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高校更应深入分析其内涵,认真研究其工作现状,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虽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却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日趋强烈。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分析
就业指导是应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职业分化以及解决失业问题等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技巧及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
1.1 心理层面的指导
这是旨在消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迷惘、急躁、自卑、自负、怯场等心理障碍的教育指导。目前多数高校已建立起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网站,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心理层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避免择业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从众性,排除不良心理障碍,建立起积极面对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择业观。
1.2 精神层面的指导
这是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择业观等进行的指导。职业认知在就业指导中居于先导地位。职业意识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对大学生就业行为起着支配和调控作用。职业道德是大学生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集合,对调整大学生与家庭、社会等各种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择业观是对选择某种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的基本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明确社会需要,寻找成才途径。
1.3 知识层面的指导
这是旨在帮助大学生具备从事就业活动所必须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进行的指导。任何一种工作的开展常常会调动到从业者的整个知识库存,从业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健全的知识结构、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合理的知识层次。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对于大学生顺利求职和积极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4 行为层面的指导
这是旨在培养大学生提高就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的指导。指导毕业生做好求职资料准备和介绍求职程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共关系知识,使学生学会自荐,掌握谈话技巧,从而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1];要提供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通过锻炼提高知识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动的能力。
2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况分析
2.1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新的困难:企业的倒闭、裁员减少了对人才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精简分流,国企重组改造造成了大量从业人员的体制性失业;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2],高校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造成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做好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特点分析
高校应届毕业生受过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群体,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较大发展潜力。但是,相比较而言,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普遍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择业技巧和就业预期方面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历、专业和性别方面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存在较大差距。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各个层次、高校都参与到了扶助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当中,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就业指导意识不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普遍欠缺服务意识,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培养轻就业的观念比较严重,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专业化的团队。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3]。三是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相脱节。目前的就业指导大多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讲解、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技巧的培训上,形式也局限于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 金融危机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机构,加大就业指导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专门的就业指导场地、现代化的网络通讯设备;配备专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增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使就业指导能够真正受大学生欢迎[4],可以实行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结合、学校人员和社会人员相结合、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择业辅导、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指导。
3.2 拓宽就业指导内容
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拓宽就业指导内容。高校应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对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以专题讲座为主,并穿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实践性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科学认识自我,提高就业成功率。其次,加强就业程序和技巧指导。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模拟人才市场等,让毕业生掌握求职技巧,提高就业能力。最后,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及时调整心态,准确定位,提高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3.3 科学设置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中要将生涯发展理念放在核心位置,融入生涯发展理念是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鼓励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增设与生涯规划有关的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大学有目标、有计划地规划大学生活。高校应以职业生涯辅导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5],从社会需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实效性。
3.4 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毕业生网上择业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互联网,搭建以网络为载体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系统,为大学生提高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就业论坛”,在网上发布就业政策,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公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实现网上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查询。同时,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络应与政府和社会的就业信息网络联合,形成政府、高校、社会三级就业信息网络的联合,以保证向学生提供全方位、最新、最快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刘鸿宇.试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5,(7):57.
[2]黄勤.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8.
[3]康亮,庄少琼.构建科学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9.
[4]刘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2.
[5]朱新力.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08,(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