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关键词:行动导向模式;高职“概论”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50—03
行动导向模式创立于德国,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通过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行动导向模式下的合作式教学法为视角,探讨该模式下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一、行动导向模式运用于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方法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二者结合的合理性基础是实践性
行动导向模式是建立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教学常态,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并在主动参与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高效率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学会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组织领导者变为行动的引导或咨询、学习辅导者和导演。这种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主张“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高职“概论”课强调在理论的传授中要延伸对高职大学生人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人格养成、社会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自发成长向自觉、自主成长转变。那么,源于德国的行动导向模式为什么能运用于中国高职院校的“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呢?这是因为,行动导向模式运用于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行动导向模式与高职“概论”课虽然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二者在授课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行动导向模式与高职“概论”课都强调实践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原理,实践性(共性)是二者结合的合理性基础,这也是行动导向模式能够运用于高职“概论”课教学的原因。
二、高职“概论”课的教学特点
在中国,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虽同属高等教育体系范畴,但二者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理论研究型人才,而高职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人才。并且,高职教育以“理论够用,实用为主”为育人方向,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主,这就决定了高职思政教师在教授“概论”课这门课程时,其授课方式必须有别于本科院校的思政教师,必须凸显实践教学环节,即高职“概论”课教学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顶岗实习、企业文化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关注高职大学生人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交往、合作、学习、交流,等等。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将思政课程改革与专业教学挂钩,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群与岗位群纳入高职思政课程的对接体系中,将教学重点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整体方向相契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建设的重点,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概论”课的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以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启发引导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配合专业教育,服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高职“概论”课的教学实践特色相当浓厚。
三、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路径是合作式教学法
实践性是“概论”课教学的基本属性,为了强调实践性,我们在“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模式不是单一的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几种简单的教学方法相加,而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组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为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学会在交流沟通中成长,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路径离不开合作式教学法。而合作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即通过交流,将知识传授、人际互动有机融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究、合作互动、人人参与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呢?我们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对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概论”课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做深入解读。(见图1)
图1高职“概论”课合作式教学法
(一)教学方式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牵涉的知识点多,而且内容体系庞杂,要上好这门课程有难度。高职大学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的理论基础差,如果按照书本教材生搬硬套地授课势必会让高职大学生觉得乏味,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因此,在高职“概论”课合作式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必须采取专题性教学。那么,专题性教学的优势有哪些呢?采取专题性教学一是可以避免内容重复;二是可以突出重点内容;三是可以优化教师资源。同时,在高职院校采取专题性教
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要选好专题,专题内容一定要是重大的理论问题。2.在选择教学专题时,要注意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因为采取专题性教学而割裂概论课的整体性,从而削弱整体教学效果。3.专题性教学应是在掌握整个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教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践证明,在高职“概论”课合作式课堂上采用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概论”课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十分强的课程,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模块,将本课程从纵横向维度进行划分。纵向维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时间线索,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讲清楚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横向维度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关系等为视角,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做法,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高职“概论”课合作式的课堂上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我们必须以团队学习方式为驱动,以“问题与探索”“学习与展示”“领悟与回归”“评价与提升”等四步骤为核心,以案例教学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行动导向,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问题与探索
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概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这样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突出重点环节。高职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本科生而言较弱,因此,在“概论”课堂上,问题导入教学的起点不能太高,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必须考虑高职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激活高职大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探索结果,并且根据课堂情景教学的状况,适当引导学生将问题与探索的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合作式的教学课堂上,我们主张通过案例导入、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什么要采用案例教学?这是因为,采用案例教学一是可以突出重点,就某一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深刻阐明教材的某些重点理论内容。二是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四是案例教学注重双向交流,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在合作式课堂上,教师引用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不能太泛;案例要真实、完整,有头有尾;案例要经过精心准备,不能信手拈来;案例要能够揭示深刻的理论内涵,不能只是就事论事,也不能哗众取宠;案例要以正面为主,反面案例要有,但要注意教学效果,避免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发现,在合作式的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能增加“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学习与展示
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概论”的教学以团队学习方式为主,即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老师给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具体做法是:(1)在第一次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分组问题。(2)分组不是几个学生简单聚集起来讨论,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由全组成员共同承担工作任务。(3)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并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4)教师点评。通过学习与展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领悟与回归
实践性是“概论”课的基本属性,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完善“概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方面。我们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让高职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养成和魅力修养,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回归生活世界。即在理论的传授中延伸了对高职大学生人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人格养成、社会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自发成长向自觉、自主成长转变。并且,我们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这种合作式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状,提升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4.评价与提高
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概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动活动模式”。这就要求高职“概论”课教师要完整地理解该模式的内涵,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学生不再是‘受教’的个体,而是‘行动着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施教’的主体,而是学习行动的‘导演’,师生在学习中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通过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合作式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展开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整改和完善。在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脑心并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材知识体系内化为高职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教学管理
为了检验高职“概论”课教学改革成效,必须对合作式教学法进行科学的管理、考核、评价与整改,同时,还要配以相应的激励措施。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特点,我们认为对整个教改过程的教学管理可以由“概论”教研室来操作。这是因为,行动导向模式的教学理念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很多高职院校在该领域还没有积累多少可借鉴的方法,很多经验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概论”教研室由于专业对口,对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概论”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做一些业务上的指导,并提出相关的批评和建议,避免走弯路。同时,高职院校教务处要对付出辛勤劳动的“概论”课教师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更多的教师投入行动导向模式下高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宋振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J].教学研究,2012(12).
[2]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