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社区的功能也正发生转变,由原先的住宿功能转向现在的育人功能。当前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教育理念、服务设施、文化建设等不到位之处,尤其是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与社区管理方之间没有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缺位,等等。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构建社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对话沟通机制,以社区为双方“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社区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自治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社区育人的功能。
一、主体间性内涵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作主体际性、共主体性、交互主体观性等,此概念发轫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与统一性。这一理论几经发展,出现了“对话”“交往”“视域交融”“共在”“面对面”“交往共同体”等著名的哲学概念。主体间性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他人”“他我”的问题,另外也涉及“我与你”“我与他”“你与他”的关系问题,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及其沟通的可能性,其实质是一种关系思维方式。
将主体间性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阐释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存在多个主体的,而且主体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平等、双向互动、主动交往与对话的关系,各主体之间通过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实现彼此的有效认知和认同。
二、主体间性视阈下学生社区管理有效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很多高校在学生社区管理中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实行公寓式管理,但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社区管理认同度不高。以主体间性审视学生社区管理,其实也是反思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问题,即在学生社区管理中,教育者是秉承什么教育理念开展管理工作的,是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客体,是被管理的对象,还是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育者与学生的主动沟通与对话,共同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梳理当前学生社区管理有效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主体间平等话语权缺失
目前的学生社区管理还多靠组织权威实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学校文件下到学院或者负责学生社区管理的部门,学院或负责学生社区管理的部门再将文件要求和内容传达给各宿舍的学生,学生要做的就是“遵规守纪”。在这种管理思维主导下,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缺乏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其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主体间交往缺失
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因为检查宿舍卫生才会“例行公事”地走进宿舍,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学生也只是在宿舍出现水电问题时才会反映给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双方没有思想沟通和交流。有的高校规定了辅导员走访宿舍的制度和谈心交心制度,但辅导员白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晚上到宿舍也只能是程序性地了解表面上的问题,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个性谈话交流。教育者与学生交流次数少、交流时间短和交流内容表面化等都直接影响到主体间的交往深度,双方也很难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关系。
(三)共识观念的缺失
“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行,很多高校在学生社区管理中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忽略了其本身承担的育人功能。社区内各种设施的配置、维修不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其现实的经济价值进行考虑,结果导致学生和社区管理方常常因为维修、热水供应、便民设施等发生冲突。有的社区内商店林立,文化设施和活动缺乏,学生对社区的文化认同度不高。
(四)学生自治组织缺乏
有的高校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不设置类似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学生自治组织,或者是设置了学生自治组织,但是由于工作权限和经费有限等原因,这些组织也只是行使代发通知、检查卫生的职责,没有真正负担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责任。学生自治组织的缺乏导致学生和社区管理方之间关系的不对等,二者没能树立“共同体”的意识,双方关系常常表现为对立性、服从性的,而非对话式、沟通式的。
三、主体间性视阈下学生社区管理创新探索
高校要发挥好育人的功能,除了注重第一课堂的教育之外,还必须对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予以重视并加以开发。主体间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重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对社区的认同和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和谐的主体间关系。
(一)树立平等交流的教育理念
要反思传统学生社区管理中的管理思维,不要将学生视为被驯服的工具,也不要认为管理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就是教育者要压倒学生。教育者应该在社区管理中树立平等交流的教育理念,真正从“人”的角度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双方建立平等的主体间性的话语情境,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要改变教育管理观念,加强对话。对话是体现主体间性的形式之一,是实现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雅斯贝尔斯说:“作为人类的灵魂的教育,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认识自我的真正途径。”主体间性不仅是一种关系和思维方式,还体现为一种氛围的营造。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教育者和学生能直陈心声,沟通交流,这本身就是相互尊重的结果。双方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知道对方所思、所想和所惑,才能消除误解和减少分歧,唯有通过对话,教育者才能更为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其次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必须有载体和平台。通过开设辅导员谈心室、心理舫和举办各种沙龙等形式,积极构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对话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有的高校实行社区内导师制,即社区内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导师指导,这
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得到有效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此外,社区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社区新媒体信息平台,如开通社区微信,加强社区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时消除误解和减少分歧。
(二)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工作制度和机制
主体间性强调的是建立“共同体”,但如果是没有共同规则约束的“共同体”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同时学生社区管理涉及学校的学工、后勤、团委等部门,甚至有些高校在社区管理中引进了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如此多的部门共同管理学生社区,如果没有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就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因此,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信任,共同做好学生社区管理工作。
目前,有的高校在社区管理中突破原有的纵深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打破“学校—后勤部门(学工部门)—学院—宿舍”的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学校—书院—宿舍”的新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书院制社区,将学生事务归拢于书院内,解决学生社区多头管理的问题,发挥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书院内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各项事务,减少奔波和麻烦。同时,书院内各种文化和体育设施完善,服务设施贴心,使社区有一种“家”的感觉。当然这种和谐、温馨关系的建立必须有学校层面的设计和制度保障,由学校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使之协同合作,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三)建设高品位的学生社区文化
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住宿的地方,也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因此,要建设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区文化,以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教育人,高雅积极的文化活动熏陶人。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对话、理解、面对面,这就需要社区在文化设计的“生活性”“互动性”上下功夫。这里强调的社区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歌舞文艺活动,更多的应是社区内的制度规范、景观设计、服务意识等更加人性化。从近几年学生宿舍出现的意外事件分析,除了学生个人心理因素之外,学生社区没有发挥好作为学生“精神家园”的作用,学生的心灵没有在社区内得到慰藉和关爱,社区内没有对话和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这也是导致学生思想上自我封闭和行为上走向极端的原因之一。
要重视学生社区党团文化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在文化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党团组织有品位、有价值、积极向上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和主题活动消解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
(四)组建学生自治组织
学生是学生社区的“主人”,学生社区最好的管理状态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只有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建立“共同体”意识,教育者才会放权让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学生也才会主动参与学生社区管理。
在组建学生自治组织的过程中,需要制订严格的选拔、竞聘和公示、任用程序,要将学生代表的选拔当成一次学生民主管理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代表的选拔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按照主体间性的理念,可以在选拔、推选和竞聘中增加演讲、对话、质询等环节,加深学生与学生代表之间的对话、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要为学生自治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办公条件,使其组织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校方要对学生自治组织反映的学生诉求及时解决,提高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自治组织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实现校方和学生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通过见面会、联谊会等形式,不断增强校方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共同建设好学生社区。
参考文献:
\[1\] 胡央波,陈龙根.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 付淼.主体间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 兰宏伟.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构建\[J\].教育观察,2013(25).
\[4\] 黄厚明.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