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调查

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调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外语教学中既要重视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文化的融入和传播。由于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中国文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在调查和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中国文化输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文化的导入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最近二十年来,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导入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外语教师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化的教育和学习却被片面地认为只是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和教学上,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输入,从而导致许多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医科大学生却无法用英语来通顺地表达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现象和事物,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和丰富的目的语文化,同时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便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中国英语教学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大学生有关中国文化表达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的学生在中国学习英语,大多是为了在中国的语境下使用英语。但是目前在许多中国的大学,英语学习似乎出现了“只知课本事,不知身边事;只知外国事,不知中国事;只知语言事,不知文化事”的倾向(汪榕培,2010)。在笔者所教授和接触的学生中,许多学生对西方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都能如数家珍,从浪漫迷离的好莱坞影片到便捷卫生的麦当劳,西方文化已经被彻底接受,并且在支配着他们的生活。众多已经通过了各种级别英语考试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于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英语表达却往往会出现失语现象,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甚至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1.1问卷调查对象与内容
  为了调查中国大学生对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他们对中国文化学习的态度,笔者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有关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测试和调查问卷。参加该项调查的学校为本校和另一所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120名,他们分别来自四个不同的专业,其中女生67人,男生53人。测试和问卷都是教师在上课时间发放实施,共收回有效问卷和测试117份。测试内容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翻译20个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词语和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现象和事物的表达,内容覆盖宗教,历史典故,传统节日,食物,风俗,文学和艺术等;其它两部分包括中国成语和古话的翻译和中国民俗的英语解释。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和要求对l8个陈述句子做出从非常同意”到d‘‘非常不同意”的选择,主要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的认识和态度;第二部分是2个开放式问题,旨在对学生的看法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在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词语翻译测试部分,翻译表达正确率排在前三位的词语分别是下岗、京剧和农民工,正确率分别为23.9%,18.8%和13.6%。其中由于下岗和农民工曾多次出现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模拟试题部分的写作中,同时也是目前比较关注的社会现象,所以正确率较高。而京剧一词的英文表达曾出现在一首较为流行的歌曲中,所以学生的表达正确率相对较高。然而许多词语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相声、四十而不惑、风水、儒家文化等内容的翻译正确率都是零;作为医科院校的大学生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医药中的草药和针灸。在第二部分成语和名句部分的翻译中,大部分学生都用了直译的方式,对字面的词语进行了翻译。比如叶公好龙翻译为“mr.yelikesdragonverymueh.”,而这样的翻译和理解显然和成语的含义是不相符的。而在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风俗进行英文解释时,竟然很多受试者把红包解释成“redpaperbga”,这自然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以上测试内容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清楚地表明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还是较差的。

  从表2中的第l5项中可以看出有高达91.7%的被调查学生承认他们不能很有效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国人,这和表1所显示的测试结果是统一的。而在第13项中也有66.8%的学生认为他们经常会遇到要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并且有高达96.3%的学生认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数据给出我们似乎矛盾的结论,一方面学生意识到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表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同时他们却缺乏这种表达能力,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第14项的数据也给我们从事外语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尽管青年学生比较认同西方文化的一些方面,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任。目前造成这种似乎矛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也有教育者和学习者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学大纲都强调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导人,相对放松或完全忽视中西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融合与重组,忽视外语使用中母语文化导入的意义。在教材方面,目前的材料几乎全部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其中中国文化含量几乎空白。有高达87.3%的调查者认为他们不能从目前的英语教材中得到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由于顾及英语的原滋原味,绝大多数外语教材的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而在教师的文化引导环节中,学生又得不到适量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输入,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到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的主要机会,一旦进入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环境,学生自然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3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
  3.1在教材的使用中增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内容
  笔者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大学使用的各类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较少,专门的介绍更是鲜见踪迹。由于一直强调语言的纯正性等因素,大学英语中的绝大数内容都是原版的介绍外国文化的内容。在统编教材内容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中,适当增加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背景的文章,以增加教材的实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自编中国文化英语读本或手册等形式,有意识地在学习和介绍英语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加人中国文化元素和内容。可喜的是目前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和书籍也出现了,例如:李萍的《中国文化背景——民俗风情阅读精选》、丁往道的《中国文化掠影》、龙毛忠等的《中国文化概览》等。这些书籍都可以成为教材编排和选择的来源以及学生可以借鉴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最佳材料。
  3.2中国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文化导入也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除了在教材中通过现成的文章和译文反映中国文化外,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除了采取讲授一些翻译技巧,训练学生采取意译、音译加解释、模糊翻译等方法用英语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外,还引导他们欣赏和体会一些经典的翻译实例。比如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翻译张璐对温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引用的中国古话巧妙的翻译。其次,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中西文化与词汇对比的方法。带领学生在认识、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的同时,既要吸收英语文化的精华,又要领会中国文化在英语中的说法。比如在学习marriageacrossnmions这一单元时,笔者在通过视频充分展现西方文化中的婚俗后,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婚姻观和婚俗,并要求学生用英语作中国婚俗的课堂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利用网络和其它媒体增加中国文化的输入
  随着网络和其它技术的发展,中国学生除了教材和课堂教学之外,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学习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首先,阅读国内出版的英文报纸、杂志和书籍来了解中国本土文化英文表达法。引导学生经常阅读chinadaily,21stcentury,beijingreview或chinatoday等报刊、杂志,不失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捷径。其次,充分利用国内的视听节目,如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宗旨的cctv-9,它通过各类访谈、专题、文化和文艺类节目透析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各个社会层面。这些视听节目及其网上资源同样可以成为教材编排和选择的来源及学生借鉴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有效材料。最后通过现代电化教育和网络技术,重点介绍影响跨文化交际所隐含的交际文化,并且进行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对比,以形成学生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鼓励学生通过bbs,e.mail,blog,msn等方式结交网络国际笔友,进行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输出。
  4 结语
  外语教学既要导人西方文化,更要传播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如果不重视中国文化的导人,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犹如失去了底座,没有了依托的地方。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纠正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内容和元素,培养学生本土文化意识,掌握英语语言文化和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用英语准确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35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