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为背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毕业生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广西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声誉良好。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证材料。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追踪调查;社会评价;人才培养
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得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认可。现今,人才质量的标准已逐步从“合格产品”提升到“用户满意”,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毕业生追踪调查研究,以期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次毕业生追踪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2)毕业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调查对象主要是l997年(1997届)以后毕业的我校本、专科学生。
2.研究工具
设计了《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为用人单位填写,《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为1997年(1997届)以后的我校毕业生填写。
3.研究程序
本次调查采用邮寄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向用人单位寄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72%;《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向毕业生寄出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2份,有效回收率为81%。
4.样本的分布
我校的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广西各地,调查样本的选取均以地市所在地为样本选取地,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调查样本数量最多的是南宁市,其次是柳州市、桂林市,最少的是防城港市、河池市、北海市。WwW.lw881.com从调查样本的地区分布来看,与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流向基本一致。我校是师范院校,为教育事业培养接班人,因此调查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占了89.8%,体现了我校师范教育的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素质评价“很好”和“比较好”两项总和占了95%,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方面表现的评价都较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毕业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态度、个人修养、合作精神、专业知识和工作业绩六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价“很好”和“比较好”两项总和分别占了96.4%、95.7%、91.4%、90.0%、90.0%、91.4%(表3)。在问及给用人单位再次选择录用人才的机会时,98.6的用人单位表示还会选择我校的毕业生,从中也反映了社会对我校办学水平的认可。
数据分析显示,对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急需改进的问题,用人单位认为排在前三位的是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用人单位对这三项选择的比例分别为66.4%、51.4%、35.0%(见表4)。
同时,根据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在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强人际沟通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这些选项的比例分别为60.7%、49.3%、45.7%、45.7%。这为我校今后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调查中,毕业生对自己在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方面评价“扎实”和“较扎实”两项总和分别占了87.6%、88.5%;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评价“强”和“较强”两项总和分别占了99.7%、97.6%、70.1%、93.6%(表6)。说明毕业生对自我在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工作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调查还显示,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60.6%在职务和职称上得到晋升,有86%获得过各级各类奖励和表彰。
三、建议与对策
毕业生追踪调查的目的不仅是了解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毕业生的状况,而且还要了解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学校在学生培养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咨询、依据和论证。为此,就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巩固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增强学校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课程设置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人才培养中关键的一环。在调查中.有12.4%的毕业生与60.7%的用人单位认为应当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学生专业知识的更新,这表明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课程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充分发挥课本理论知识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避免专业课在内容上的重复和交叉,根据专业知识与社会的适应性来设置课程,而不是根据老师的知识结构来开设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些实践性高、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既要考虑课程本身的结构体系,也要兼顾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
前沿,其内容应该体现学科的特点和学术成就。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力:能力和应用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十分肯定实践动手能力在工作中的作用。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使知识与能力、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得到和谐的统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实践机会不多,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这会影响实际工作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条件。教师除了钻研教材,搞好教学以外,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理论和实践首先在教师身上实现真正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调查同时显示,有20.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外语水平较差,6.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学校应加强学生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应让学好英语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能读、能听、能说英语;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要能反映计算机技术及软件的更新和发展,并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计算机教学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3.注重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必须要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个人的行动要与他人的行为以及集体的目标最大限度的保持一致,以建立起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有赖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的欠缺是许多毕业生踏人社会之初所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会阻碍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的交往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我们应该为学生在学校与社会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如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踏人社会之前的预备期和磨合期的机会,使他们走向社会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不至于束手无策。
4.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参加课题研究是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工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他们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在调查中发现,我校毕业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尚有所欠缺,对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科研能力评价“一般”和“较差”的两项总和占了41.4%,说明我校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做到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二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进一步扩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氛围,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三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在校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在科研学术活动中注意吸纳本科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使他们在完成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
5.重视创
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结构和数量,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一个素质要求,而许多毕业生恰恰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要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摒弃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训练的弊端.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文理渗透”、“学科交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要多尝试在课堂内采取问题式、讨论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特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逐步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关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