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 模式 管与放 高校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已形成一种模式.这就是“管”,关起门来“管”、归根溯源,这应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文章认为,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应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特.气应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模式”一词,辞典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这就是说,事物的形式可以模仿,可以照此操作实施。对于一种事物的模式,一般认为是与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如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伺的民族,可以有不伺的认识,不同的方案。不国的做法,即有不同的模式。中国的德育管理模式倾向于“管”,而西方则主张“放”,注意人的个性发展。本文试就中国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历史变革、改革的现实选择及其21世纪的德育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中国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通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使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体体现于以下方面:
(1)党和政府以及各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本身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的出台、贯彻和实施。
(2加强了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教师队伍。
(3)高校“两课”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两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已得到大众的认可。
(4)高校为加强德育管理,在管理机制上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和加强班主任的工作。
(5)加大力度发挥校社团组织的作用。校团委、校学生会和系班级学生干部、各学生中的社团组织骨干积极主动地在管理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6)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各高等院佼不断地派出有关人员参观学习,相互参照,制定管理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7)加强“三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学籍管理力度。
(8)重视新生人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那种“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新生和毕业生尤为重视“三观”的教育和培养成才意识,已成为德育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9)积极开展
第二课堂的教育,为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高校竭力营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
(l0)将高校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规范化,杜绝脏乱差的不良现象在校园里滋生和蔓延。
(11)加强党团组织建设,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和对普法积极分子的培养,进行不间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12)规范学生国防意识。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有健康的体魄。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让学生接受国防教育、使大学生掌握报效祖国的基本技能,这是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都将其纳人德育管理工作中,并作为教育方针之大计。
(1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无论是教学实习毕业考察,还是.“三下乡”,体验基层劳动人茂的生活,都已成为一种活动、一种形式.成为
教书育人链条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中国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历史变革
中国的教学模式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弩理模式也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发生着变化。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和德育管理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是长辈向下一辈传授生产或生活经验。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的个别教育和规模很小的私塾教育.虽然刻板严厉,但仍不存在严格意义的管理。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学校规模相应扩大.沛生人数逐渐增加,教育内容和手段发生了变化,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日益复杂‘学校管理与专职管理人员由此产生,德有管理由白然成为必然,其范围也越来越大,德育瞥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直接维护着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一种模式.即“抱着学生走”.生硬的“管理处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限制女学生频繁交往,到七八十年代的砌围墙、立栅栏,九十年代的上铁锁限制外宿;从“单休日”改为“双休日”.恐有不规矩的同学坏了学校名声.从而制定各种活动计划.加大和延长课外活动量.开展各种各徉的指令性的活动,迫使学生参加,大小“围墙”层层,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种德育管理的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已转化为我们许多德育工作者的一种习惯,并且领导者始终是以“从严治教”“从严管理”来控制达神习惯,从而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思维定势。
在这种“传统”的工作作风影响下,德育工作者只能循规蹈矩.谨谨慎慎,或俨然以一副说教者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或以保姆式的形象围绕在学生身边。
当今时代,教育受着经济发展的制约,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制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试教育模式受到了时代的挑故、转变观.向旧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已成为高校当前迫切要奋斗的目标和中心工作。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在各种文化的熏陶下,已在头脑的潜意识中要求主宰自己,要求表现自己,要求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果再用“抱”的姿态来管理这些学生、他们会感到是一种桎梏,一种压抑.从而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高校德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在高校德育管理中普遍存在领导机制的“两张皮”现象、育气由高校党委和系:(院)党总支去抓.而教书则由校、院(系)行政去抓由此。教书育人协调不好,合力不强,影响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
实际上高校德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提出“三育人”的总目标.要尽快落实到实处,要有持续性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在高校中形成“人人皆教育之仪,处处皆教育之地”的浓郁氛围,全体教职工都来支持、参与德育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就不会有人认为,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一仁愿做、没有意思做等等谈化德育工作的作用.产生畏难情绪或轻视德育工作的态度。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要强调转变观念。观念作为思想意识.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过程和稳定性.因而砍加转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地充实知识和加强技能训练学生掌握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
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依靠学校.他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虚拟教室”等与陌生人打交道和交谈。可以从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膜体中接触未来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将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是难以奏效的。
因此,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行政上的管与罚达到德育管理的目的,而应通过法制化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有效的奖、罚、管则是明智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宣传先进事迹.发扬优良的生活作风.在校期间抓好大学绘的文明教育,养成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点。
21世纪还是一个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一识创新将成为21世纪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抱着学生走”的管理方式,将全造成学生畸形发展,怎么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人生受教育的发履阶段,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努力四大因素。环境、教育应该是外因条件,遗传和个人努力是内在因素,尤其是个人的后天努力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给学主创造一个团结、严肃、活泼、奋进创新的学习环境,就要给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要给他们自己支配的时间,按自己的学习方向、意愿去想、去做去说.去看.去读书,以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天赋和寸能,以此提高自身素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把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其道理应不喻自明。
四、建立适应21世纪学生特色的高校德育管理模式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具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掌研究和社公服务.高咬的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此,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应适应21世纪大学生的特点、要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观念的要求。
1 应落实法规措施.建立约束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程、让学生普遍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懂得怎样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这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让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形成遵守法律规章的意识,逐步养成内在的自觉的用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运用法律手段服务社会的初步能力。要使同学们懂得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2.严格执行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违纪学生予以惩戒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保证培养21世纪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途径对违纪的同学处理、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有主见、有分寸、有措施地处理解决;对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要敢管,敢于纠正;对一些重一左违纪事件要敢于查处;对一些积习已久的不良风气要敢于整顿和扫除、要慎重地解决好爱护与庇护同学之间的关系、奖励与惩罚之间的关系,教育从严和处理从宽之问的关系,原则与情面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评体系,建立科学的合理激励机制,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广大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目前,高等学校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和综合测评工作,主要由学生班集体和政治捕导员、班主任负责,而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之间又缺乏一种教学沟通,所以,反映到综合测评的成绩,只能以成绩登记表的分数多少来审定。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未能在综合测评中发挥作用,致使综合测评工作和对学生的操行评定不能全面,合理、公正地反映出来。鉴于此,如果能将教研室的任课教师作用发挥出来.对学生思想品行、学习态度.能力特点、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综合评价,必将促进综合测评和激励机制的工作更加完善。
4.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运行机制。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气才的竞争。21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能力培养,注意个性的发展.完全要依靠高校的教师来引导和帮助。笔者认为,在学生的自我管理方面,要加快对学生会、学生自律文明督导队、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办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净化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要求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5.开辟全员德育管理渠道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形成以校长、职能部门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渠道.管理育,人可以通过导师制、班主任的形式,把教职工分配下去、担任学生班组、学生宿舍、党团小组等的导师通过导师的积极工作、发挥全员指导学生生活的积极作用、使德育管理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6.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
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爱生如子,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走出板门、走向仕会,有组织地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公实践活动、从各种途径接受有益的教育;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组织学生家长订阅学校校刊、校报,将学校的学生情况从时传递到家长手中等等、是搞好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7.结合专业特点,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高校第二课堂的教育是主课堂的继续、是一项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教书育人工作。因各系的专业不同,在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时、要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特点,要学有所用,不可盲目追求形式化,挫伤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千万头绪,牵涉面广,从事管理者角色的教师,既是处理繁杂日常事务的行政管理入员、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中问题不断增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德育工作者必须要从理沱上提高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掌握工作方法。避免以“保姆”式的纯事务工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实际上,德育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关于塑造和转变人的思想和灵魂,促进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的学问。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才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
启迪和帮助高校德育管理才会有显著的成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