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激励 约束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质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日益受到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本文从研究生培养教育、研究生导师队伍自身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建设三方面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起到推进和引导作用。随着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日趋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焦点问题。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则是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问题。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的激励机制具有激励内容的生动性、激励形式的催进性、激励目的的引导性和激励本领的科学评论性等特点,它能使被教育者在心灵深处建立奋斗目标和约束性行为规范,形成勤奋地、持久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
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激励机制的核心因素是人,即接受教育的研究生、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导师、负责研究生工作的管理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应研究如何制定规范合理的针对这三者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引发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激励机制是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奖赏等方式支持强化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期望方向和要求,以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约束机制是从抑制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制度等措施来杜绝一个人与组织期望方向不一致的行为发生。约束机制的本质仍然是激励,也可以理解为负激励。
二、研究生培养教育质且体系中的激励和约
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和关键。这种机制包括环境激励和自我激励两个方面。
环境激励。从人性角度分析,人多有惰性的一面。当外界压力降低时,努力的动力和加速度也就降低了;相反,若外界压力增加了,努力的动力和加速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所以,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励机制、明晰的奖“优”措施,典型引路,榜样垂范,使其处处受到无声的教育、熏陶和感染,从而唤起、推动、培养、
发展研究生各方面的优秀品质。同时,我们要为研究生学术研究创造条件,建立有力度的研究生学术奖励机制,激励他们积极进行学术研究的欲望。除了学术奖,还可设“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奖学金”等奖项,同时健全具有监督机制的评审组织,公开且逐级按层次评选,保证评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自我激励。环境激励只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真正地将之转化为每一个研究生的内驱力,尚要取决于自我激励。只有自我激励真正起作用了,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新、自信、自强”的时代要求和重任转化为自觉的要求,才有可能产生动力。所以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引导,从而发挥好每个研究生的自我激励功能。
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中,也要建立约束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研究生质量规范。质量规范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我国自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已制定的诸多规范性条例或文件。主要有: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修改后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总体要求、我国公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优胜劣汰”的中期考核筛选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中期学习检查的目的是实行奖励与淘汰相结合的原则。中期筛选考核的内容应包括综合考试、学位课成绩和所修的学分数、科研和实践能力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各方面表现优秀者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工作,表现不及格者应终止学习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中期考核应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学生、导师和管理者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互相监督,使之科学化、公开化、制度化,使之成为研究生进行论文答辩、获取学位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在研究生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紧抓研究生考勤制度、考场纪律、学籍处理、教学评估等约束环节。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自身建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为前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促进研究生全面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领航者。没有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就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人才群体。故在导师建设方面,也应建立一种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导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
首先,在导师遴选与培养工作方面,应建立起“公平竞争、合理评聘、有进有退、有增有减”的动态平衡机制,保证导师队伍优质。适当培养青年导师队伍,建立合理的老中青年学术梯队,并且注意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发挥学科建设特色的原则上注重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使学科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同时,要为青年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和出国访学等各种机会,使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中有所突破,有所超越,为学科的持续发展不断添加新鲜的血液。
其次,建立合理的导师考核制度。导师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教学评估,包括导师工作量(课时数)和教授效果的测定。根据学校各自情况,可设计教学任务书和学生对教师评估表。学生填写教学评估表,要认真负责如实填写;每位教师进行考核时,也要如实填写学校下发的教学任务书。设立教学评估督导组,加强监督,临时抽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现象,视情节轻重可给予一定行政处分;如实汇报,教学评估达优秀者,给予嘉奖和相应的荣誉称号。这样,激励导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们新的知识,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创造。2.科研成果评估与评比。这里的“科研成果”包含导师自身的科研成果以及导师所指导学生的科研成果。导师以“科研”带动教学,尤其是导师必须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中拥有明确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并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立导师评比机制,激发导师内在的潜力和积极性。对有突出科研贡献的导师,给予物质奖励,给予像“优秀导师”等荣誉称号。
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激励与约束问题是十分值得不断研究和探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完善和建立必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