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和中心。在对目前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农林院校;问题剖析;教育措施
引言
在农林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占据着中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最终形成,而农林院校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林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从小生长、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接触复杂社会现象较少,受不良思想影响较小,这就决定了农林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起来比较顺利且效果较好。但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对农林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落后。目前的农林院校大多仍沿袭以往的灌输式、“填鸭”的教学方法,虽然相当一部分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然存在着以灌输为主,并未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
2.课堂组织体系不合理。目前农林院校的课堂组织体系仍采用大班教学,庞大的授课对象使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进而造成了无法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无法更有效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效性。
3.观念上缺乏重视、制度上缺乏保证。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被上至学校管理层下至学生忽视,认为专业课是学习的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形成了一种重专业轻理论的学习氛围,影响着一级级学生。而在制度上也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保证,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往往会首先被牺牲掉。
4.师资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农林院校的扩招使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教师的数量并未增加,这就导致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疲于上课,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去钻研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的素质不高,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从而无法深入地向学生讲解,大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
5.学生厌学。农林院校的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思想较单纯,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往往是在一二年级开设,这时正是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旧思想交替的关键时刻。一些学生往往由于辨别能力差,对不良思想缺乏抵抗力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带有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的功利思想,在学习时往往会对能有助于实现自己目的的课程感兴趣,而对自己认为用处不大的课程忽视。
二、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学校原因的。
1.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外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国内,对思想领域形成了冲击,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一统天下的思想。而当代大学生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生长在思想较多元化的环境中,这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混淆了人们的头脑,直接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2.学校原因。目前农林院校都将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将科研能力看做学校的硬实力,而对开展人的思想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却普遍轻视。注重科研能力,看重科研成果对农林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其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要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
三、农林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措施
1.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应改革教学方式,深化多媒体课件制作,将热点、难点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时事。采取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时事,让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而且还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的陈述,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采取团体式、主题式教学模式。团体式、主题式教学可以将每位教师的优势特长集中起来形成集体攻坚力量,对于讲授的内容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凝练,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再次,利用网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bbs、msn、qq、电子邮箱、微博等多种形式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新闻网站、名人大讲堂、专家论坛、经典著作阅读、精品网络课程等板块来丰富网络内容,增加网络的吸引力,通过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人士做客网站,就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加以深入、生动的剖析,让学生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在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上有着巨大的作用,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深化到实际行动中。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以实践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农林院校的学生来说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对他们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林院校应努力创造机会,将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使其对教材有更深的把握和理解,要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也要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农村,积累第一手材料,提高教学感染力。其次,要为教师减压、减负。课程多、工作量大是目前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要对教师减压、减负。一要适当地增加教师的数量,建立完善、合理的进人机制。二要开展小班教学,小班教学不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深入沟通,使教师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所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去开展教育,而且小班教学还可以使教师能较容易的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更符合农林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三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该精简的精简,重点和精华要深入、细致的精讲、特讲。通过减压、减负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做学术研究,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都是很重要的。最后,要建立~支既懂网络技术又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任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和教育。首先,教育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批判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扩大、深化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论体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利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在网上网下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深厚的个人魅力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深深地烙进学生的头脑。其次,应该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所掌握的网络技术并不比教师差甚至更高。因此,广大网络教育者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维护和提高网站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不断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牢牢地掌控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制高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4.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对于那些刻苦钻研、在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且效果显著、在科研上认真钻研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加以奖励,作为教学、科研的榜样,发挥其示范、带动的作用,以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和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手段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和时效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