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当前高等工程教育面对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探讨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7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上海院士中心承办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工程界、
教育界的多位专家多角度“把脉”我国的工程教育,深人探讨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如何培养一批受市场欢迎的优秀工程师”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指出,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远胜于质量。教育部副部长吴
启迪指出,截至2006年,我国设有工科专业的高校为1653所,占普通高校数的88.5;工科专业在校生600.5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6%。但是,我国工程科技人员对工程教育体系评价不高。“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力量相当薄弱。李国杰院士提供了以下信息在全世界科技论文引用率最高的4000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家中,中国人只有13名,其中来自大陆的仅2人。
2002年度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我国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一项上,排在49个国家的末尾。时过不久,《环球时报》2007年12月29号版上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国教育警钟—三流学生学工科后患无穷”的文章。文章指出了当代中国的工科教育问题与日本的惊人相似性。日本自进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金融、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发展和从业人员收人迅速提高,日本出现了“逃离工科”的现象,与泡沫经济相关的财经类文科专业报考迅速升温,而对工科报考热情则急剧下降,日本最优秀的学生不再把工科专业作为首选对象。“考生疏远工科”的结果是,日本高校向制造业输送的工科毕业生的数量与质量呈下降之势,这导致上世纪90年代和进人新世纪后日本制造业竞争力下降,这几年,一向以优质闻名全球的日本产品在中国和国际市场频出重大质量问题。这一“考生疏远工科”的现象正在当代中国有重演的趋势。1992年,我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到2005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增加到500多所,毕业生人数增加了10倍有余。如今在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顺口溜:“一流学生学财经(最热是金融),二流学生学高科技(如计算机),三流学生学(传统)工科”。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对我国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日本制造业“质量灾难”的现象很可能就在当代中国重演。
以上的事实和数据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除了报考高等工程教育的优秀学生数量下降表明学习高等工程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外,高等工程教育本身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不被社会认可。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很多优秀的学生不把报考工科专业作为首选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随着金融、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经济的发展和从业人员收人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考生更愿意报考如金融、经济类的专业,而对枯燥乏味,需要刻苦钻研的工科专业望而生畏。“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的统计显示,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提到的一项微型调查也得出类似结果。2004年,上海的一份晨报对上海两所小学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最崇拜的人”和“最理想的职业”选项中,只有10%的孩子选择了工程师。
2.工程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国高校的工程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术化倾向严重,对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足,学生进人工厂生产实习机会不多,学校对学生进工厂生产实习也不够重视,导致这些毕业生进人工作岗位后不能马上适应工厂或公司的岗位要求,操作技能欠佳,创新能力缺乏。上海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呼吁,让教师走进企业、让课本贴近生产、让学生了解企业,是工程教育的当务之急。
此外,我国高等工程类专业的师资不足,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也不适应当前对优秀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指出,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是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随着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学校的课程也是不断增加,而且有增无减,使学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不重视生产实习,产学脱节。
3.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
面对21世纪快速而巨大的变化,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具体制定了新的对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条评估标准:(1)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7)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8)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10)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11条评估标准不仅适用于美国,同样适用于21世纪全球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工程院校已把它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里我们可以鲜明看到:21世纪对现代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复合,能力要求更加全面,对他们的工程素质培养也更加紧迫。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社会地位
让全社会认识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工程和科技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工程师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栋梁。保证工程类教育的良好生源,让好学生有志于报考工程类专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做出贡献。
2.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
一是改革培养过程。课程内容上,应对当前知识老化严重、科技快速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教材知识,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程设置上,研究课程“宽”、“专”、“交”结合的可能性,打破以往课程间的脱节、重复现象,加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融合,打破界限森严的学科壁垒,让学生拥有宽泛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
前沿的交叉知识;在教学环节中,重视生产实习,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章立制,明确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方面的责任。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长期、固定的实习基地。同时,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积极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工程知识和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培训。二是打破部门和行业界线,深化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是培养健全人才的沃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美国著名学者、合作教育(co一opeducation)的先驱施耐德教授曾提出工科教育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两点基本原理:其一,工程学科的大部分知识无法在课堂上完全传授给学生,必须有实践环节的学习;其二,大部分工科学生假期在社会上打工,多数与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无关,因此需要学校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到产业实习,以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相比于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工科大学的附属工厂大多为教学而设立,不是面向社会的产业,因此,除了在这样的实习工厂实践外,工科学生也应参加社会上的产业实践以获得真正的产业经验。也有些学校将校办实习工厂真正纳人到社会产业中,这既能充分利用学校设备资源创造价值,又可使学生在学校工厂进行生产性实习,取得产业经验。
此外.在高等工程教育中,把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未来工程师的品格。上海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在谈自身成长经历时说,工程创新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勇气和毅力,而这正是学生最为缺乏的。而李国杰院士也认为,工程技术人才不必个个是创新人才,在许多场合,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比创新更重要。
3.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由于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产学合作已经具有广阔的国际背景。实际上,产学合作是工程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发展产学合作的同时,政府也应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使我国人才培养与世界教育和经济发展接轨。使得我国工科人才不仅能胜任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工作,也能胜任在世界任何国家跨国公司工作。
高等工程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的问题。工程和科技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高等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会影响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类人才迫在眉睫。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