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基于学生角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

基于学生角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其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同学对目前课程设置的想法,为更好地培育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在校生和毕业两年内的学生对该专业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设置情况的想法。

 

调查显示,课程编排顺序安排没有考虑到学生大四期间的就业、考研安排与专业课学习时间的需求与矛盾,专业课课时与课程类型需要改进更新,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可以得出,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行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本科生的培养及同学的实际需要,有待改革。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文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本科生一共4个年级,向在读本科生和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70%,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99%。调查对象中,男生58人,女生150人,分别占总数的27.88%72.12%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分别是16人、18人、59人、46人、44人、25人。

 

  2.调查方法及内容。发放调查问卷,汇总调查信息。调查内容包含以下三部分:调查对象对本科课程编排的整体评价。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结构顺序及教学内容安排的满意度。对于课程具体内容的改进意见。

 

  3.资料数据处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采集的调查数据以Excel建立数据库,再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量表中关于程度的题目答案采用Likert5级标度法,由正向到负向,分别赋值54321

 

  4.问卷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的信度Cronbach α=0.936,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一般量表的信度标准。


  二、结果与分析

 

1.课程设置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通过Likert 5级标度法,对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的效果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同学对于现行课程设置满意程度方面,得分为2.87±0.64(x±Sx);在对课程安排顺序的合理性方面,得分为2.73±0.66;对现行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认知方面,得分为3.25±0.64;感觉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对就业的帮助程度方面得分为3.09±0.71。各项得分距离效果非常好的5分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我校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本科课程仍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该专业课程设置满足学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认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和顺序安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尚不能彻底满足广大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同学的实际需要与需求,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适用性和适应性有待改进。

 

影响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的诸多因素。使用spss做多元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显著性P=0.000<0.05 拟合度=1>0.4),分析年级、性别、课程对就业的帮助,对人才培养计划的了解,对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认知,对课程安排顺序合理性的认同诸多因素在课程设置满意度上的影响,可以看出,性别(显著性P=0.026<0.05 wald=4.944)、课程对就业的帮助程度(P=0.000<0.05 wald=39.584)、对培养计划了解程度(P=0.047<0.05 wald=3.957)显著影响总体满意度,其中课程对就业的帮助程度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反映出同学对于课程设置与卫生管理事业接轨,进而促进就业的模式有着迫切需求。

 基于学生角度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2.课程编排顺序的调整。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同学认为大一和大二课程安排时间不紧凑,大三、大四专业课课时紧张,尤其大四学年为准备工作、实习、考研、公务员考试等会占据大部分个人时间和精力,影响专业课程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专业培养,故希望将大部分专业课程提前至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学年集中完成。大四只保留公文写作课程和实践与实习部分,这表明同学们希望在较低年级时就接触管理学原理类课程和核心课程。

 

3.课时调整情况。政治素养与公共基础课程。调查显示39.9%的同学认为公共基础和政治素养课时可适当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这类课程在大一、大二期间占用较多的正常日课时间,大家疲于应付,造成很多重头专业课为此延后或压缩课时,同学们因此对这类课程认可度较低。医学类课程。各类型医学课程增减各不相同,42.31%的同学认为西医类医学专业课程需要减少,38.46%认为中医类医学专业课程时长不需要改变,73.56%认为公共卫生类医学专业课程需要适量增加。

 

管理类课程。数据表明,75%的同学认为管理类课程需要增加课时;不仅管理必修课课时需要增加,60.58%的同学希望增设管理类选修课程;40.8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增加医院行政和科研部门的见习、实践课程,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安排的见习课程只涉及医学理论的学习和很少量课时的临床现场学习,没有行政管理的见习与实践。管理实践课时较少,导致管理学知识只有广度,缺乏深度,管理学基本原理、方法的掌握和管理思维的培养会受到相应限制。大部分同学认为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占总课时3035%合适。

 

  4.男女同学课程需求情况不同。例如策划分析实践能力课程的需求,男女生的应答百分比分别为77.59%59.33%X2=6.08 P=0.0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对增加策划分析实践能力课程的需求高于女生。这是由于男女同学的个性、性格不同,对于有助于就业的课程能力培养需求也不完全相同,运用卡方分析男女毕业后意向的性别差异,显著性P=0.022<0.05,卡方X2=14.772,可见他们对于就业的追求也不尽相同。图1显示,男生意愿在国内读研和企业工作的比例较大,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比重不高,女生继续深造的意愿高于男生,且比男生更愿意出国读研,但对于创业项目不感兴趣,所以男女在大学期间需要的能力培养的方向不甚相同,女生更求稳定。

 

  5.考试形式的讨论。哪种考试方式能够真实检验并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这一问题,65.38%选择半开半闭,记忆性与知识应用性问题各占一部分;45.19%的人选择小组讨论、汇报作业形式;21.63%选择撰写论文方式。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突击学习,为考而学,比较应付,课本知识学过便忘,知识掌握并不扎实。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考试模式僵化而缺乏灵活,需要变革创新。

 

  三、讨论与建议

 

  1.大一开设专业核心课程,重视专业宣传讲座,调整课程顺序。为了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深入理解与重视,激发其专业兴趣,引导其深入思考学科问题,进而改善教学效果,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入学前的专业宣传介绍,更应该注重在大一、大二期间组织经常性的专业讲座,而且建议在低年级就开展核心专业课程学习,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专业的定位和特色,从内心接受并认可所学专业。同时建议学校参考此次调查数据信息及分析结果,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课程的时间安排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安排提前。

 

  2.实行政治素养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制教学模式。虽然同学们希望减少政治素养和公共基础课程,但众所周知,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在素质的诸多方面,良好的政治素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应该借鉴综合类大学的成功经验,逐步推行政治素养和公共基础课程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学生通过教务网选课系统自行选择、安排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政治素养和公共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在晚上或者周末开设,不占用正常的日课时间,而且修满学分就可以结束此类必修课程的学习,没有年限的规定,自由度和灵活度较高,可以改变学年学分制既局限于年限,又局限于学分的特点。

 

3.增加医学课程种类与学时,整编医学课程教材,充分利用小学期。虽然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中医类医学课程不需改变课时,西医类医学课程需要缩减课时,但医学知识的掌握与公共卫生管理发展趋势并不相矛盾,了解掌握医疗过程的规律是展开有效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医学知识的积累对卫生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根据卫管专业培养的需要适当增加医学课程门类及学时的设置比例,医学单科与概论课程相结合,并为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增设医学实验课,以提高学生的医学知识储备。

 

医学课程教材也有待进一步精编。医学学科覆盖面广,内容繁杂,系统性、连贯性强,无论是将诊断、内科、外科等学科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还是将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等整合为中医学基础概论都是高度融合,都需要科学合理编排,而不是各学科章节的简单叠加。[1]教材应针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学习基础,深入浅出,易于接受,系统连贯。该专业的医学课程教学团队来自不同的教研室,授课缺乏协作,内容衔接性不高,效果不理想,故需要设置独立的医学概论教研室,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团队专门化。[2]公共卫生类课程的增加既能够为考取公共卫生医学研究生的同学提供知识准备,也满足了医疗管理的多元化视角要求,故公共卫生类医学课程可以在小学期、暑期课程中开设,或增设该类型课程的选修课。

 

4.全方位提供管理学课程的比重与地位,重视实践。管理学课程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知识在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中举足轻重,应当增大管理课程的比重,并充分体现医学背景基础上的管理人才的专业特点与优势。[3]另外,我院设置的实践课时在25%左右,但在美国,卫生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占到专业教育的一半以上时间。实践观摩见习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特点与社会实际,提高管理理论的掌握度,故应适当增加公共卫生管理实践教学时间。

 

实习方面,中医类院校对于该专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如中医、中药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希望学校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与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社保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加强合作关系,开展专门针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进行的实习前培训,制定灵活、有针对性的实习方案,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见习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见习真正区分开来,培养在实习中处理问题、沟通社交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人才培养上提出更明确要求,共同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

 

  5.增设工具类课程。调查、统计分析与文献检索的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学生胜任卫生领域相关工作的必备技能,当前医疗卫生管理相关工作的工作性质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资料分析、组织调查、写作研究的能力,我校开展的工具性课程相对较少。工具性学科应适量多开设一些工具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6.增设就业需求课程、多元考核。男女同学课程需求情况不同,所以课程的制定应根据同学们的具体需求,兼顾全局。可以通过开设更多种类的利于就业与职场的选修课,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人生职场就业计划,选择对自己就业意向有利的课,相应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习和教学成果,加强对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真正理解式学习,要采取多元化方式综合考量模式对选修与必修课进行考察,以杜绝目前以应试型为主,不利于综合素养发展的考核。

 

  最后,学校应该及时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课程学习状况及课程安排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做好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紧密接轨,考虑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不断研究社会、企业及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动态变化,改善提高教学质量。[5]

 

  作者:刘坤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19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