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因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的最大不公平。
1教育公平与反向歧视的概念界定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包含三个层次: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反向歧视本是一种国际法上的概念,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其目的是补偿少数或弱势群体在历史上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待遇。特征包括:隐蔽性、非故意性、非直接性。现实生活中因照顾相对的弱势群体和少数人,反而造成了对相对优势群体和多数人的实质不公平。
2我国高考政策中的反向歧视及其问题
高考加分政策是指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例如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中,加分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等。从上述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加分政策都保护了少数或弱势群体的利益,但不免有以下问题:
2.1起点不公平
“如果说高等教育中的公正是要确保那些处境最不利的人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自信感,那么就必须给弱势者增加机会,直到他们把我住机会为止。” 以1978年美国著名的贝克对加州大学董事会诉讼案为例:案例中被告加州大学为实行“反向歧视”而录取了学业成绩不如白人贝克的黑人学生且得到法院的认可。国家的加分政策是为了使处境不利的学生把握学习机会,增强其自身的自信感,但提供这样一种机会则意味着剥夺了某些更有才能的学生的机会。
2.2过程不公平
有些人把“反向歧视”看作是通过平等主义而实现公正的一种努力。实际上,加分政策常打着“平等主义”的旗号通过加分保护处于弱势的群体以实现所谓的教育公平,如用金钱购买不切实际的身份特征以取得额外加分或利用人际关系享有优先录取的机会等。这既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又限制了那些有能力的人取得更多的机会。
2.3结果不公平
效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及公平目的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加分的体制下,部分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被招收进入高校,导致学习过程中没有优势、学习机会错失、毕业率降低、就业率减少等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向歧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效率优势,没能促成社会成本的最小化,反而对强者或多数人的权利造成一定得不利影响。
3正确看待反向歧视,促进教育公平
3.1加强对反向歧视的认识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正面加强对反向歧视的宣传:使人们了解反向歧视是什么,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把它与教育公平联系起来并且支持高考加分政策。另一方面,我们要主动查阅相关条例,加强对反向歧视的了解,把握机会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例如通过各种渠道对目前高考中的加分政策可以加以阅读。
3.2实施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
由于反向歧视具有隐蔽性,不论是设立者或是受屈者都很难认识到反向歧视的存在。“正义即公平”,从这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需具体确定哪些群体需要给予加分政策,避免反向歧视的产生。另一方面,政府要实现公开、公正的反向歧视实施过程。如将高考加分政策公布于众,加强相关部门对加分实施过程的监督,加强群众参与力度等。
3.3合理、有效利用平权措施
“平权措施”是基于弱势群体可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或为实现社会多元化而对他们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平权措施”一方面是调节各种利益的平衡器;另一方面,它也是为因政策而权利受损的少数人重新找回权利的调节器。因此,为避免反向歧视,首先要把握好平权措施的内在法律原理,以确立实施它的基本原则。其次,实践中要严格采取名额分配制度。
“……平等有助于托尼所谓的“逐步达到每个人的完美的状态。”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设定一个法律底线,不让多数人蒙受“反向歧视”的不公正待遇,以化解各种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尽可能实现全体最大化的幸福,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本文转自专业提供写作本科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点击进入 第一 论 文网]
参考文献
[1] [法]卢梭.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91:260.
[2] 朱金华.教育公平 政策的角度[D].吉林大学,2005.
[3] 余海云.反向歧视[J].知识经济,2009(12).
[4]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 [美]亚历克斯·卡里尼克斯.平等[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