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相关合集:教育管理论文
相关热搜: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1999年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为234万,2005年已高达100万,而且招生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但毋庸讳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不仅激化了高等教育中的原有矛盾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教学资源紧张、“考研”心态扭曲、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研究生争抢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等。事实上社会的发展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但并没有因此降低对高层次人才的期望值。所以,研究生教育不但在数量上要发展在培养质量上更应当得到保证。而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扩招给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研讨型小班上课列参考书目清单协助导师的科研,以公开发表论文为答辩的前提条件等。招生规模扩大后,研究生的精英教育模式受到了现有教育资源的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校研究生的迅速增长使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由于研究生导师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导师带研究生人数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对集中,甚至出现了一位导师指导几十位研究生的情况,而一些冷门学科或名望较低的导师可能出现几年带不上一个研究生的情况[1。
2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随着研究生选课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小规模研讨班授课方式受到挑战,因教师、教室资源的限制而努力开设大班课,必将影响授课质量,精英教育的模式有退化为普通教育的趋势。由于研究生教学对专业知识的深度要求较高对研究生任课教师的遴选相对严格,一些选课人数较多的研究生学位课、基础课教师梯队需要尽快培养起来。一些对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一方面缺乏实验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不能容纳众多的研究生同时做实验另一方面缺乏实验仪器设备,让学生只能停留于理论认识层面。
3导师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严重不足。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虽然在迅速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研究生规模的扩张速度,生均科研经费不升反降许多学科研究生生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难以支撑研究生从事科研课题研究在科研经费不足课题数量短缺的情况下许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迅速下降毕业论文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还达不到优秀本科生的水平。
4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增“考研热”,“3+1”的招生考试模式使得本科生阶段的学习基础已不重要只要攻克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就意味着可以堂而皇之地跨进该学科的高层次领域。再加上部分高校担心生源不足影响学校的声誉对跨学科或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大开绿灯,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优教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出现了个别教师为保持整体进度而降低研究生教学深度的情况,使研究生课程的信息量不够饱满这必然会挫伤部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但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制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仍然沿袭着传统的体制导致教育管理工作出现诸多问题与研究生培养目标格格不人
1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培养在本学科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目标是建立在小规模精英人才的筛选基础之上的。现在,研究生招生的门槛正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逐步下降还要求大多数研究生能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能在该领域有创新性的成果无疑是“自欺欺人”。硕士学位夹在应用型的学士与科研型的博士之间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两难地位所以,在扩招的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颇值得研究
2培养条件不能适应研究生扩招的需要。近几年来,本科生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张高校通过扩建校舍、引进师资等方式基本上能化解本科生扩招的矛盾。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毕竟与本科生不同,除了教师、教室、宿舍之外还需要实验室、导师、课题等。由于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导致科研、实验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不尽如人意,过多的研究生拥挤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没有很好的讨论环境,再加上有的学校研究生导师自己本身也没有固定的科研场所,必然出现导师的弟子抢占公用实验室搞科研的现象。这也就有可能会增加导师之间的矛盾甚至还牵连到研究生,造成不团结的后果。
3课程体系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更情况改革其课程体系,仍然维系着原有的课程体系。可是原有的课程体系针对的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学生学生对本学科有着比较扎实的功底可以迅速接触更前沿的知识。扩招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良莠不齐有一部分甚至连本专业基本的知识体系都不具备别说参与讨论,能否听懂都是问题[3]。老师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必然会降低研究生教学的要求。
4教学方法难以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于不少学生考研的目的仅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对启发式教学、理论科研并不感兴趣,对案例教学、实务性技能则兴趣浓厚。而作为研究生的任课老师通常不能二者兼顾教学方法上完全不能与学生形成互动。
5奖惩管理机制的缺乏。对研究生缺乏严格的奖惩管理机制。奖,无非是数额不高的奖学金与一纸“三好学生”证书这对阅历颇丰的高年级研究生们是缺乏吸引力的。惩,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构不成威慑力。有的导师督促不力、放松对研究生的指导教育。研究生依然和本科生一样是“严进宽出”,使许多研究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并且学位课程学分要求过低不足以帮助研究生开阔眼界。在现行考核制度下,只要修满学分,写出毕业论文,就大抵可以怀揣文凭扬长而去。至于科研能力如何,根本无人知晓。
6缺乏与国外其它研究机构的交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国外相比尤其是世界一流的大学相比差距甚远而相对于欧美学校,与国际研究机构交流的机会则少得可怜更不要说与世界上一流的研究人员对话。学校在资助国际交流的力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势必减少研究生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来源,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科研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那么多问题,根本性原因在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各高校没有及时地调整研究生教学管理的模式以至于培养的研究生与社会的期望值、学生自己的目标都相去甚远
三、强化科学规范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的扩招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不能为了维持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抵制扩招而应该教育的需要。
1增加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投人由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跟不上研究生规模扩大的速度连年扩招出现了基础设施(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跟不上科研条件、仪器设备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必须重视基础建设,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合理配置现有设备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实验条件使研究生教育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硬件投入主要使用在改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实验环境的建设等。而软件投入主要体现在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即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建设等等,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2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中,科研能力是教育的核心。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应着重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品格的培养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刻苦、爱国敬业等;二是具体科研能力培养包括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实验技能、论文写作能力等;三是科研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协调组织、合理分配资源能力等。要培养较高水平的研究生,就必须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因此研究生教育要把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纳入学校统一的科研管理中,使研究生尽可能摆脱对导师的依附状况,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建议建立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解决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经费问题。
3加强课程阶段的课程设计训练把论文阶段的部分能力培养放在课程阶段集中训练。论文阶段作为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环,在培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导师一带一模式被打破的前提下,应想办法使研究生在论文阶段能尽快上手。因此,打好基础,加强并重视课程阶段的整体训练可改变“事事皆需导师”的局面。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应当加强研究生课程作业、课后自学能力的训练。理工科类研究生尤其要加强课程实验设计,逐步培养研究生独立进行小课题设计的能力。为了加强课程阶段的整体训练可以多开设专题讲座,开设素质教育类公选课,内容涉及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如何准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等与科研课题有关的内容,请学校相关院系较权威的专家来开设此类课程或作专题讲座。从而可避免导师一个一个地讲解使研究生事先做好论文阶段的准备工作。
4设法解决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增多的矛盾。首先应统一思想,要求任课教师不能为照顾这部分学生而降低研究生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对这部分研究生不管不顾任其被淘汰。其次应在政策上和具体行动上帮助这部分研究生尽快补课,尽早赶上进度。因此可考虑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框架中专门列出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应补修的本科核心课程,并在课程学习要求中明确予以规定即这部分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相应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各学院可根据具体生源情况,考虑是否单独组班补课或让研究生随本科生随堂听课。
5提高研究生质量还取决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善。“考研热”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考研热”是社会对知识与人才日益尊重的一种表现也是青年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努力把握自身命运的一种反应。然而,考研动机的功利化考研过程的应试化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必然引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滑坡”,损害研究生的声誉。“考研热”中所表现出来的惟学历而不问学术的现象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仍然是“学历社会”而非“学习化社会”。青年学生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其学习行为也表现出很大的功利性和被动性。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改变人才观念推动“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上一篇: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探析
下一篇:人的自由发展--教育管理的终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