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30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过去的几十年中,英国后期中等教育一个显著变革就是日益强调广泛参与(wideningparticipation)和终身学习,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并均衡学生的阶层比例是新工党执政时的一个核心政策纲要。但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受到学术层次、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成为差异显著的两个学段,再加上"广泛参与"号召引发的大学入学人数增多、背景多元等因素,给学生"中高过渡"带来诸多挑战。"中学阶段考试的单调导致学生被动式学习而非独立式研究,招致学生无法应对大学的学习和研究,以至于不得不在大学入学阶段的宝贵时间开展补救性学习”1大学新生缺乏大学所看重的"批判性思维、深度研究和综合化学习"等最核心学术研究与思考能力,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特别是本科一年级学生的重修率和高退学率日益引发人们关注。[2]高等教育机构也认为现有的中等教育阶段的教学并没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术储备(academictoolkit以有效应对大学学位课程学习,并顺利地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针对这些问题,英国中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在课程衔接上探索了"上构与下延"两条对接路径,检视其课程衔接具体措施,可以为解决具有普遍性的中高等教育衔接难题带来一些思考。
―、英国中等教育机构"上构型"的课程设计
英国的整个教育体系是证书导向而非课程导向,即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是在文凭证书制度的引领下完成,学生依据各门学科所获取的文凭证书组合申请自己心仪的大学。这种证书架构同时包含学术和职业两种类型,但均与高等教育密切关联。在《课程2000》改革的时候,选修学术性课程的学生只选三门学科,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和雇主的要求。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fiS)在2003年发布了《14~19岁:机会与卓越》(M-iSWpportwni’arad&ceWerace)白皮书,建议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目标,为所有14~19岁的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与资格框架。改革内容包括为学生提供多达14门学科和技能课程,以便学生有一个广泛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行从中选择学习科目。课程的评价和安排应着重关注并促进学生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英国推行14~19岁的课程改革,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高品质的知识与技能,促使他们继续向上更好地衔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以便提高英国未来公民的学习能力与学校教育品质,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竞争力。
(―)在课程范畴上,提供多元的选择科目,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学级和扩展教育学院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课程(GCE-Alevel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科目,虽然有时会变更考试科目,但是始终保持了一个广泛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广泛的学科选择谱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为传统的基础性学科,主要包括理化生、数学和进阶数学等理科科目,选修这些课程的高中生占到全体高中生的23.1%,这也是研究型大学青睐的学科,这些学科奠定了科学和技术领先专业的知识基础。第二类为传统的人文类学科,如经济学、法语、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第三类是较为专业的学科,如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些学科在高中生人群中广受欢迎。第四类是次专业学科,如会计、商学和法律,这些学科带有较强的职业和商业元素,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职业定向的特征,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些严谨的学科门类,如果学生有未来专业定向,选修这些课程可以顺利实现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第五类是更为软性(softerarts)的艺术学科、媒介研究、电影研究和音乐技术等,尽管以研究型为主的重点大学对这类学科的接受意愿较低,但是它们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学生打开了一条通道。只有带着浓厚的学术好奇心(intellectualcuriosity),才能激发对学术专业真正的热爱。
广泛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广资格能力范畴,强调进阶资格能力课程的学习广度,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从宽广的课程方案中进行广泛的选择。这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了交集,基础性学科为学生从普通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而那些学科分类细化的先修性学科则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提供兴趣上的试探,为学生预先体验未来大学的专业性课程提供了条件。广泛的课程选择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与需求,一旦学生选择了最感兴趣的学科,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发挥其学习的潜能。未来专业的学习与其职业的选择与高中的课程选择密切相关,比如,大学想攻读医学与兽医学科,学生应至少选择两门理科课程,包括化学;如果想申请经济学或商业学科,必须具备较好的数学成绩。[4]
(二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和前沿性,让学生提前体验精深专业学科学习的智识挑战与激励
英国的第六学级课程是典型学术性取向课程,即"按照大学的需求进行课程的设置",这种课程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专业学科的机会。英国大学历来重视A级课程成绩,因为其提供了大学学位课程研修所必备的学科知识深度。A级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入大学之前体验到专业学科深度学习所带来的智识挑战与激励。课程知识分类详细,学科知识单元主题已向纵深方向发展,紧跟学术研究最新进展并与大学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呈现出一定正相关。其学科边界清晰,知识结构体系完整,知识内容深度已经呈现出高等教育阶段学科体系的特征。
大学理工学科专业课程(STEM)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基础,高中阶段前有的关联性学科专业知识必不可少。以全英著名高中卡迪夫第六学级学院(CardiffSixthFormCollege)的课程为例,其A级课程中的生物学"是一门生命学科,课程涵盖范畴广,从微观的细胞世界到人类对环境的全球影响。该课程为学生介绍一些诸如基因突变、身体运行体系、生态抽样等新概念,同时进一步探索生物学领域的具体学科如微生物学、生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艺学、人体生理学以及动物行为学”[5]其课程知识体系呈现出细化区分特征,有些分支学科知识体系深度甚至达到高等教育阶段二级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课程内容也与时倶进,紧跟科学研究前沿。生物学为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医学、兽医、牙医、海洋生物、药学、分子生物学、司法学等学科奠定了学科基础。这些课程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学科知识的原材料(awmaterial,是大学学科课程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工科课程体系中的研究主题的连贯性为学生提供了学科知识体系的熟悉感,有利于他们更加顺利地适应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性生活。
人文社科学科知识体系同样呈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奠定高等教育专业学位课程学习的知识根基。卡迪夫第六学级学院开设的经济学在第一学年讨论三个领域的问题:第1,市场与社会,即买卖双方交互行为如何发生以及市场如何决定商品的价格;第二,宏观经济理论,包括经济秩序的功能以及输出、价格和人力雇佣的决定性;第三,微观经济学,政府的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产品输出、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配给。到了第二学年,进一步拓展深化经济学科的知识体系,讨论三个主题:第竞争与竞争行为,即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第二,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人力资源配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研究;第三,贸易与发展,即国家之间为何开展贸易交流,它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完整的高阶经济学知识体系为那些准备进入大学研修法律、商业管理、市场、会计、金融及银行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6]2012年4月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是否达到了目的: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和雇佣者对A级资格课程适切性的观点调查》表明“尽管高校对于A级课程体系是否为高中生升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足够的知识基础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差异,但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被访者还是对整个A级课程体系的知识基础感到满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高中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需求,为中高等教育阶段过渡提供了条件。
(三)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为高等教育的深造提供方法论支撑
尽管说高等教育领域中很多学科关注学生在A级课程学习中奠定的学科知识根基,但是高校普遍认为本科生的知识基础并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为毕竟只有部分学科对知识根基提出严格的要求,相对于知识,高校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第六级学院中获得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人在特定的阶段都不可能获取所有的学科知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是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以及建构新的知识。2008年9月,英国高中开设了和A级课程平行的"大学入学准备文凭课程"(Pre-UDiploma),修完后获得剑桥大学入学准备文凭,这是16到19岁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凭证。整个文凭课程包括五部分要素,三门主修学科、一项独立研究报告和旨在拓展学习和研究宽度的全球视野项目。全球视野项目和独立研究报告分别在一学年的两个学期连续完成,全球视野项目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研究形式,学生选择一项诸如伦理、经济、环境、科技以及文化政治领域的全球性问题独立展开探索,课程采用课题研讨的方式进行。在全球性视野课题探索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开展独立性研究。
在2008年,英国主要考试授证机构之一的资格与评价联盟(AQA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英国学士文凭资格课程(EnglishBaccalaureateDiplomaQualification),其目标就是"鼓励学生自由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并进行深度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其全方位发展"(参见图1)。其中"批判性思维"课程试图以一种含有批判性的逻辑方式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建构能力融合。该门课程仅在一年级阶段开设,每两周研修一次。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应用于实践,直面具体情境、难题与困惑的思维框架。因此,课程是能力为本而非学科为本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选用一系列的热点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建构能力。该门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推理语言的理解与使用、理解推理的形式、认识推理的价值、判断论据的可信性、对论证主题进行合理评价、运用论据证明预设的推理结论、生成一种逻辑并能够怡当地运用该逻辑分析问题"。[7]该门课程对学生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中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全面提升非常有效,对于那些准备申请牛津或剑桥大学的学生,或者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价值意义重大。
(四)高中课程引入通识教育科目拓展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强调高中课程学科专业性奠基的同时,高中课程还引入了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Studies),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取学士学位文凭。通识教育课程特征在于其广博性,课程的主题也呈现出弥散性特征。2014年度〈侮曰电讯》所评选出来的A级考试成绩排行榜前列的国立科利顿文法中学School通识教育A级课程,重点关注"文化与社会"与"科学与社会"两个议题“文化与社会"重点探讨文化的重要性与其不断变革的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对创造性、创新性和美学的评价。该课程在分析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信念建构、价值判断与道德推理。此外,还需关注政治目标及其实现的历程、大众媒介交流及其与法律、社会与伦理规范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社会"则是帮助学生深入领会科学的特征,并进一步理解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科学标准与科学应用。该课程帮助学生体验科学的客观实在性,尝试科学的探究过程;注重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伦理与环境意蕴,增强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的道德责任感。
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开始与大学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接轨,关注学生专业素质的沉淀。国立科利顿文法中学艺术与设计课程(Art&Design)的专业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视觉探究力(visualenquiry)通过使用各种媒介来探索和表达一种创造性;实现从个人理念建构到个人梦想实现的成熟蜕变。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出高标准的创造和技术能力。9通过画展参观、工作坊设计、研究探索等各种研修方式,激发他们对艺术设计工作由衷的自发的激情,其课程实施就是一趟创造之旅,在其过程中充分实现学生的所有潜能,通过一步一步的艺术创造奠定其高等教育阶段艺术与设计课程学习的专业根基。大学对其引进的拓展性项目给与极高的评价,剑桥大学欢迎这一项目的引进,鼓励申请者参与进来,因为这一课程与资格考试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与研究能力,使得学生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变得轻松愉悦。它为学生提供了成功的高等教育体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9234.html上一篇:初等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探索
下一篇: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