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从《论语六则》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从《论语六则》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选文的30%左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部分教师则认为,文言文容易教,往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把资料上的内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样,导致学生难以消化,进而制约了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此,以《论语六则》为例,来探究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基本知识的积累

  《论语六则》是文言文入门教学的一块敲门砖,对文言文教学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六则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谈个人修养的。每一则相对独立,不能连贯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论点精辟,语言凝练,含义丰富。就其内容而言,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文言文所必需的方法与态度。

  1.实词方面

  包括文言词语的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及规律。

  (1)多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例如,“子”在文中除了指代“孔子”,还可译作第二人称代词“你”,可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可用作古代男子的美称,可译作“儿子”。“殆”在文中除了“疑惑而无所得”的意思,还可以解释为“迷惑、迷惘、危险”之意。“好”在文中读hào时,是“喜欢”的意思;读hǎo时,指优秀的方面(东西)。“善”在文中是“优点、好的”意思,此外还有“善良”,另可用作对某一问题的肯定回答,相当于“好、行”。

  (2)特殊或常见的文言实词。例如,“曰、愠、君子、惘、谓”等。

  (3)通假字。例如,“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识”通“志”,“记住”的意思。

  (4)古今异义。例如,“可以”古义作两个词讲:“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可以”作肯定回答用,相当于“行”。又如,“是”古代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常和“以”合在一起组成“以是”“是以”等固定短语,译作“因此”;现代汉语中则作判断动词或肯定回答用。“厌”古义是“满足”,今义是“厌倦”。

  (5)词类活用。例如,“时”本义是“时间、时候”,名词活用为状语,译为“按时”。“耻”本意是“羞耻、耻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意动,译为“以……为羞耻(耻辱)”。

  2.虚词方面

  本文基本囊括了初中文言文课本中常见的虚词,有的还涉及到它们各自的用法。从头至尾依次有:而、之、乎、以、为、矣、则、也、于、哉、其、者。这些词都属于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其中,“而”还涉及到“顺接”(学而时习之)、“转折”(人不知而不愠)、“并列”(敏而好学)、“修饰”(默而识之)等主要用法。“之”字有代词用法(学而时习之——代物,指学过的知识;何以谓之文也——代人,指孔文子)。“以”字有作“凭借”讲的(何以谓之文也),也有作“因为”讲的(是以谓之文也)。

  3.常见文言句式

  例如,“何有于我哉”一句,从语法的角度看,“何有”是“有何”的倒装,“有”是动词,“何”是代词,二者结合译作“有什么”。“何”应在“有”后,但用在“有”前,因而,属宾语提前。“于我”译为“对于我来说”,“对于”是介词,和“我”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本应放在“有”之前,但却放在后面,属状语后置,按正常语序应译为“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这样,该句又缺省主语,到底“什么”对于我来说呢?联系前文,应该是“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样东西。所以,译时应补为“(这三样东西)对于我来说,我有什么呢?”由此可知,该句又是一个省略句。当然,面对初一学生,我们讲课时要避免繁琐,在此仅只是引起教师的注意。

  4.方法态度方面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谈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综合而言,两方面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方面,学习应该有正确的方法——把学习看做一件快乐的事,经常复习,学和思结合起来,在心里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会择善而从。另一方面,学习应该有端正的态度——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永不满足,永不倦怠。这样的道理常被我们教师用来要求同学的日常学习,一点而过,并未作深入探究。实际上,这些道理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文言文学习最为重要的方法和态度,对整个文言文学习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基本方法的掌握

  不注重语言环境和学习兴趣,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或者快餐式教法,对于文言文学习是不可行的。应在入门阶段明确目标,稳扎稳打,在指导学生朗读、熟读、背诵的基础上,真正授之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1.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通”,指两字通用;“假”,指借它字代替本字。所谓通假字,即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初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用声音完全相同的字代替本字,即同音通假。例如,“具”通俱”,“直”通“值”等。一类是用读音相近的字或是与本字属于双声或叠韵的字来代替,即音近字通假。例如,“见”通“现”,“齐”通“剂”等。还有一类是本来是同音相借,但由于古今意义的变化,今天已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同音或近音的关系。例如,“被”通“披”,“说”通“悦”等。

  2.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些特殊而常用的文言实词

  课文注释内容丰富,包括基本的文学常识、实词、虚词、人物、地名、事件和句子的翻译与理解等,容量较大,有的只需了解,有的应作重点学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作引导,并加以指点,让同学去粗取精,有效积累。

  3.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一词多义。理解文言文,就必须弄清这些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学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确定该词在本意以外的意思,灵活准确地理解句子含义。例如,“故”的本意是“事,事故”(中原遂多故),引申为: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②“旧的”(温故而知新);③“故意”(广故数言欲亡);④“因此”(彼竭我盈,故克之)。如果学生不明白一词多义现象,一味地用该词的某个意思来解释其他句子中的该词,就不能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4.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比较文言文中常见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异义是词义在其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根据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来理解,不能生硬地从字面上来曲解,以至犯“以古译今”的毛病。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中,“妻子”一词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男人的配偶”,而是“妻子儿女”的意思;“绝境”的意思不是“没有出路的地方”或“绝佳的境地”,而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又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一句中,“病”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生病”或“有病”,而是“困苦不堪”的意思。“向”不是“朝着某一方向”或“朝向、对着”,而是“假如,如果”的意思。可见,不论双音节词,还是单音节词,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归纳整理,学生才能由浅入深地对课内外文言材料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

  5.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词性或读音,灵活应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就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类现象在文言文中属词类活用,较为普遍,有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虽然,参考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理解“什么词”变作“什么词”之类的概念,但是,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常识,应引起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课内外的文言篇目意义重大。

  6.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只显示各种语法关系

  文言句子的构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虚词,因此,熟悉常用的文言虚词,也是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初中文言课文里的虚词有几十个,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句首的虚词,它们大多有领起一句话或一层意思的作用,例如,“夫”“盖”“惟”“故”等。第二类是用于句中的虚词,它们大都有连接各种句子成分或分句的作用,例如,“之”“而”“以”“于”等。第三类是用于句尾的虚词,它们大都用来表达各种语气,例如,“也”“矣”“乎”“哉”等。我们要求学生逐一记住,确实不易。俗话说“实词易训,虚词难释”,除数量繁多外,有的虚词是虚中有实,又实中有虚,学生很难把握。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对那些常用的文言虚词(之、而、于、以、其、为、与,则、者、所、夫、也、哉、乎、矣等)加以梳理归纳,仔细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对那些不很常用的或用法比较单一的虚词(且、乃、固、耳),把它们当成一般的常用词来记忆理解就可以了。

  7.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必须从句子入手

  要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除了积累必要的实词、虚词和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外,辨析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极为重要。古今汉语的句型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书面语言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积累这些特殊的句式,分析了解这些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表达特点。例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量词等)。

  8.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文言文,指的是能理解常见文言文词句的意义,能正确解释文言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是一种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训练。很多时候,学生掌握词语意思,却不能把词语按意义连缀成一个整体,顺畅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所以,教师就应注意指导学生努力掌握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按原文字句逐一译出,尽量保留原文用词句的特点,并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翻译出大概的意思,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把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增、删、移、留、换”,并结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忠实于原文,不歪曲原意;达——意思明白无误,句子通顺;雅——语言要规范典雅)仔细对比,做到齐全完备。

  9.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态度

  《论语六则》中孔子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入门教学),应针对课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

  诚然,文言文教学创新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难关。一贯以来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古汉语知识介绍;学生忙于记词义,背译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论语六则》为文言文入门教学提出的指导原则。实际上,文言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终极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教师应把教与思结合起来,研读文本,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教学资源,真正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用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基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不断提升阅读水平和文化品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46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