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1.1办学条件的差距
(1)现阶段一些城市学校不惜重金大搞素质教育,而许多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育设施(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都难以保证,而且很多中小学校舍还存在危房。(2)农村学校规模较小、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破旧;而城市学校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教学设备是现代化配置。(3)图书拥有量、实验仪器等有着明显的城乡差距。
1.2师资力量的差距
城乡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从师资质量看,城市优于农村,单说代课问题,代课教师主要也是集中在农村。例如:很多民族农村地区缺乏双语教师,只能在当地找不具备教师资格,但却能进行双语教学的代课教师,所以导致师资呈现出学历层次低,队伍不定。
另外,在农村严重存在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有的农村教师找人情托关系,一心往城里调,而城里的教师大都是有关系的,没有谁肯往农村学校去,造成城乡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质量。
1.3教育投入差距
1.3.1教育投入政策上的嫌贫爱富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投入与地方财力挂钩,各地相差悬殊。农村学校本来就穷,教师培训要到城里去,但学校的生均经费反而少;城市学校相对富裕,政府给的生均经费反而多。
1.3.2企业资金投向倾斜
很多企业将资金投向富裕地区,而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利益少,没有企业愿意将资金投入教育,不仅扩大了城乡的教育距离,而且还衍生了一个更为复杂,影响也更加难以消除的教育产业化问题。
2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后果
2.1广大农村学生无法进一步在学校深造
虽然国家已在全国全面贯彻实施了九年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农村的学生也都基本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知识要求的提高,九年的义务教育已显得远远不够了。但是现在的农村,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除非考上重点高中,否则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众所周知,重点学校门槛较高,对于这些从小就并未接受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的农村籍学生来说,考上重点高中并非易事。于是,大量考不上重点中学的农村孩子刚读完初中就背起行李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队伍。虽说这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却严重阻碍了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2城乡学生综合素质差距加大
大城市以其文明、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里的学生通过优质的资源可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生存技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相比起那些只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学生,他们往往有更多渠道选择。
2.3学校之间的畸形竞争
重点学校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在全省全市范围内抢夺优秀生源,抢夺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如免学杂费、免生活费、高额奖学金等。当然,普通学校为了打好生源保卫战,也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感情不行就谈钱。这样畸形的抢夺战,学生看似得到最多实惠,其实却是受伤最深。今天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从乡下往小城里跑,小城里的往大城跑,大城往国外跑。国家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提供优良的条件,更要从价值观念上加以正确诱导。畸形的学校竞争,只会加速人才的流失,与国家的人才战略背道而驰。
3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1)城乡教学结果评比要进行划分,同层次的学校进行评比,例如:城市跟城市、乡镇跟乡镇。(2)国家、省、市、县的政策应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从校舍、教学仪器、其它设施等方面舍得投入。(3)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提高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福利水平,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能安心执教于农村学校。(4)取消城市学校向农村招考优秀教师的制度。反过来应大胆尝试农村向城市招考优秀教师以及相配套的优惠政策。(5)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学体系,使其课程的设置和教材更加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与农村生活脱节,学校的教学对于他们将来就业作用不大。因此,要专门编写反映农村实际情况的乡土教材,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为学生升学和就业同 [本文转自专业提供写作本科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点击进入 第一 论 文网]时打好基础。(6)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支持农村教育。一是开展扶困助学活动,设立扶困助学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城内优秀教师开放课活动,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拉动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开展城乡联谊校活动,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促进农村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师生认知领域,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教育政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推动和确保教育尽可能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沈诗杰,沈冠尘.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