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性别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 创新
论文摘要: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也存在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正视性别差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先进性别文化为引导,创新教育理念。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内容的前提下,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运用性别视角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婚恋观、心理素质和法制教育等五个方面创新教学内容。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引起多方关注。由于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也存在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正视性别差异,重视对性别差异规律的研究,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新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性别教育有机结合
1..当前女大学生思想现状
目前,女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以及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女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矛盾和特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传统的性别角色和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消解了她们对远大人生目标的追求,如有些女生的理想和信仰有淡化的倾向,学业、事业目标模糊,成才意识不强,欠缺勤奋拼搏意识;有些女生道德意识弱化,缺乏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有些女生在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走好人生道路的问题上陷入迷惘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个体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在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女性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意识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传统性别偏见成为当代女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远大人生目标的巨大阻力。克服传统性别偏见的影响,是当前切实提高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迫切需要。
2.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高素质女性人才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性别意识、男女平等观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纳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体系。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而且应吸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先进的思想成果。
为此,笔者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性别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先进性别文化的正确引导,教育女大学生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为主线,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为根本内容的前提下,突出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既符合国家对大学生的总体培养要求,又能贴近女大学生的性别特点和思想实际,是创新女大字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利的突破口。它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从性别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重新认识自我,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它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增强“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性别观念,勇敢地冲破传统的束缚,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具备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它有利于科学认识两性在智力、性格发展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女性成才的潜能和优势,从深层次解决女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道路进行全方位、深远的指导。
3.以“四自”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为着力点
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对女大学生来说,远大的理想信念、满腔的报国之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必须建立在“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基础之上。
“四自”精神是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应将“四自”教育作为着力点,进行现代女性品格的构建,强化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使她们能够重新发现自我,认识唯有自尊,才能承认自我价值,并为实现自我价值树立理想,力争成才;唯有自信,才能敢于竞争,不懈奋斗;唯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有效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唯有自强,才能奋发有为,将理想变为现实图。教育学生懂得自卑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靠真才实学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激发她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女性主体意识则是女大学生直面人生和社会的内在动力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女大学生必须直面女性将要面对的困难和阻力,树立主体意识。教育学生理解,女性主体意识就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女大学生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培养女性主体意识,就是克服依赖性和盲从性,增强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敢于参与竞争,勇于承担自己,充分尊重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教育,从性别的视角解读了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从女性的立场诊释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内容,可以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性别教育的结合,为把女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四自”精神的“四有”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教学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女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当前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女大学生思想状态呈现复杂多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人学生,及时了解她们的需求、兴趣、爱好等。只有解决和满足女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才能使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对社会、人生和自我的认识往往与女性的性别角色联系在一起,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往往蕴涵着对女性性别角色的理解。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实际上,有的女生以嫁个好丈夫,建立小家庭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满足于小女人的情调;有的女生盲目追逐时尚,过分追求女性的外在形象;有的女生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
为帮助女大学生摆脱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认识中的迷茫,有必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性别视角的拓展:(1)引导学生认识女性要摆脱传统束缚,从思想上解放自身,这是女性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现代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2)引导女大学生抛开个人、家庭的小圈子,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抱负相结合,帮助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女性发展的空间和领域越来越大,发挥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应引导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脚踏实地实践理想。上述内容是在真实反映女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设计的,因而针对性强,易于学生认同和接受。
2.道德观教育
女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人生目标的完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石。建议在现有德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中华民族女性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开发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教育,把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女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信念。

中国传统美德是诸子百家道德思想的精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精神、情感和礼仪的总和,是形成和发展新道德体系的源泉和基础。学习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能提高女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其健康人格。具体从以下方面拓展道德观内容:(1)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正确看待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坚持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相统一的立场,对传统道德规范作出现代的诊释和价值提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其中蕴涵着的优秀传统。(2)认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女性具有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妻相敬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女性在职业发展和自身幸福生活上所需要的优秀道德品质,应当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有助于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女性人才,极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涵。
3.婚恋观教育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对女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影响,女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呈现传统思想和开放观念并存的现象。一方面,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郎才女貌、相夫教子等传统性别观念仍然根植于她们的观念中,如有些女生把做贤妻良母视作人生的全部追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变革也使得一些负面问题突出,如恋爱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校园中的“毕婚族”、“急嫁族”等现象,影响了女大学生对人生更高目标的追求。
现行教学内容简单、滞后,必须结合性别特点进行创新,增加性别视角:(1)引导学生认识婚姻并不是女性人生的全部,激励女大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人生。(2)引导学生协调好学业与爱情、事业与婚姻的关系,学习和提高爱的能力,激励女大学生不断进取。(3)引导女大学生学会扮演好未来的家庭角色,倡导建立两性并驾齐驱、比翼齐飞、相互帮助的伙伴式的新型婚姻关系。(4)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和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纳人课程内容,引导女生在恋爱、婚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女大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学会如何爱,为将来缔造幸福的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心理素质教育
拥有成功的人生定位,要求女性必须具备豁达的心胸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再加上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性别偏见,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及自我认知,导致其在心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出现困惑和不适应,存在自卑、依赖、敏感等不良心理倾向,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的比例较高,学习、认知、交友、就业等方面出现障碍等。
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现象,结合性别特点,深化教学内容:(1)从性别视角关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剖析自卑、依赖、敏感等心理特点并不是由女性的生理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是性别刻板印象在心理方面的体现,是完全可以改变的。(2)引导女生恰当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纠正自身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正确认识两性差异,形成积极、理性的心态。(3)重点开展自信心和意志力教育。剖析自卑对女性的不利影响,它使女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机会面前不敢竞争,限制了女性潜能的发挥。开展意志力教育,克服脆弱性和依赖性,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品质,增强心理承受力。性别视角的分析和讲解,可以为女大学生认识女性的心理现象提供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5.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任务。现行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女大学生对法律的特殊需求和帮助,滞后于法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女大学生迫切需要法律为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法律部分的教学内容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法律不仅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工具,同时也是建构两性关系的重要工具。应当加强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追求两性权利的平等。(2)介绍《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我国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体系。了解《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保障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宗旨的基本法,明确女性的各项法律权利。(3)在相关部门法的讲解中,增加有关对女性权益保障的法律规范的介绍,如《刑法》中侵害女性权益的犯罪行为、《婚姻法》中涉及女性婚姻家庭权益保障的条款、《劳动法》中对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障等内容;(4)注重提高女大学生的维权能力,教会她们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强化自我保护。
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将给予女性更多的展示才华的舞台。探索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50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