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第1篇:家校沟通要注重方式
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与反馈,以求双方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通畅。家长和学校是一对教育者,切实有效的家校沟通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更有利于密切双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長氛围。因此,在日常的家校沟通中,念好“和、活、细、实”四字诀,才能实现真正家校携手,互利共赢。
氛围上注重一个“和”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家长和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良好的家校沟通,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首要前提。教师是创造和谐氛围的关键人物,因此,一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要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师真心诚意的关爱,这样就会赢得家长情感认同和心理信赖。二是要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家长,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有礼有节,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互相交流共同育人的目标。
班上有个叫雁的女生,父母离异,父亲酗酒,由于缺乏管教,孩子在校经常小偷小摸,父亲每次到校处理问题总是借酒找不是,被称为“最胡搅难缠家长”。分到我班后,在了解她家的情况后,我主动向学校给雁申请了生活补助,平时多关注雁,只要有进步,我都会主动给家长发短信,冬季来临时我发现雁手有冻疮,还给她买了护手霜和手套……在期中家长会时,雁的父亲穿戴整洁、笑容满面主动与我打招呼,承认自己以前的莽撞,感谢我对雁的关心和照顾。我趁机向他提了一些建议,他欣然地接受。后来,由于他积极支持学校工作还被推荐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
形式上力求一个“活”字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采用灵活多变的沟通形式,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E-mail、短信、电话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二是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是教育学生的方式,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家访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家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多表扬多建议;三是利用家长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家长会可以分为大型和微型两种,它是教师同家长沟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家长会不仅可以获取家长和教师的不同意见,更能在沟通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言行。同时还可以设立“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与教师共商教育大计。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班上65%以上的家长都在外打工,许多家长虽然在外工作,但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为此,我在家校通讯录的基础上,组建了班级微信群,一是经常将学生的表现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发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和家庭教育的现状,我定期在群里开展“家教沙龙”活动,与家长一起学习探讨交流……许多家长表示,虽然远在外地,不仅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更学到了一些子女教育的知识。我自己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受益匪浅。
环节上讲究一个“细”字
好学生是家校共育的成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和家长联系,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精细地设计每一个环节,设想每一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预案或措施。一般而言,家校沟通环节主要是“1”“2”“3”。“1”,指一个提前,教师根据自己沟通的问题,结合家长的个人情况,确定目标、方法等,提前做足功课,备好课;“2”指两个恰当,即教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时间、地点和恰当的沟通方法;“3”指三忌,即忌一言堂,报忧不报喜,忌态度生硬、语气强硬,忌言语不当,损坏学校形象。另外在沟通时还要注意观察现场情况,适时调整沟通策略。
班上有个叫鹏的学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我听说他的家长很难请,每次总有各种推托之辞,不过家长还是很讲道理的。我估计家长可能是因为孩子表现不好,所以不愿来。因此,我决定暂时不联系家长,一边教育一边收集整理鹏的闪光点,准备在恰当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偶然的机会,我打听到鹏的父亲要给孩子送东西,我便校门口等着他,向他讲述了鹏近段时间一些好的方面,感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并根据鹏的情况给家长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近20分钟的沟通,鹏的父亲由开始沉默到最后主动与我交流,并要求将我的电话号码存人手机,表示今后将多与我联系。精细的预设收到满意的效果,鹏也从那之后明显改变了许多。
沟通效果上突出一个“实”字
事实胜于雄辩。家校沟通的终极目标是让家长安心、宽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交给教师,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后,切实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使家长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变化,进而更加信服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作者:龚俊波
第2篇:关于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相关分析
学校是教书育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场所。学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第一人老师,负责教我们说话,教我们学会走路,教会我们独立面对。家庭的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两种教育将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已经成为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共同目的。
一、家校沟通与家校合作的概念阐述
家校沟通与家校合作是现在我国教育界中经常谈论的两个词,明确家校沟通与家校合作的概念将有利于分析家校合作的关系。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家庭的地位往往被忽视,一方面学校没有重视起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家长忽视了与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指的是学校与家庭为了实现对孩子共同的教育目的,在语言文字以及其他领域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思想交流,两者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1]。在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是沟通活动的主体。就现在小学的发展情況来看,家长的概念将不仅仅是家长,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都是由老一辈的人来带,因此带家长监管孩子的老人也属于孩子家长的范围。他们与学校的沟通也是具有家长职权意义的。
二、小学家校沟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的教育是在孩子出生后包括父母、祖父祖母以及外祖父祖母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教育相比于学校的教育更容易表露出真性情。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所有变化以及心理状态家长都是第一时间察觉的,家长的行为也会一直影响孩子[2]。但是在现在的孩子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家长对于孩子过度的保护,不允许孩子出去玩,不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在童年成长中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没有童年,孩子没有人可以去玩,家长也不允许孩子出去玩,这就导致了另一现象的出现,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因为长时间没有与人沟通,孩子在心理上渐渐地产生扭曲。这都是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
(二)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
随着现在网络媒体的发展,社会舆论也越来强,学校发生的事会让所有人关注还会进一步的发酵升温。这时候人们都开始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时候的教育是越来越吃力的,家长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盲目的跟随社会大流,看人家孩子在学钢琴,就送自己家孩子去学,看别人家孩子学舞蹈就送自己家孩子去学舞蹈,不管孩子是否喜欢,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天性,也就导致了孩子每天的任务都很沉重。另外,由于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保护过重,导致了孩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家长就会去学校闹事,甚至还有人动手打教师,教师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也是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不当导致的结果。
(三)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的环节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在家长和教师的调查中围绕的成绩往往都是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佳以及学生成绩下降。因为家长过于的重视成绩,很多的家长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都是排斥的,家长都认为在教育岗位工作时间长久的老教师才能教好孩子,而年轻的教师抱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有一定的缺陷,这时候家长就过于的将新教师否定,这对于教师的成长以及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才能,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家校沟通合作的观念较弱
随着大家教育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逐渐的增强,但是在问卷中得知有80%的家长不知道家校合作也从没有参与过学校的管理。现在的家校合作形式只是简单的家长见面会,见面会的内容都是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这些已经远远不能不满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这一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家长与学校在家校沟通的观念上并没有达成统一,也说明了家校沟通合作的观念意识比较薄弱[3]。
三、如何促进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相互理解
现在的家校沟通合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是因为人们对于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认识还不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孩子上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要全面的培养孩子。在现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已经很少能有家长敞开心扉的与别人谈论自家的孩子,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但是孩子还不够成熟,这其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家长会帮助解决问题,有些家长还会责怪教师。这个时候家校之间的沟通时最重要的,要全面的整合资源积极的进行家校沟通。
(二)创新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方式及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家校沟通中都是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往往都忽略了家长的地位,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学校要重视起家长在家校沟通中的地位,这时候家长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为学校提供孩子的信息越丰富将越有利于孩子的培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与学校之间应该统一认识,明确的分工。学校要将孩子的发展情况及时的告诉家长,家长也应该及时的将孩子的心理变化以及对学校的建议及时的告诉学校,这将有利于学校的培养工作。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家校沟通上应该充分的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及时的反馈孩子的信息。另外还要提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层次,在家校沟通上学校与家长之间应该定期的举行讲座沟通,及时的掌握沟通的情况以及信息的定向流动[4]。
(三)提升教师家长素质水平
要想做到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将“爱”与“教”相互融合在一起。父母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将父母对孩子的爱同孩子的人生教育结合起来。在家校沟通与合作中应该完善起对于教师人身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教师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学校与家长之间联合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要积极的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开展。
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要,在现实中要如何处理好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要怎样保证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关系是现在教育中要着实处理好的一个问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处理得当,将直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众力
第3篇:寄宿制学校初一年级家校沟通探究
一、家校沟通的意义
所谓家校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相互合作,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行为。”[1]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影响具有长远性和深刻性。一般来讲,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对孩子具有真正的权威性。与此同时,家长的权威性,有时也是一种劣势,原因是很多家长并不具有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孩子的原生家庭出了问题,就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是一个人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而且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时期。学生在学校势必受到校园文化、老师、同学的深刻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成长场所,一个人要成长成才,必须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得偿所愿。所以加强家校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家长方面看,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配合学校处理孩子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具有丰富教育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能力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指导和建议,同时新课程要求教师做社区型的开放型的教师。教师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班级、学校,更有可能影响一个社区。
寄宿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以本校为例,本校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生一周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五天,在家里仅仅周末两天。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寄宿制生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恋家、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紧張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校沟通与协作,很难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家校沟通的现状
从家校沟通现状看,各个班级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主动联系老师,积极配合学校的家长,又有对孩子在学校不闻不问的家长,更不乏抵触、拒绝沟通甚至造成家校冲突的家长。
学生一周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五天,在家里仅仅周末两天,按理来说,家长更应该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可事实是能够主动联系老师、承担教育责任的家长不多。以我所带的班级为例,部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很少过问,或者只是简单地求助老师,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请老师多帮忙,也有极个别家长不情愿与我沟通。所幸的是我自担任班主任以来,一直非常注重家校沟通,采取一些措施,从目前本班家校沟通看,情况良好,团结部分家长,从来没有和家长起过任何冲突,家长们对我比较信任,对我的工作很支持。
究其原因,本校的学生和家长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校学生家长的构成是:小部分是深圳本地人,大部分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小商人、小工厂主,他们能够在深圳生存和发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实属不易,而且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上学期学校进行了家庭情况普查,让我诧异的是,学生家长的学历,绝大部分是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寥寥无几,大专以上的几乎没有。而大部分家长,有两到三个孩子。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低,再加上生存的压力,有的家长完全是主动把孩子送来寄宿的,因为寄宿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当然,有家长很关心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为了孩子的成长想方设法。可是他们没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打骂加身。这样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但不能教育好孩子,反而给学校教育增加困难。
家校沟通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寄宿制学校并不适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初一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弱,身心很不成熟,同时又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急需家庭的关怀与教育,家长因为各种原因,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本身就说明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次,家校难以相互理解。在很多家长看来,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教育的问题就交给老师,自己可以放心,但在老师看来,家长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就不一样。尤其当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的时候,很难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以至于家校不仅不能良好沟通,家校冲突却屡见不鲜。最后,家校沟通渠道不畅,当今社会,很多家长为了养家糊口劳苦奔波,让孩子寄宿是不得已而为之,很少有精力和能力培养和教育孩子。作为老师,学生过多,课业过重,杂务过多,在学校尽心教育学生已属难得,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家校沟通。
三、家校沟通的建议
家校矛盾也好,师生矛盾也好,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缺少沟通。有了沟通,本身就是在解决问题。班主任不管从工作职责上还是专业技能上,都应该在家校沟通方面做到主导和促进作用。确实,方方面面的困难是存在的,我们工作很琐碎、很繁忙,我们的精力有限,我们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请相信,经过班主任的努力,家校沟通的良好局面一定会慢慢打开。经过家校沟通与合作,我们的工作慢慢变得轻松与简单。而且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激励和感染更多的家长,投入家校沟通中,请坚信,我们的工作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归根结底,能够促进我们的成长,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能够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与理念,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在这里,关于家校沟通,我有以下思考,供大家参考。
1.尊重家长。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正因为家长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不高,为人师表,更要尊重他们。他们是外来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为深圳特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能够在深圳立足,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已经很不容易,值得我们尊重和钦佩。作为家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可以理解的,也必定是客观存在的。据我观察,有的家长不是不愿意和我们联系,而是他们自卑,怕麻烦我们。所以,在与家长接触和沟通的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2.不妨主动。虽然家长不联系我们,但我们可以主动联系家长。学生在学校的问题,大部分是普遍的问题,用群发的方式,这用不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能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任心和细心,以及对学生的关怀,为家校关系的和谐打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学生需要激励,其实家长也需要激励,我们的主动能够调动家长的主动性。所以,逢年过节、周五放学、周末返校,我都会主动给家长群发短信,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存在,以及对他们的关注。
3.重在平时。家校沟通工作重在平时,不要平时不联系,学生一犯错了立马叫家长,否则工作会很难做,家长一接我们的电话就害怕。其实做学生工作也一样,重在平时,平时工作做好了,学生犯错就少,一旦犯错,处理起来就简单有效。平时工作不做好,一旦学生犯错,就会有警戒防备心理,处理起来,非常复杂,也难有效果。所以,我建立了班级家校通QQ群,平时也抽出时间和家长们聊聊天,家长要我做点什么事,只要力所能及,我绝不推辞。这样家长就知道我是一个热心人。
4.尽量报喜不报忧。不管是班级、宿舍,还是学生,只要取得荣誉和成绩,我一定第一时间发到班级家校通QQ群。让家长们知道学校和班级及孩子是很优秀的。还是那句话,学生需要激励,家长也需要激励。相反,孩子只要不是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我一般都是自己处理,不会告知家长,更不会请家长到学校。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很多问题,比如不交作业、上课睡觉、上课讲小话,和同学闹点小矛盾,都是正常的,肯定是家长早已知晓并长期存在的,不是叫家长来校就能够解决的,还不如自己处理来得高效快捷。
5.有意识的引导。老师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专业人员,相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可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得当一些。而且,我们作为学生家庭的旁观者和重要他人,可能更能看清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老师不妨大胆一点,热心一点,给他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一点建议,采纳不采纳,是他们的事,提不提,是我们的事。工作中对于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会统一给予建议,对于特殊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会单独给予建议。
6.利用好互联网的资源。“互联网+”这个概念早就在各行各业声势浩大地发展起来。“互联网+”教育早就在很多学校和机构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传统的沟通方式,比如家访、短信、电话、面谈,现在也能够为我们所用。但是,班级博客、网络虚拟班级、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能为家校沟通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便利,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大概在二十天前,我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小明老师有话说。基本上每天都推送一篇文章,把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分享给家长,从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家长对我赞誉有加。
四、结语
寄宿制学校初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开展家校沟通,有利于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同时有利于学校各項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家校沟通的目的是让家庭更多地参与教育活动,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沟通,在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保持高度一致,承载着教育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积极构建与家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对话的机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架设沟通的桥梁,不断改进沟通内容和方式,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4]。
作者:周明
第4篇:搭家校沟通桥梁强合力育人成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說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大教育系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现实生活中,家校的沟通障碍是一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家校合作出现“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都与“理解和沟通”出现的障碍密不可分。沟通不当,有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会给教师、家长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如何改善沟通合作呢?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家校关系是伙伴
当前,老师与家长沟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传统观念影响沟通。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而家长也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束缚,不习惯与教师进行主动、积极的交流。(2)互动沟通停留在表层。教师与家长停留在表层的互动关系,双方产生不信任或隔阂感。(3)“信息不对称性”。在现实中,大多的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家长是被动方,导致家长仅是“听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合作者。(4)缺乏沟通的技能、方法。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差异大,有的教师缺乏沟通技能,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以上四种情况,导致教师与家长出现沟通障碍。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做再多的努力,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就会事倍功半。和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实际操作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是教师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把人际互动划分为四种类型——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就班主任与家长互动关系的本质而言,所追求的应当是“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只有在这两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显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
为此,要取得良好的家校沟通效果,教师应建立起正确的家校沟通观念: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伙伴,是教育孩子的合作者,教师与家长沟通,目的是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而不是指责与责怪。只有转变观念,才会有沟通过程中的精心安排:营造平等的沟通氛围,选择安静且舒适的交谈环境,彼此相约而确定的交流时间,平和而友善的交流语气,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与真诚的交谈过程,客观且表达教育期望的情况反映……
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当教师与家长的角色定位为伙伴后,才可能开展平等的、有效的沟通,合力育人的局面才有可能实现。
二、家校沟通重技巧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和沟通不仅是为了消弭差异,也是为了保存有效差异。坚持差异原则,在于关注沟通的主体、客体、对象、内容及沟通的情境均为多样化。成功的家校沟通取决于沟通技巧的使用,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来源于教师,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语言表述、情感感染等方面的学习。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家长的个性多元化、家长情绪的复杂多变性,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方法和语气。根据学生及家长个性的多元化,归纳出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及方法如下:
每次沟通前,教师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情况,包括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职业等。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沟通时,要诚挚地说出学生的优点。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多倾听、多观察,适当进行记录。要表现出教师专业的育人能力,以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家长的认同;还要适时简明、扼要地提出针对孩子成长的一至两项可行建议,提供给家长参考。沟通后,要以积极的心态响应并处理好家长的意见,要静心反省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的情况并及时整理访谈记录。
“学习长知识,交往长见识”,在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只要不断总结、归纳,定能掌握更多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三、家校联系平台广
目前,家校沟通常用的平台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约访、QQ访、微信访等,还有的老师会选用信函、写纸条等沟通方式;学生的家庭联系手册、作业本、综合测试卷等,也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阵地。扬长避短地使用以上沟通平台,也能使家校沟通更有实效。
为创新与家长沟通的平台,我们归纳如下:(1)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尽管缺乏教育学生个体的针对性,且受时间的限制,但家长会便于统一传达、通报,也有利于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因此仍广泛使用。我们可利用家长会这一特点,召开分类家长会,把学习情况、性格、行为习惯或品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有计划、分期分批地按类召集家长会议,既有针对性,让家长有平等感,又便于家长间敞开心扉地交流。(2)家访是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教师与特殊学生的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途。但因部分家长碍于隐私或个人观念的特殊性,接纳教师到家里沟通的家长并不多,因此,教师在进行家访前,要先联系家长,征求同意,再上门沟通。(3)电话联系是当前家校沟通的最主要方式,不仅省时,而且沟通的效率高。但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与家长电话联系的“度”,在合适的时间、适当的时候,以热情的态度交谈是良好沟通的关键。(4)与个别家长进行个别交流,这是最机动灵活的沟通形式。约见家长可分为单独约见和多个约见。单独约见是为了解决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多个约见可以是同类的学生或同类的家长,也可以是为了让他们相互促进、影响,甚至是为商议班内的一件活动或管理事项等。除此之外,还有信函、QQ、微信访等沟通方式。对于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或者平时不主动与老师联系的家长,以书信、纸条、QQ、微信留言等形式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也是很好的沟通方式之一。
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广阔的沟通阵地。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加家长开放日;利用家校通,发放家庭教育小贴士等;在亲子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班级的微信群等,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不管是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把家长由“旁观”变为“参与”,使沟通更为顺畅。
良好的家校沟通,能使一些初露端倪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或防患于未然。只要教师们正确认识家校沟通的意义,主动并有技巧地与家长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多报喜,少报忧,巧妙地说出对学生协力教育的建议,以理赢得家长的信任,以情获得家长的支持,这样,沟通就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反馈层面上,而成为深层次的交流,激发家长重视学生,成为教师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策略与渠道。
教师和家长建立伙伴关系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相信通过教师们的用心,一定能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建立起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郑洁霞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