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质量 困境对策
  论文摘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育质量面临种种困境:教育质量观念的困境、“数量”与“质量”的困境、“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困境。如何面时并解决这些困境、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1999年以来近6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终于改变了它自诞生百年以来的精英教育性质,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量]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在校生数23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伴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面临的困境
  1.教育质量观念的困境
  提高教育质量,端正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十分强调要真正把质量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如果学校领导的工作重心不是抓质量,那学校的工作也就很难体现出质量的重要性了。只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认识、理解、解决,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有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育人为本的观念还没有牢牢树立起来。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来自于规模上已实现了大众化,但理念上仍停留在精英阶段的体制。高等教育内在的理念、目标和行动的变化没有及时跟上其近来发生的规模、结构、经费和管理的外在变化。
  现在一讲到学校质量、水准,就以多少院士、多少博士点、多少科研经费、多少科研论文为标准,用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教学型大学,用本科教育的标准来衡量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衡量理工科大学,导致盲目攀比之风盛行。一些高校领导、教师不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总是把目光盯住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感到自己处处不及他人,心情浮躁,急于求成,不重实际,花大量财力、人力搞“高、精、尖”,结果是学校质量上不去,又丢掉了自己的特色。
  2.“量”与“质量”的困境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高等教育始终是在设法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保障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前进的。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人们在质量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多样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大规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挑战。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是643万。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连续近6年的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底,在校生数达到2300万人,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然而,在一些精英教育倡导者看来,大众化使大学成为一种“失去的天堂”,大学教育仿佛串了味,他们认为扩招必将导致人学标准降低,学术水平下降。有证据显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材料中说,中国十年前出去的学生和近期出去的学生相比,可以感受到中国教育质量有所下降。那么,如何处理“数量”与“质量”两者的关系,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还是在“数量”与“质量”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呢,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3.“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困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人社会而不是进入专业工作做准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职业能手;在于培养“绅士”而不是培养“专才”;在于培养“人”—社会的人,而不是培养“才”—专业的才,职业的才,后者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任务。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按照精英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也达到了四十万之众,其中因专业性太强和冷门专业而无法就业的学生比重超过了50%。显而已见,高等教育在面对“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选择过程中陷人了困境。坚持“学术取向”,固然没错,这是由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市场取向是受教育者认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依。如何在“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之间寻求平衡,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困境的对策
  1.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教育质量观念的转变是持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应以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呢,著名教育家潘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也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也就是说,不应该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就像不能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精英型高等教育一样。简而言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应该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特色性质量观以及多元化质量观。

  2.在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数量与质量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总是在不断的冲突、调整、协调过程中相互促进的。在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就必然出现对扩大数量的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必然又引起原有基础、模式、方法等的不适应,影响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改革、调整来解决矛盾冲突,提高质量,质量的提高又为进一步增加数量提供了基础。因此,数量与质量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大众化理论时就曾提醒人们:量的增长必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人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亚洲,我们也有前车之鉴。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毛人学率激增,虽然相对缓解了印度人才短缺的危机,但却给印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高等教育毕业生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以及人才外流等。
  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适度控制量的增长,把高等教育规模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同时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3.以市场取向为导向.坚持市场取向和学术取向相统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中国,从古至今受教育者对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都是极具功利性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铁饭碗”虽然成为了历史,但不管高等院校是否愿意,受教育者已把自己未来的职业同高等教育的质量捆绑在一起。能否经受市场的检验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否过关的“试金石”。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学术取向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涵,市场取向必须以不损害学术标准为前提。因此,笔者以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重视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必须重视市场取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不能以市场为唯一取向,更不能以毕业生的就职、就业状况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对教育质量的市场取向进行合理的矫正。
  4.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对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十几年的评估研究与实践,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认识,累积了大量保障质量的评估做法。.我国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体制上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今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今后的改革中,应以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持续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督促高等学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94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