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试析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刍议

试析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刍议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 大学精神 iso认证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型社会的来临,高等教育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需要长期深入关注的问题。在辫析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现状,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建议。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存在于宗教和世俗两方的知识团体,后来英德美三国大学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知识重要性的无限提升,大学已被誉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
既然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它不仅关乎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一、高等教育质,的概念途释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对高等教育质量有多种认识,有学者在具体分析后简化了这些认识,归结为三种看法:1.内适质量:在受教育过程中,知识储备及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2.外适质量:指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满足国家、社会以及用人部门需要的程度;3.人文质量: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程度。有学者在进一步综合高等教育的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的含义后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但是这种简化过分关注学生,而忽略了影响教育质量的其它因素。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里与水平的现状考察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无论是从规模、条件,还是从大众化教育质量,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都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主要是以“外延扩张”为主,标志是发展的规模,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毛人学率和录取率都进人世界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
对比教育部发布的《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明显的变化: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3.30,6;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72508人,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02.%万人,生师比11.6: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生师比为17.23:1。可见,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方面已有很大的突破,但是高等教育在质量上还未尽如人意。
(一)定位方面:大学精神失落
大学精神或理念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方向不对,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的结果。“有一个好的理念,大学就有希望;没有一个好的理念,大学可能就是平淡的了。纵观大学发展史,形成共识的大学理念主要是:“大学具有‘文化、思想、学术的积淀与传承,精神的传递与坚守’与‘新文化、新思想、新学术的创造’这两个方面的功能。独立、创新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求是的态度。强调学术性、通识性、人才培养的全面与和谐,这是保障学者和学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
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但是现代社会“科层制”对大学进行了广泛渗透,按照韦伯的观点,“官僚体制的官员制度是建立在聘用、薪金、退休、晋升、专业培养和劳动分工、固定的权限、符合档案原则、上下级之间的等级服从的基础之上的。学校里的各种人员都受到制度化约束,它会采用把不服从者剔除出大学的方式压制“自主和自由”的精神的滥筋中国的大学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就是众多研究者指出的行政化。

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也已多年,但成效不明显。杨振宁曾经说过,如果人的智力按100分算,中国的大学只适合培养80分以下的人,这里面的原因就是行政化对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全面束缚。学术导向受行政化管理影响产生意识形态化趋势,对教学和科研的独立性都产生了莫大冲击。这样的体制氛围,很难发挥出大学的全部潜力、价值和意义。大学已经逐渐失去了它设立之初的本源精神。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接受专访时说过,中国的大学首先应该是有德性的大学:“有德性的大学,就是勇于把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担起来的大学·一任何人都可以失德,大学不可以失德……教育的本质始终是引领人的灵魂的,所以没有道德的教育就是一种罪恶二教育和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里都能够触动人的灵魂。”这番话指出了重新恢复大学本源精神的路径和方向,大学应该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承担“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
(二)教育目标和内容方面:脱节问题严重
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对很多大学生如同一个梦魔,这个时期对学生心智的磨练甚至超过大学数年的总和。但是,相关信息反馈也表明,用人单位招到合格人才一也很不容易,于是就业市场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却常常招不到人。这背后隐藏着两个问题:
1.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目标脱节。在中国,中等教育的目标和高等教育目标不具有内在一致性,中等教育阶段是以高考也就是说上大学为目标的,大学则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很多学校考虑到招生和业绩考核问题,对学生就业关心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学校职责范围,可以说“不堪就业之重”,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至关重要的完整人格养成既不被家庭重视,也不被学校重视。
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校、家长管理严格,中小学生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惯性所致,也可以说是家长意志的一种延伸。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不思考学习的意义,大家都学,我也学,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社会惯性。进入大学,惯性消失了,过去的教育也没教会他们自己做主,于是多数人开始失落,不知所措。这种衔接脱节对于大多数学生影响很深。
  2.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当前,高等教育颇有一切为就业服务的意思,但矛盾的是,在实际教育环节中,教育内容和社会需要脱节现象也十分严重。
教育过分关注社会现实,这容易造成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对学生长期成长不利,然而躲在象牙塔里拒绝和现实接轨也是很危险的,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对人才的要求也会随时变化,在这方面,高等教育反应相对滞后,忽视买方需求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公信力近年来大幅度下降。
现在搞教学的和编制教学计划的基本都是没有校外工作经验的人,也没有长期社会调查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加上没有学生那样的就业压力,所以很难有主动了解社会需要的欲望和动力,教育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学生主体方面:素质培养的偏差
过去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化”,人文教育落后于专业知识教育,学生在个性、品质及专业外能力方面有严重缺陷。比如诚信,这是人格问题,不是掌握多少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目前简历作假、四六级成绩作假、文凭作假、拖欠助学贷款的现象比比皆是,用人单位对此比较敏感也比较反感。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
  可惜多数学生在前往就业市场前都没意识到这些。目前大学生在个性、品质及专业外能力方面有严重缺陷,高等教育要负相当责任,因为这正是多年来片面强调专业化教育的恶果。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者正试图改变这种状况,通识教育逐步升温就是对此作出的反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专业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因而是单向性的,而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它反映了一种培养‘完人’的理念。”一个“完人”正是适应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四)师资保障方面:招聘教师高学历化倾向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突出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精辟地概括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高等教育成败关键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气质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力、学水平,没有这些,正所谓“泯然众人矣”。关于师资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高校招聘教师高学历化倾向和教师的职业倦怠都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但是有力度的研究并不多,需要引起注意.
社会范围内商业价值向各领域渗透,就高校教师而言,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相较于扩招之前都有所下降。一方面由于生师比提高,任务量无形中加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多数学校关注学历胜过教学和科研素质造成的。同时,扩招后本、硕、博都采取宽口径,录取和毕业难度都在降低,结果没有压力就难以形成动力,毕业生素质也急剧下降,这样的人才再进人高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体制内的教师有着非常普遍的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经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巧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职业倦怠正日益成为高校教师弥漫性的心理特征,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正逐渐显露出来。
  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和水平的对策
找出问题并加以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不过就中国教育界的现实而言,无法提出对位式的建议和意见,很多问题只有在宏观层面有所行动后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改革教育体制
现在的高等教育体制扼杀创造性。创造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它首先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的教育体制行政化色彩太过浓厚,一切都被安排进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创造性就这样被压制住了。
高校行政化的趋势之所以愈演愈烈,与高校面临的某种诱惑有关。布迪厄用“结构同型”加以解释,“尽管现代社会中的不同圈子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竞争规则,但不同的圈子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参照的同型性。例如,在法国的权力圈子和精英高等教育圈子之间就存在着“结构同型”关系,学校越好,进人权力高层的机会就越大。”
“结构同型”在任何社会结构中都容易形成利益联盟的现象,金字塔型的结构使得顶层比较容易控制学校内的资源,以达到与其它“圈子”互通有无的目的。因此,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打破行政手段对学校资源的全面控制,最重要的有两点:回归学术的本体地位,政府放开对学术资源的控制;教授治校,避免教学及学术之外的因素干扰。
(二)唯才是举与重建超越性的精神追求
面对愈演愈烈的招聘教师高学历化的问题,只有重新树立唯才是举的观念。这种高学历化倾向是中国人面子观的一个变体,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读书人有天然的优越地位,高学历在这个商业化气息很浓的社会里有时也是身份和面子的象征。于是受学历限制,很多潜力很大的优秀人才被高校拒之门外,所以,改变盲目跟风高学历势在必行。
另外教师的素质整体下降和职业倦怠是互为表里的,在权力本位的社会里,教师很容易在社会网络中被边缘化,而且,现代社会里,经济资本对文化资本的冲击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高校知识分子难以实现精神坚守的重要原因。对此单纯提高其经济地位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如布迪厄所指出的,“穷高贵”既是知识分子的特征,也是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面对商业价值的渗透性影响,建立一种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寻找到平衡。大学是价值重塑的重要场域,在教师这个群体中确立一种超然的精神价值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它不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很好的平衡作用,而且通过大学生这个载体的辐射效应,对社会范围内商业价值的综合制衡也相当有效。
  (三)实施高等教育管理iso认证
我国由于前述的行政化原因,自我改革的动力不足,难度很大,如果能引人第三方机制将可能打破这一僵局,新世纪以来逐渐升温的教育质量认证制度也许可以作为某种现实选择。
is09001标准的引言中明确指出:“标准是通用的,不是专门为某一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is09000系列标准覆盖了房地产、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列在第37类。这说明高等教育也有标准化的可能性,实施高等教育管理iso认证,有利于开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局面。
近年来沸沸扬扬的高校评估因为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使得评估的客观、公正和准确很难保证,结果良好的初衷变成了潜规则的比拼。高等教育管理iso认证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提高各高校的市场竞争意识,并且使得学校质量管理变得有的放矢。
另外iso质量认证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也会有促进作用。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伦理性的,教师要对学生负终身责任,这在小范围的私塾式教育时代没有问题,但是教育专业化产业化后,分工割裂了教师对学生全程控制的可能,伦理的联系越来越淡,出于情感的责任心也越来越弱。而认证本身将会把伦理性的师生关系转化为理性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强化教职工的‘全员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根据‘质量改进’和‘过程控制’的要求,把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要素来抓,主动地根据质量标准自查和互查、自评和互评,及时预防、纠正错误。
iso质量认证还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更顺利地实现国际化,分析中国大学难争上游的原因多集中在“大师”和“大楼”两相对比方面,实际上没有统一和过硬的质量标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is()质量认证无疑使我们拥有了一个机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8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