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方向保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等的教育,进而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本文介绍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构筑精神家园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家园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和谐校园,为大学生构筑一个坚实而稳固的精神家园。
一、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分析构筑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社会里,大学生都是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高智力群体。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
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多年的教育下健康成长。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他们绝大多数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今天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政治选择,而且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浸润着大学生,促进着大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思想的多样性,也使不良思想源源不断地冲击和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念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侵蚀到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当人生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从现实利益考虑,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或过高估量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以张扬个性为主,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目标,很少考虑到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由于家庭环境优越,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被家长娇宠,自我崇拜、自私自利。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消沉放纵,走向极端或出现人格障碍,甚至导致人格严重扭曲。因此,高校学生伤人或自伤事件频频发生。从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的付成励事件,再到2010年四川大学的曾世杰事件,除了这些伤人事件外,自杀事件也比比皆是。短短的几年,如此之多的事件,我们怎能不震惊,不反省我们教育的悲哀,我们也许忽视了另一个空间的存在——大学生精神家园。
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教育大学生科学发展,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仅对在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已迫在眉睫。
二、科学发展观与精神家园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精神家园,是一个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在寻找,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哲人提到要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每个人都应该有两个家园,一个是物质家园,一个是精神家园。然而,精神家园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柏拉图,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幸福是肉体的,更是精神的。现代人似乎更注重物质家园的建设,其实谁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就会精神空虚。精神家园是人体的动力,对大学生而言,拥有一个灿烂而充实的精神家园是超越有限生命本能自我的需要,更是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早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也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人是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是核心,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其它的发展也是无根基的,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提高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境界。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在实践上实现自身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的互助合作、和谐发展,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统一,构建和谐社会。
然而,人是要有精神的,而且长期以来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的物质生活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与否的标记,但人不能够被现实束缚住,他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内心空间、内心世界。人活了一辈子,每天为应付现实的社会、现实的问题、现实的生活去四处奔波,他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何。精神家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物质的,精神家园是精神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基石”。矛盾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即矛盾双方的不仅具有相异性和区别性,同时矛盾双方又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的。物质与精神就是一对矛盾,因此按照矛盾辩证法原则,物质与精神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物质与精神不仅是相互区别的,各自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而且物质与精神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正是在相互依存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物质之所以是物质、精神之所以是精神正是从二者的相互依存中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所以科学发展观和精神家园应该是同时存在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三、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种种发展理念,不仅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指导作用,对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青年观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在高等教育中,发展是大学生的本质和根本需求,他们尚未成熟,正在发展,他们在时刻寻找机会,谋求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他们不成熟,他们在对社会的参与中受到了限制,所以形成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进而摧残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前,高校辅导员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生为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大学生的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引导他们科学的发展,使他们在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构筑坚实的精神家园。
2、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培养自我养成能力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使学生和社会全面协调,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努力促成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进步。而人与社会是需要协调发展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互动与和谐,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的发展取向往往存在片面性。科技进步、市场体制所引发的社会竞争力量的增大,人们往往只重视在竞争中显示价值优位的物质利益,而精神、道德方面常常被忽视。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把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科技与人文相统一,强化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和渗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始终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效地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并产生综合效应。
3、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高素质人才
育人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厚基础、宽口径,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不仅要有科学探索精神,而且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文素养;不仅要立足现在的拼搏,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才能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多变性,才能面对未来有所作为。为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厚积薄发,迎难而上,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四、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几点具体实践成果
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各方面共同营造,还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式,通过合力作用,构筑健康和谐的大学生精神家园。
1、思想建设常抓不懈
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键,它是决定人生方向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坚持走平时学习和党课团课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道路。我们不断组织学生开展“党代表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活动、“学习十七大精神暨廉政文化进校园”知识竞赛、“弘扬五四报国志,坚定不移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等系列活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打造过硬的政治素质。
此外,我们还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提高全体党员整体素质、增强党组凝聚力、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评议工作,不断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中,我们坚持“三六三”方针,使推优工作成为推荐一个人,教育一批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片人的有效激励机制,保证了党组织的先进性。用学生党员中的先进事例,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在以活动促活跃,以活动促凝聚,以活动促提高,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育人”工作思路的指导下,牢牢抓住这两个契机,大力开展团日和志愿者活动,以此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新风。

长期以来,我们的团支部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郊区和农村顺利开展了党的十七大宣讲、“三下乡”活动、奥运主题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纪念建国60周年、医疗卫生服务、法制宣讲、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沟通交往能力的锻炼,文字书写能力的锻炼,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使他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命题,并把它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一项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为了让广大学生享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增强全面素质,我校领导对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单位和全院师生能够发扬我校艰苦创业精神,更新活动思路,创新活动模式,使学校文化艺术活动呈现出新的喜人气象。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文华活动当中,组织开展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体育节、学生社团月、组建学生军乐团、与兄弟院校联谊交流等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曾就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提出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学生是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形成一个个“热点问题”,时政的新变化和外界的新事物也容易在他们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准确预测和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网络使用水平,切实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5、科技创新异彩纷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其培养的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我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2004年以来,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长足发展,管理制度、激励措施日益完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日益显著,对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各项科技创新作品在学校、市、省乃至全国,获得优异成绩,捷报频频。
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必备条件。
实践证明,高校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协调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兼顾各种教育方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依靠学生,发展成果由学生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也需要大学生对构建精神家园的认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会更美好,我们的教育才会使祖国的花朵开遍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2]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2005,1,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文件,中发[2004]16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69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