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30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 传统的3ps英语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文章探讨了esp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分层教学模式、赏识教育法、分组项目教学法以及网络教学模式等几种能有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属于应用型人才,须立足基础,扎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是将高科技的方案转化为产品的直接实施人。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同题。如何去克服困难、解决同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培养具有这种能力的高职英语应用型人才,所采用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使科学理论能够迅速而成功地得到应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用成熟的经验不断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课题组于2010年7月对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高职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还是不容乐观,表现在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令人担忧
高职生入学时无论是三科总成绩,还是英语单科成绩普遍较差,除一到两成的学生成绩较好之外,其余七成多的学生成绩都在及格或及格以下。他们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自信心,一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敢兴趣。此外高职院校班级设置多是大班制,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
(二)现有英语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虽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很多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讲解—练习—运用”教学法(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简称3ps)。对此教学模式,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较低,除三成的学生表示“满意”外,其余均表示“一般”或“不满意”。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认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的模式,高达87.5%的英语教师也认同这一模式,但只有20%在教学中能实际运用。而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师的数量也很有限,只占了26.7%。另外只有40%的英语教师常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其结果是英语教学成效很差,据调查,上大学后英语水平有提高的在校生只有15.8%,而原地踏步甚至下降的达84.2%。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探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三、对策
为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成效,这里要提及“3s中心”教学理论。该理论是近年来针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所提出的,包括“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subject-centered)”。“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是指以社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以主题为中心”就是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3s中心 ”教学理论为建立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围绕“3s中心 ”教学理论,宜采用下述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
1、esp教学模式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哈钦森与沃特斯在《专门用途英语》一书中指出: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stevens的研究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个特征: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句法、词汇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与普通英语(egp)形成对照。esp模式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整个英语教学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认为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着重分析将来使用英语的场景,以及此场景下的交际内容、方式、途径及语言特点,即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需求分析结合起来,学生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esp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和培养有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符合高职教育“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教学方法也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