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制 办学特色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为高等
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出现生源紧张。为加快培养高职人才的步伐,教育部将缩短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由三年制转为两年制,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延缓社会就业压力,扩大内需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看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为加快高职人才培养速度,制定了从2003年到2007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养30万甚至更多的高质量的制造业高职人才的计划。
可以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高校连续扩招,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2003年为例,本科生就业情况是80,,中等职业教育也达到近80,,而高职仅50,多。2004年,全国共有280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150万人是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难加上高职收费高于本科院校,使得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出现生源危机。WwW.lw881.com
在近期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压缩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在现有三年制基础上改为两年制,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明确高职定位,办出高职特色。笔者拟就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办学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高等职业教育应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上体现高职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包括本科和专科两大块。长期以来,专科教育就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专科被办成了“三年制本科”,即本科的“压缩饼干”。有的院校只是把本科的课程简单进行压缩,增加一些实习课,就认为是高职教育,有的学校目标盯住本科,把学生“专升本”的比例高低作为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有些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方面向本科看齐,把学校升本科院校作为办学目标。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科学校与高等
职业技术学院统一并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但高职定位问题仍然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事实上,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区别于本科教育,就在于它定位于培养岗位型、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建立在岗位型、技能型基础上的应用型,这与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无论是在定位或是在办学理念上都是有区别的。所谓岗位型就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针对某一些特定的工种而“量身”培养的,所谓技能型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技之长且具备熟练操作生产的能力和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的培养是完全不同的,本科需要基础打牢一些,专业搞宽一些,为将来发展打牢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则不同,它本身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培养的学生就是一线技术工人即“灰领”人员。只有切实把握好高职的定位和办学理念,才能把高职从本科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解放出来,使高职具有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搞好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高等教育正逐步由过去的垄断型买方市场向开放型的卖方市场转变,这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高等教育,特别是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一定技术和专业知识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把就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盯紧市场,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对社会急需的专业,学校应立即设置,对就业形势不好、不适应市场的专业,学校要及时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一样,不能重复本科的教育模式,搞压缩饼干,要突出专业课程和实习环节,把大量的不必要的课程砍下去。现在,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前两年(至少一年半)基本上学的都是基础课,开的课程门数不比本科少(如高等数学、外语、“两课”等),只是压缩一点课时。据统计,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课、基础理论课的课时都几乎占学生全部课时数的近一半。这些课程占的比重大,专业课所占的课时就少,而去企业实习、操作的时间就更少。将来高等职业教育学制压缩为两年,如不根据需要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基础课程,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岗位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必须突出高职特色,就是要围绕企业所需的一线技术工人这一培养目标去开设课程,不能面面俱到。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校企联合,走产学合作办学之路
通过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实行“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企业急需什么岗位什么技能的人,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厂顶岗就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实行校企联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岗位上的人才,可由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共同选择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针对性非常强,企业非常欢迎。如河南机电专科学校
电线电缆、汽车制造及维修等几个专业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学生有一年就是在工厂顶岗实习,由校企双方选派教师和工程师指导,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由校企双方制定,学生在哪个岗位上就重点传授哪个岗位的技能,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熟练掌握该岗位的操作技能,学生毕业直接留下来在该岗位上工作,效果就很好。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与双汇集团合作,学校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效果也很好。
通过校企联合,走合作办学之路,也可以弥补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缺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教师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拔的,这些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不低,但从校门迈进校门,缺少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而这些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需要的。校企联合,产学合作,学校可以聘请那些在工厂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上课,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弥补高职院校师资不足,同时,还能帮助高校教师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通过校企联合,走合作办学之路,学校可以从企业中获取大量信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哪些专业社会需要,学校了如指掌。这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学校封闭式办学的弊端,使培养的学生更受社会的欢迎。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只有办出特色,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它的特色之处就是特定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当前,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作为一个朝阳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日益显现出勃勃生机。高等职业教育将大有前途,大有希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