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临界问题儿童”不同于问题儿童,他们有着不同特点,应当给予特殊关注。从儿童角度来看,他们需要重新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从教师与家长角度来看,这类儿童的行为一旦被“误读与错判”,他们将长期被教育边缘化,有可能错过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全方面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使“临界问题儿童”及早被发现、关注、矫正,使其重新走上正轨,获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临界问题儿童;教育边缘化;教育回归;社会支持
作者:张柏远(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0100)
一、“临界问题儿童”的界定
(一)“临界问题儿童”的日常表现
问题儿童行为特征明显,容易判定。但有些儿童日常表现介于正常儿童和问题儿童之间,一般被称为“临界问题儿童”,这些儿童在学校面临着被教育边缘化的境遇。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然而多数家长不愿接受孩子是问题儿童的事实,勉强接受或容忍孩子的“喜怒无常”。在日常社会交往中,问题儿童是“不受欢迎”的群体。在学校,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持儿童之间的和谐相处,通常会采取诸如隔离等简单化的教育措施,使“临界问题儿童”被教育边缘化,长此以往,这些儿童不仅不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行为,而且会错过医学诊治或矫正的最佳时机,进而造成无法逆转的后果。从社会角度来说,“如果任由问题儿童发展,他们的前景令人担忧,会严重浪费社会人力资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并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临界问题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其实质是孩子缺乏社会兴趣,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具体来讲,“临界问题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如下典型特征:一是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区分自己与他人或与其他客体的关系;三是语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四是伴有偶发性的攻击行为,通常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推搡、叫喊等不友好行为,甚至出现敌意性击打、踢踹别人的行为。
(二)“临界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
“临界问题儿童”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并非完全源于教育问题,不同个体“临界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并非完全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心理社会化发展相对缓慢。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儿童想要他人手中的玩具,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抢”玩具,过激时会采取抓、咬、踢、打等具有伤害性的行为。这类儿童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其心理社会化的滞后,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与人交往的“方式”和“规则”。当然,部分家长对儿童缺乏应有的社会化教育,导致这些“临界问题儿童”没有形成该年龄阶段应有的基本社会属性。
第二,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失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临界问题儿童”的父母在子女教养上,有过多的干涉、惩罚和拒绝倾向,对子女关爱较少。正常的教养方式是严慈相济且分明适度的,而“临界问题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极端的或充满矛盾的。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教育尺度不一致的问题较为普遍,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不一致,使儿童在“是”与“非”观念判断上产生心理冲突,加之该年龄阶段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因此,这类儿童形成了一种“趋避式”的选择方式,对外界采取“应激”处理,最终某些儿童人格产生了异化。
第三,亲子情感链条的断裂、缺失。在考察“问题儿童”的相关因素时,许多研究都关注到了亲子情感的连接状态,并且多数研究认为亲子情感链条的缺失、断裂直接导致了儿童的“言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隔代老人照看孩子,“隔辈亲、隔辈溺”无形中给孩子“罩”上了“隔离膜”,使父母无法行使自己的管制权,由此孩子在老人庇护下“为所欲为”;二是家庭成员言行失范,诸如成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包括喜怒哀乐)在孩子面前丝毫没有遮掩,失范言行影响了儿童的行为养成,导致其出现某些“言行问题”。
第四,轻微生理原因的影响。有些儿童的智能发展处于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状态,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有缺陷,集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时间较为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以致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表现在医学领域界定为多动综合征,一般男孩多于女孩,并且早产儿童较多。
二、“临界问题儿童”教育的边缘化问题
“临界问题儿童”未得到普遍关注,学校多采取随班就读的方式进行教育。有学者认为:“问题儿童是指由于非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具有明显和持久的心理、行为障碍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儿童。”但在现实教育情境下,许多幼教工作者所认为的“问题儿童”是指身心发育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残障,但比较难管、不守课堂常规或存在许多不良习惯的儿童。这类儿童常常被人们忽视,而不经意间归为“正常儿童中”的“问题”儿童与“问题儿童中”的“正常”儿童,我们称他们为“临界问题儿童”。其实,这部分儿童在幼儿教师眼里往往只是“难管的”儿童,并没有将其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进行“更深次”的研究与关注。在对待“临界问题儿童”的问题上,小到家长,大到政策层面,都存在着有意无意的忽视、误读与错判。
(一)园方与教师缺乏意识与专业支撑
从专业视角看,多数幼儿园教师仍不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化素养,通常表现为专业身份不明确、专业素养相对缺乏、专业培训不足等方面。在现实层面,幼儿教师往往凭借“主观感觉”评定孩子的问题行为,但无法指出问题儿童的症结,并在儿童究竟存在多大问题、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医学干预等问题上更是束手无策。
(二)家长的无奈与束手无策而消极顺之
家长由于血缘与情感的原因,会存在“爱屋及乌”的心理。许多“临界问题儿童”多在幼儿园“惹事生非”,当家长隔三差五地被教师留下“谈话”时,有些家长多会以为问题出在教师,而选择性忽视幼儿的问题,家长这种消极处理问题方式,使得问题儿童得到“庇护”,更难以矫正其行为。
“临界问题儿童”本需要关爱、需要融入集体生活,但由于他们的攻击打闹、惹是生非、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教师因缺乏专业素养而无法教导,家长由于庇护心理而无法矫正,在这种境况下,这些儿童就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会成为被隔离的对象。
三、社会支持:“临界问题儿童”教育的回归
“临界问题儿童”之所以在集体活动中被“边缘化”,根本原因是缺少社会支持,要使其教育回归理性,家长、学校及社会必须通力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一)改变观念,切记讳疾忌医
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待,不愿意承认孩子的缺点,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家长应当摒弃讳疾忌医的想法,主动地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真正关心孩子,帮助孩子了解自身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改变孩子的多动症、心理与行为偏执等问题,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沟通技巧。
(二)科学筛查,做好分类处置
经过筛查,被怀疑有问题的儿童,需要遵照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或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确诊的问题儿童,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即可;对于不能确诊的儿童,应进行适宜的自然观察或医学诊治后,做进一步的教育干预和临床矫治。
(三)家园共育,控制相关条件
“临界问题儿童”的出现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教育,所以,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就成为转化问题儿童的关键因素与有效手段。尤其是“5+2=0”现象有可能使教育完全被抵消,家庭、社会必须通力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四)及早发现,做到有效干预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干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教师或家长对儿童日常行为密切观察,及时与专业人士或机构沟通咨询,及早发现临界问题儿童,便于有效干预,避免和减少儿童心理问题。
(五)配备师资,普及特教常识
政府部门通过专门机构进行特殊教育资格认证来确认专业人员的身份和地位,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此类资格的教师,建立一体化的随班就读教师养成机制。另外,学校要借鉴高等院校设置的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办学模式,将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进行融合,使教师具备对临界儿童基本的、粗浅的判断常识,以便对“隐性”随班就读“临界问题儿童”予以关注,在日常教育上给予科学干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