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德育工作应用原则管理论文(共4篇)

德育工作应用原则管理论文(共4篇)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第1篇: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它将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了最优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德育课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德育课堂魅力,一线中职德育教师就要把信息化手段引进德育课,紧跟信息化教学大潮。


  一、德育课教学现状


  1.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使用多媒体教学,误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没有有效地区分二者,自然就无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仅对资源进行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多年的德育教学,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德育课,是认为只有学好专业课才能对未来找工作更有利,而德育课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虽然大部分德育教师已经认识到旧教学模式的不足,本质上仍然不舍固有的教学方法。


  2.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大部分教师只会简单的课件制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很难进行信息化教学。


  3.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不足


  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不统一,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德育教学案例尽量要用到最新。而纵观当前的教学资源,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很多资源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中职德育老师来进行,在能力上严重不足。


  二、教育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


  新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助于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快速转变,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在德育课教学过程的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有助于德育课教学资源的拓展。在德育课中融入信息化,也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新方向。


  三、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1.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提高信息化技术素养


  首先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也就是要从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教师不再直接提供知识信息,而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完成探究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如何筛选对课堂教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呈现,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对德育教师提出了一个首要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制作课件、对网络软件驾驭的能力等。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重视职业培养的学科。网络资源为德育教师提供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成功案例和真实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专业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哲学与人生》一课中讲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从“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两方面展开,主要学习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基本观点,为后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内容做铺垫。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同时也是第四课的重点,是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前提。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拓展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一内容。笔者还将学生专业资源、网络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利用,提前一周通过微信发放本节课学习计划书,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方便学生进行课前有计划,学习有目的,课上有准备的高效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蓝墨云班课)、微信、QQ下载教师制作的微课、学习计划书、案例《人人都是纳税人》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平台测试。笔者通过测试结果,重新确立难点“要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并进行教学安排。教师通过课前分组检查,课上观看视频案例进行创境激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设置任务一,制作思维导图或联系图,展示作品评比,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在本学期增加了《税收基础》专业课,大部分学生对税收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产生了恐惧心理。视频案例中生动诙谐的呈现,不但化解了恐惧心理,通过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案例和小组的合作讨论制作过程,学生也逐渐领悟到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即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复杂多样的”。与此同时,笔者限定时间,促使小组内分工一定要明确,否则无法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后进行体验导行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强调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联系,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及评价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不可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了知识点的巩固。进一步加强知识拓展,观看教师制作的微型课《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让学生感悟企业的发展与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最后,师生间通过微信、QQ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个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结合专业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并结合网络平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微课、微信、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信息化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处理符合学生实际,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信息化教学的脚步已经走入了实际教学中,其发展势不可挡。德育课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德育教师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德育课散发出无限魅力,提高课堂的时效性。目前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德育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赵晨曦等

  第2篇:加强中职会计类职校生顶岗实习中的德育管理


  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技工教育的今天,为实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与社会及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中职生通过在校两年的专业学习外,最后一年到企业的顶岗实习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会计专业技能是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国职教的快速发展,中职会计类专业普遍实行“2+1”教学模式,其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组织职校会计类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是职教会计专业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在德育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老師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并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职校学生顶岗实习德育问题的现状


  职校会计类实习生顶岗实习在德育方面常出现一个问题:思想上不适应,学生从在校学生的角色一下子转变为职业人,有点彷徨。因为会计行业是一个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不是所有的职校会计类学生都能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所以有少数学生在思想上对顶岗实习有所抵触;有少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出现情感迷失,易陷入早恋;实习期间,存在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故意刁难,借实习名义故意苛扣实习生工资等情况,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如人身及财产等风险。


  二、针对学生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职校会计类实习生顶岗实习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为了让在“2+1”办学模式下的职校会计类在校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会计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开设相关课程做好学生思想铺垫


  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思想上的不适应,从新生一年级入学教育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哲学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在二年级课程设置上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提前教会学生如何尽快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自我评估,做好对自己职业和对社会的充分认识,以免日后找不到工作单位而苦恼。


  2.指派专业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


  针对极少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出现情感的迷失、陷入早恋的问题,学校每班派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肩负起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德育辅导双重职能;实习指导教师不仅对会计实习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还定期对会计实习生进行情感的沟通,不定期与企业电访,及时了解实习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经常与他们聊聊实习工作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学会自尊自爱。一旦发现会计实习学生有早恋的现象,指导教师要多些爱的教育,多些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可以与家长联系,提醒家长多点关爱自己的子女;作为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后要与会计实习生及时谈心,多些教育与引导,鼓励其好好把握机会,先干出一番事业,再考虑个人情感的问题。


  3.学校利用法律等手段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针对在实习期间,会存在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故意刁难,借实习名义故意苛扣实习生工资的现象,学校对此采取两种措施:一方面在实习生临近实习时,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会计类实习生明确了解实习的目的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求会计类实习生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或实习合同,明确规定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合理合法保障会计类实习生的权益,切实杜绝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刁难问题。


  通过采取以上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职校会计类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塑造人文儒商奠定坚实的德育基础。


  作者:梁伟玲

  第3篇: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落实“三贴近”原则


  在新一轮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简称“三贴近”)的原则,成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对“三贴近”原则的理解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就是要植根于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和成长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的核心。


  如何理解这个“贴近”呢?笔者认为需要“自始至终”,即德育课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成于“社会、生活、学生”,且作用于“社会、生活、学生”。在课前设计时,教师要把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东西,注重学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方式;德育课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掌握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三贴近”原则下对德育课教学理念的解读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在“三贴近”原则下,教师该如何解读这一教学理念呢?


  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该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其合格性不仅表现在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上,还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品德水平、擁有适应社会能力和驾驭生活能力等方面,学生品德方面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不合格。职业学校的每一节德育课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粗放式的德育课堂会产生大批不合格的服务者和生产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思维特点,也更多地要考虑那些特殊学生。


  2.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在德育课目标设计中要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运用目标。坚持认知是前提,情感是关键,信念是动力,意志是保障,行为是归宿。


  3.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


  德育课教学必须能触动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品德行为特点。


  4.让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


  德育课教学应该着力于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普适性、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迁移和拓展,处理未来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三贴近”原则在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德育课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贴近社会”最直接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难免会造成各种价值取向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极其错误的观念。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是德育课学科特点的要求,也是德育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第二,德育课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掌握时代主旋律,坚持与时俱进,这是“贴近生活”最直接的要求。当代职校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接受信息的来源广、速度快。而德育课的教材和参考资源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整合教学内容时,要紧跟时代步伐,植根于最前沿、最鲜活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素材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才能具有现实性,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三,德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显职业特色。这是“贴近学生”最直接的要求。德育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辩,坚持正面引导与自主生成相结合,而不是将观念强加于学生。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专业学习的内容,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用性、亲和力和可信度。


  作者:冯冬梅

  第4篇:浅谈提高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的策略


  教育随着国家形式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德育已经成为教育奉行的主要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在教师整个的教学生涯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除了要在学习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更要与之相接触和交流,这样教师才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德治教育,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能健康发展,将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一、德育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校園里,德治教育就是指教师这一类教育者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并有系统的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然后教育者再让受教育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并在积极的实践过程中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最后使这种教育成为一种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一种教育活动。


  而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成长阶段,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面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很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一些相对的变化,所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他们尤为重要。在中学阶段,班主任与所有的任课教师相比,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只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充分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做好最有效的德治教育。


  二、中学班主任进行德治教育时所存在的问题


  德治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教师在进行德治教育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


  1.德治教育时间投入较少中学生的课业相对来说较为繁重,教师在这一阶段也会更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放在平时教学任务中的首要位置,因此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上,在德治教育教学中所投放的时间便会相对较少,班级的集体活动少,学生与教师的日常沟通与互动就会变得更少,长此以往,班主任会逐渐缺少对同学们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了解,缺少了一种类似于朋友间的交流,德治教育便很难开展下去,便很可能无法真正从身心上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2.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班主任的德治教育产生束缚有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育心理学的理念知之甚少,并且不会与时俱进,不接受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一味的保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治教育有很大的阻碍。


  3.部分班主任缺乏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许多班主任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看的十分重要,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上的好坏,不关心学生生活上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班主任只知道进行一味的机械式的灌输,不给学生任何的发挥空间,这样会压制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4.有些班主任没有较为明确的德育管理理念有些班主任对自己班上学生的教育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然后对成绩排名进行相应的总结,关于德治教育并没有什么相对的教学理念进行支撑,所以对学生德治教育教学这方面很难展开工作。


  三、中学班主任进行德治教育的相关措施


  1.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做好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是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是关心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同时也是一份责任,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学生,具有牺牲奉献的教育者品质。所以,中学班主任必须做好德治教育的工作,加强与学生间的日常沟通与交流,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当然,班主任除了在课堂内展开对学生的德治教育工作外,还需要花费部分的时间和经历在课外,平时多注意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发现有问题学生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必要的时候要亲自进行心理辅导或是找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必须尽最大努力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2.营造文化氛围班级,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文化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大到校园文化,小到班级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不一样的意义。班主任要做好德治教育,首先便应该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班级,让学生们在文化的熏陶下体会文化气息、感受精神财富的力量,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知道如何通过制造气氛来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小集体,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集体文化认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下被渲染、被引导,这种文化氛围的教学方式对德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3.班主任应从细微处进行德治教育渗透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更能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班主任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一些细枝末节,这样能够在一些小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了解,容易让德治教育更好的展开工作。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严厉的批评指责式的管教方式不但不会有任何成效,反而会助长他们的叛逆心理,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自信,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更好的发挥自己所长。


  总结:初中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德育的重责大任,所以教师必须对做学生工作充满热情,真正的去理解和关心他们,除了学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全方面的、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甘远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695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