规律,构建培养体系;依托多种教育形式,强化需求意识,提升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2.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前景认知。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解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判断,引导学生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3.继续加强拔尖人才学生院际间、校际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走出去、找差距、学优点,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4.完善拔尖人才学生追踪培养机制,做好本科毕业留校读研或外出留学等学生图片档案信息的追踪整理保存,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及时做好总结。
四、结语
创新贯穿党活动的全过程,尽管过去不一定都使用创新这个概念,然而创新却一以贯之地在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扎实地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生党组织,造就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到建党100周年时能够培养出一批杰出青年学者,到建国100周年时能够培养出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游庆军.“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4).
[2]胡亮等.深化培养机制改革,造就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
[3]李昕等.拔尖创新人才视角下的党建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