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理工科 大学生 科学道德缺失 根源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的飞跃发展,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科学界的道德失范现象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加强科学道德教育缺失根源的分析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全世界备受关注。而作为今天在校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他们的科学道德素养将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道德的缺失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的影响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道德的评价标准呈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以迫求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人性中本身固有的贪图享乐的欲望被不断发、膨胀。而作为社会群体一部分的科学工作者自然也不能超脱于这一社会环境外。某些人在许多不正当的甚至是邪恶的物质享受、权力诱惑前,“暂时”丧失或“永久”的出卖自己的科学良知。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不断向科学界渗透,作假的社会土壤很肥沃。这些都影响着在校的大学生。
从道德层面看,作假人似乎胆大包天,即使被曝光也不觉得丑,旁观者对作假习以为常,频频上当也只甘认倒霉。不知“羞耻”为何物,就不知什么是“道德沦丧”。相当一些公众的社会心理变异,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大学生消极看待社会暂时存在的某些负面现象,白以为社会就这个样。而有些学者己有别人难以得到的学术荣誉与社会地位,也同样违反科学道德,这也是不当的社会价值导向引致心理失衡的典型表现。被社会不良风气同化了的科学工作者,极易自觉不自觉地突破科学道德的底线。而这一切无不对在校的理工科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科学活动本身不规范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影响。低水平重复,制造“学术泡沫”,文章越发越多,书越出越多,刊物越办越多,但在学术质量和水准上却没有相应的提升;为了评职称,一些人托人拉关系,甚至花钱雇人写文章以个人名义发表;沽名钓誉,一些并非搞学术研究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金钱,捞取学术职称、学术荣誉,并以此获取更大的社会资本;高等教育和学位掺假、注水;高校教材、教参编写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和抄袭;在学术评奖、科研基金项口评审等环节中存在权力关系、垄断学术资源等等。
以上这些就是当今
学术界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学术腐败。实际上,学术腐败是由于近年来整个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无孔不人地侵蚀学术界而产生的。学术腐败己在大学生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前高校学生在科技创新
和毕业论文撰写上由于受社会学术腐败的影响,其不正之风也同样有多种表现形式,首先是浮夸、浮躁,求量不求质,造成科技创新、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有些是数据粗糙,经不起推敲,有些是一拆多用,滥竿充数;另一表现是欺诈行为,如程度不同地虚报论文数据,不正确地引用他人成果,对白己的成果和论文不恰当地吹捧等。更有甚者,弄虚作假,包括剿窃、假造科研成果和篡改真实数据,为追求论文过关不择手段。还有的学生不正当地引用甚至盗用别人的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显然是社会的主流。给在校的学生起到了模范的作用。但是,也应看到社会上一些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和不正之风也有所抬头,在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总有极少数人想利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法制不健全等弱点,在科研活动中做出违背科学道德乃至违法违纪的不端行为来。造成一部分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的质量下降,有些是数据粗糙,经不起推敲,有些是一拆多用,滥竿充数。另一表现是欺诈行为如程度不同地虚报论文篇数和等级;不正确引用他人成果,甚至故意不引用。对自己的成果和论文不恰当地吹捧等。其次是弄虚作假。这在国外也叫“科研不端”行为。所以不称为不正当行为,是因为它更严重。属于歪门左道的东西。这些无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
不端行为分为只类。一是剿窃,二是假造科研成果,三是篡改真实数据。有人为追求发表论文数量,假造数据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还有的人利用作为评审人的机会,不正当地引用甚至盗用别人未发表的新概念这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侵犯。表现之三是学术上缺乏民主,不允许学生或年轻人质疑:尤其对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这种学犬锅道的作风是华常值得警惕的。还有一种是自由义部门或者学科保护主义严重,这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学术宗派主义。但可能由于一种惜才的思想作祟。对年轻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做了纵容乃至担护的傻事,其结果不但伤害了科学的发展,也害了年轻人自己。
二、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的薄弱
首先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发生科学不端行为的案例统计,不端行为者中多数是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教育以及科研实践中对科学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的薄弱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科技工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全面,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轻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以圣人道德教育代替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忽视道德底线的教育。
其次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报告成果准确无虚假,评定成果公正无私,但是近年来不正之风逐步向科学界渗透,科学道德也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对理工科大学生道德教育薄弱。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研究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有着满腔的热情,思维也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因此,他们有着奋发向上,立志报国,憧憬美好未来的良好愿望。然而一旦接触到社会,就会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部分老师在德育教育环节中只注意专业上的学习科研质动,而对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思想感情、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却没有起到应有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有关职能部门对其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学校缺乏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力度。因此要加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
三、理工科大学生自身对科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在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西方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科学的发展应与社会道德相同步的,近代科学对我们来讲是舶来品,在我们座谈发现很多我校的大学生认为科学是功利化的、工具性的等等。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强,缺乏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和传统;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肤浅的,科学知识虽然得到重视,但与科学道德紧密相关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大家知之甚少,甚至唯科学主义至上。但要真正理解科学内涵,则要经过专业训练,有相当的基础才行。总之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意识还是很薄弱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