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浅析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与大学英语教学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 批判意识 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对于网络文化的种种负面影响,既需要对网络文化本身有理性的认知,也需要建构网络文化的批判意识。网络及其文化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颠覆、解构,往往伴随着是非观念的混淆。不强化网络文化批判意识,便难以降解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当下,国人中的网民以青少年和大学生为主要群体,而大学英语教学又与网络比其他学科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探讨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对如何通过网络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既有现实意义,也有理论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催生的网络及其网络文化,一方面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获得信息快捷、迅速的方式或渠道,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网络、网络文化的种种负面效应也令人忧虑。时下,人们对因网络而生成的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可谓“爱恨交并”:既有须臾离不开网络之感觉,因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似乎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也包括道德伦理、法律等问题)找不到根治的良策良方,而对之口诛笔伐。显然,因噎废食式的治理是行不通的;放任自流,更不是人们所愿意看到的。问题的症结还不止于进退两难的选择,当人们已经非常理性地认识到了网络文化的种种负面影响,由网络、网络文化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时,人们却在许多情况下无可奈何,甚至无计可施。可以说,自从网络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爱恨交并”的心态便一直延续至今。一个人们熟知的现象是,网络、网络文化本身是虚拟的、无边界的、开放的、(近乎绝对)自由的,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壁垒、“区隔”均被抛弃一边,“无规则化”是造成了人们的网络行为、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予以学理剖析,也可从制度、管理、管束等操作性较强的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所以至此,关键在于网络是虚拟的,参与网络、创造了网络文化的主体不是虚拟的—人不可能是虚拟。因此,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我们既应考究网络文化的特殊属性,也应建构一种批判意识,尽最大可能消解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我们主张通过建构文化批判意识来消解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第一,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既帮助人们提高抵御不良文化乃至腐朽、反动文化的侵蚀,也能起到制度规范,乃至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早已有学者对网络、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过研究,主张通过制度层面的建章立制、网民和网络经营者的道德自律、技术上“加固防火墙”等,进行多方位防范、监控。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边界性等特点,常常让各种管束机制、手段苍白无力。需要深人探讨的是,这些针对性、指向性清晰的措施办法,往往最后还要指向人本身,各种消解、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措施、办法等一定应围绕人—网络文化的主体展开,即网络文化的参与者、经营者具备什么样的文化鉴赏力,具备什么水准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我约束力才是决定性的。也许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明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能够彻底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但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养成,对于广大网民、网络经营者来说,应视为必备素质之一。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具备了文化批判意识,才能逐步实现网络的“清洁”、“绿色”的目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绝非意味着对网络文化的全盘否定,既指对网络及其所传播有害文化的批评、伐挞,也主要强调一种文化鉴别意识的养成,是建立在文化鉴别、分析基础之上的文化选择。在此,尤其应强调道德伦理的约束作用。比如,网络可以让网民最大限度地追求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自由”,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欲望。道德伦理、精神价值的约束的缺失,或人为摒弃为网络文化负面因素的扩张、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应当反复强调的是,在网络这个虚拟、自由的空间之内,更需要网络参与者、网络文化的经营者具备相应的道德伦理的自我约束。
第二,通过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弘扬优秀文化,从更深层次认知优秀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网络、网络文化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网络文化是一种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的新型文化形态,自形成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的、无边界的虚拟世界,后现代的“去中心”在网络空间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这里,传统文化、主流文化、高雅文化被网民边缘化,遭遇解构;网络世界里精英、崇高等意识、概念被人蔑视,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取而代之的是,网民自己那种近乎随心所欲的文化及其行为。网络及其文化的各种负面效应差不多都与对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消解有直接关系。网络中许多看似荒诞不经的内容,不仅是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颠覆,更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是非曲直的混淆。因此,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颠覆传统’成为网上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面对林林总总的负面效应,以及人们对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的批判,实际上揭示了重构,尤其在网络世界重构优秀传统和道德的重要性。学术界早已有人倡导通过网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道德。但我们认为,假如离开了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网络及其文化依然会我行我素。批判意识尤其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可以从不同层面予以解读,但着眼点应放置在是非观和价值观。当下中国的网民以青少年居多,以大学生居多。青少年网民许多时候在网上“恶搞”,热衷“黑客”行为,主要原因在于是非价值判断观念模糊,自我道德约束较差。因此,倡导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终极目的是增强青少年网民对消极文化的“抵抗力”。“当我们反思网络文化的功能取向时,需要正视价值非意识形态化的负面性,不得把网络文化的平民视角等同于对网络价值理性的颠覆,而需要坚挺健全的人文精神,以便为平庸和媚俗的消费意识形态表达补铁补钙。”
第三,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换句话说,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中倡导建构文化批判意识,目的也是为了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网络生态环境令人忧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网民批判意识的淡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生态环境的净化、优化最终取决于网民文化批判意识的养成。网络生态环境不同于其他生态环境,这里的生态主要是人文生态环境。网络空间内的自由化,不仅挑战、颠覆了主流文化,也造成了广大青少年网民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而使网络生态环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为了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一些地区专门设置了“网络警察”,一些地区还推出了“虚拟警察”、“报警岗亭”等,目的是减少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也是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的具体体现。这些措施对净化、优化网络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这些措施属于外在的,或者通过外在的约束力制约网民的行为,真正净化、优化网络环境还必须依赖网民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批判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人们曾经强调过的观点:网络是虚拟的,而人永远不是虚拟的。网络生态环境的净化只能依靠网民自身的道德规约,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来达到目的。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今天网民的主体,“据教育部调查,42.5%的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对大学生网民的关注,既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高等院校各个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网民人数的增多,原因、动机多种多样:游戏、聊天、信息搜集、交友、资料查阅、了解时事新闻、域外文化等等。此外,网络早已与高等院校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高等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中,与网络关系最为紧密的当属英语专业。笔者专门讨论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与网络的关系比其他专业学科更紧密。今天,无论是什么规模和档次的大学,如果英语教学不使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使用“海”一样的网络信息资源,恐怕亦为“凤毛麟角”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因学科属性往往直接接触西方文化,网络信息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资源获得渠道(如文字、图表、视频等等)。许多学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教师与学生在网上聊天、对话等生动活泼的课外乃至课内教学活动。许多情况下,这些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益于英语教学。由于英语是互联网工作语言,国际互联网的信息90%为英语信息,英语的教与学和网络的关系自然显得比其他学科更紧密,对英语教学有更多的帮助,并促进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多样化。有学者专门探讨了网络与英语教学实践中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除了语言交际之外,网络在许多方面都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的是,鱼龙混杂的网络与大学英语教学结缘时,其积极效应常常被消极因素所遮蔽。因此,与网络结缘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人网络文化批判意识的建构。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本身应凸显一种教育、教化的价值意义。今天的网络娱乐、商业、信息船体与传导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对受众、对网民的教育、教化作用非常有限。大学生中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违纪违规等事例屡屡发生,更有极个别学生因网络走上犯罪道路。大学生和部分青少年深陷网络,难以自拔,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深人追问这些问题的成因,人们会发现因此,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网络文化批判意识,首先即是帮助大学生建构文化辨别意识,远离那些不健康的、黄赌毒等腐朽文化。而这种文化的甄别、判断能力的培养,亦即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有人在讨论网络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时,认为网络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沉腼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导致了交际能力的下降;也有人探讨网络之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时,认为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症”直接影响到了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等等。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并非关键所在,真正令人忧虑的是文化价值观念、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直接受到了冲击。有学者在讨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时,侧重论及“政治价值观念”受到影响,认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时期,长期接触网络文化,很容易受到网上此类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对西方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并最终走向认同和依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这种倾向必然会使其丧失凝聚力,动摇其存在的基础。当然,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并非都是赤裸裸地呈现在青少年网民面前,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包装”、甚至“伪装”、“美化”之后,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传达给网民,使网民。比如,生活方式、宗教观念等。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网民如果文化判断能力、是非辨别能力不高,便有可能上当受骗。一些大学生将网络上的西方文化糟粕视为精华,以及对西方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的盲目推崇、追随,即是西方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利用互联网来‘西化’我国的青少年一代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方便、最的手段之一。抵制类似属于文化渗透的种种负面影响,一方面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建构网络文化批判意识,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筑起“防火墙”,抵制西方消极文化的侵蚀可谓最佳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在利用网络资源时,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健康向上,与主流文化相符合的详细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尤其应主动灌输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使大学生既利用了网络资源,又养成一种抵制、远离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自觉。网络造成了“共享文化”表象的存在,但所谓“共享文化”不应脱离民族、意识形态的属性,绝不是“免费午餐”的同义词。尤其在“共享文化”的同时,不应忘记“网络殖民化”的存在,应建立在对主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把握的基础之上,合理地利用“共享文化”的资源。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锋,在网络领域表现得最为充分。“全球化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式的全球化,当然也有人称之为‘美国化’。它体现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征服欲望、霸权逻辑与被侵国的抵抗与妥协逻辑。”。必须让广大网民明白:“‘全球化’恰恰是西方发达国家制造出来并全力推进的一种‘普适性潮流”。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沉腼网络,除了网络是自由的空间以外,网络还是一个“平等”的空间。对此,笔者不能认同,从信息流向、分布可知,网络的“强势文化”是英语文化,其他语言的文化资源少之又少,网络文化表面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绝对不平等。因此,当大学各个学科专业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时,英语学科专业肩负着比其他专业学科更艰巨的文化批判、甄别的使命。这也是我们专门研讨网络文化批判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关系的理由和依据。
“网络能成为文化,反映了这样一个商业化的技术社会其在文化上的惊人的整合力量。遗憾的是,这种文化的整合并不是筛选、甄别后的整合,因此,既应看到这种文化整合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应漠视“一网打尽”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在利用、重新整合这种文化时,在注人文化批判意识的同时,汲取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成分充实教与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08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