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析初探

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析初探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系统始于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的首要和必经环节,需求分析是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培训内容及如何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运用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的方法,可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解为校方需求和个体需求。文章以某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为个案,提出培训重点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期为有效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现实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已成为高校教师培训的日常工作。但是,作为培训的首要和必经环节,培训需求分析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无法保证培训的准确、及时和有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的研究也不多。笔者查阅了2004年以来国内教育技术方面的主要刊物,如《中圉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中远程教育》,在这些杂志刊登的文章中,有94篇是关于教师培训的,而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只有9篇,占全部文章的9.57%,其中涉及培训课程内容的有5篇,涉及培训模式方法的有5篇,涉及培训组织管理的有3篇,只有1篇涉及培训需求分析。
  一、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20世纪60年代,mcgehee和thayer等人提出了一种通过系统评价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7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已成为国外组织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培训需求评价(needassessmentoftraining)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80年代,goldstain使培训需求评价方法系统化,他提出培训需求评价应从i个方面着手,即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e.瓦伦等人认为,个体行为也是组织行为的基本组成单元,个体的需要、动机、个性、感知、学习、态度和技能等因素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此外,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工作士气、t作绩效等有密切的关系,一些实际的工作条件因素,也对工作满意度有相当影响。mcclelland提出了培训需求评价的新趋势之一是对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他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二十多种胜任特征,这对于改进培训需求评价的内容结构设计有重要的价值。
  现代培训的系统理论把培训看做是一个系统,培训需求的分析评价是这一系统的开始,然后是确定培训目标,选择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最后检验培训效果。培训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培训需求作为这一系统的首要和必经环节,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前提,在培训中具有重大作用。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也不例外,其流程也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如下图所示,培训需求分析作为教师培训的前端分析,为培训目标设计和培训活动设计提供基础,为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培训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培训评价和培训的后续活动提供信息。同时,为学习动机的激发提供依据,学习动机的激发要在培训活动的实施中体现出来,但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完整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二方面进行:
  1.组织分析。组织分析通常是依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环境,决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它反映的是高校教师在整体上是甭需要进行培训。组织分析通常从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考虑。学校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培训内容和形式,如对于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对教师培训工作产生了什么新的影响?有什么新的需求?教师培训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教师培训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学校的内部环境则决定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效果。
  2.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分析教师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及需要在培训中加以强调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能力以帮助教师完成任务。任务分析分为两种,一是一般任务分析,如日常教学所需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它带来的结果是使教师能很快地掌握教育技术能力并运用到教学中,并日‘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二是特殊任务分析,如精品课程建设、教研教改课题申报等,它带来的结果是将优秀教师的任务经验进行拆分,针对各单元详细探讨并记录工作细节、标准和所需要的教育技术能力。任务分析是培训需求分析中最烦琐的一部分,但是,只要有针对性地对任务进行精确的分析,以结果为依据,就能编制出真正符合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
  3.人员分析。人员分析的目的将教师现有的教学技能水平与未来预期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进行对照,发现两者之问是否存在差距,帮助我们确定培训的需求和方向,其侧重点是教师内在的学习需要。从教师培训的内在机制来看,只有满足教师内在学习需要的培训,才能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认为,“培训需求=希望状态一现实状态”,需求分析也就是分析这两者之问的差距。聂规划、申学武在2006年的研究中指出,随着高校教师自我效能的增强,成就动机与培训需求都会显著增强。但是,随着成就动机的增强,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不一定会增强。因此,“希望状态”只有是教师所认可的,才能对教师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需求分析是一种较全面收集信息的技术,它可以获得有关理想状况、实际状况、感受、原因、解决途径等多方面的信息。目前,进行高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较为集中的方法是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有其固有的弊端,因此,为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最大发展,还可以通过访谈法、调阅受训教师档案、网络检索等方法,弥补其不足。
  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分析
  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可以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解为校方需求和个体需求,前者是校方对教师提出的培训要求,这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工作本身对教师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一种外部需求。后者是教师自身提出的培训要求,是外部需求和学习内驱力在教师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内部需求。
  1.校方需求。美国华盛顿大学lawrencesnyder教授提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后,信息成为经济的第四大基石。信息社会中,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电子教育传播媒体被开发和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促进了教育内容的信息化,实现了教育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传播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播过程的自动化。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载体的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中不可替代的平台和手段。
  刘剑虹在2002年以地方性高校为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培训的校方需求: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师进修经费分担机制基本形成。近年来,网络基础建设、资源建设可以说是齐头并进,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各教学单位均积累了相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程,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一般都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旨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的学校还把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2.受训教师的个体需求。参加培训的教师由于工作的性质、岗位和自身特点的不同会有自己独特的需求,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加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一方而要尊重并实现特定对象参与学习的具体动机,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培训工作者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创造和引导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使培训课程具有一定的前瞻。

  总的来讲,在分析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时要考虑以下几种特征:第一,高校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特征,如经验、自我整合能力、功利性、社会互动性等。这些特征对培训课程设计、培训策略、培训评价等都有影响。尤其是培训内容要满足其成人学习特征,给教师提供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技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并促进其专业发展。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是高校学生,后者已经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自如地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各种信息。高校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中不但能够直接传授知识,而且能够创设合适的信息化环境吸引学生,进一步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第三,与校本培训相比,高校教师更重视科研和学历进修。高学历、高职称是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象征,决定他们的薪酬水平和社会地位。所以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更倾向于做科研、修学历、评职称,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不够,这是他们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时内在动力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四,高校教师自由支配时间充裕,流动性较小,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参加教育技术培训。问题是如何激发高校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学习动机。第五,高校教师年龄结构差异较大。从技术学习的角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难度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而年龄较大的则在技术学习方面相对较慢。因此,如何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能按要求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培训中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第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基于知识背景和任教学科的不同,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层面上可以将高校教师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教育技术相关领域教师。他们具有教育和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等工作。对此类教师原则上要提高培训目标,扩展深化培训内容,在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提供更高水平的培训支持。第二类,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他们只有很少或不具备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在学科教学中要普及教育技术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技术,在培训内容和难度上要以简明实用为原则。
  四、对地方性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分析
  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笔者对某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样本如65页表所示:
  我们首先调查了教师以前主要通过哪种途径来获取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有66.4%的教师通过自学获得,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职前培训的比例分别为32.8%、18.1%、6.7%。与此同时,有82.4%的教师表示需要甚至很需要接受教育技术培训,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在新技术面前感到新奇和向往,想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只有17.6%的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表示无所谓或一般。

  1.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对培训内容按需要程度的强弱排序依次是:校内资源、软件包或教学平台的使用;网络课程制作、专题网站制作;数字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习理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从整体上看,该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而是转向了与课程建设有关的、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性内容。
  2.教师对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评价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按适用程度(从强到弱)对四种培训方式的排序是:示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反思性教学。示范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表明教师希望在培训过程中能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在短时间内提高行为质量,能尽快学有所用。
  在培训考核选项中,71.0%的教师选择实效式(依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以及开发课件等),19.7%的教师选择表现式(平时表现+论文+电子作品),仅有9.2%的教师选择传统式(笔试、笔试+操作)的考核方式。因此培训要尽量避免“以考卡人”,体现以人为本、绩效评价的原则。
  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选择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同的培训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没有万能的模式,只有适合于某一内容的最优模式,而且从教师对培训时间的选择可以看出成人学习特点,我们在安排培训时,宜采用集中授课和网上在线结合的方式,周末集中授课,平时采用网上在线辅导。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示范教学和案例教学,辅以任务驱动学习和反思性教学,这样就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
  3.教师对培训时间的要求及培训的影响因素。在培训时间的选择匕,有41.2%的教师选择上班时间,有25.6%的教师选择周末,有21.8%的教师选择假期,还有l1.3%的教师选择晚上,这和高校教师的成人学习特点有关。在培训时长的选择上,,37.8%的教师选择~周,34.5%的教师选择两周,18.9%的教师选择一个月,还有8.8%的教师选择半年。在周期性培训的看法上,57.6%的教师认为需要,19.7%的教师无所谓,12.16%的教师不需要,10.1%的教师很需要。有56.3%的教师认为影响参加培训最主要的因素是没有经费支持,42.0%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只有1.7%的教师对培训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师对培训普遍有兴趣的条件下,取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五、思考与建议
  1.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要实施培训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经费,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领导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者、计划者和组织者,他们的观念将决定学校师资培训制度的建立。另外,培训要达到理想效果,离不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通力合作。

  2.确立符合需要的培训目标。对高校教帅而言,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教育技术专家或多媒体开发能手。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实际应用能力,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自觉运用教育技术,并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规范教育技术培训内容。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是教育技术理论,也不应该是纯粹的教育技术技能,而应该是多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在培训过程中切忌过分强调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是教学,想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教育技术专家是不现实的,教师需要了解的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技术即可。培训时应该全面考虑培训的具体内容,使受训者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掌握全面的教育技术,而不应该有所偏颇。
  4.采用灵活的培训模式。传统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以培训机构为基地,集中授课。这种培训模式能够使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系统的知识,技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更新,但培训结束后,这些教师在教学上却往往并没有持久的、明显的改进。我们以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教育技术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在培训过程中,要尝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案例培训,可以对一些优秀课件作示范点评,并作技术上的深层分析,以满足教师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教师们反思、联想到以往在实践中遇到的类似情况,积极探索寻找新策略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教师培训应该以教师的经验与反思为基础,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当做反思的靶子,审视实际教学活动与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找出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改进教学的新设想。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培训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我们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的基本原则足以评促学,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培训教师既能学到知识,又尽量减少教师的考核压力,保证培训评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必须采用新的评价理念与多样化评价方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鼓励教师对自己在培训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6.提供培训支持服务。培训后的支持服务很重要。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是想即刻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课件制作、课程整合等方面的困难,要有一个“专家在线”及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实现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支持教学活动,达到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
  如前所述,作为首要环节的需求分析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设计和制定培训课程的重要依据。
  然而,以上对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前整体的、比较模糊的分析,仅有这些分析尚无法保证培训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培训的不断推进,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使培训对象从培训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如何不断深化对培训对象的了解并根据个人的特点设计爪.胜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受训教师个体需求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环境,需要进一步了解每一位受训教师的情况和需求。因此,在整个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受训教师的观察和分析,要深入到受训教师中去,和受训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取得受训教师的需求和要求。为了保证对每一位受训教师都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制订多个在线同步和异步辅导教师,在同步和异步的辅导、答疑过程中发现受训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培训工作人员,以便及时对培训进行调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49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