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一、引言
    1954年,费斯汀格(Festinger)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他认为,人们具有评估自身能力和观点的需求或驱力,当情境中缺乏客观标准时,人们会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满足自我评估的需求。
    社会比较会影响人在相关领域的后继行为与决策,特别是对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与同伴交流与交往频繁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社会比较更会对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性质和方向、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正向还是负向?
    1、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心理的正向影响
    社会比较最初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研究往往关注比较的方向,认为向上比较产生消极情绪,向下比较产生积极情绪。已有的研究分析了社会比较对青少年个体的学习、交往等方面的正向影响,发现影响的性质与比较的方向并不是简单对应的。
    首先,社会比较能提升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Blanton等通过对初中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课程成绩方面,倾向于与同性的、成绩稍好于自己的对象进行比较,这能对学习行为产生好的影响,即提升他们成绩的等级。Huguet等也证实了这一结论。[5]
    其次,社会比较也能提升与身体健康有关的行为表现。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对来自匈牙利、波兰、土耳其和美国的2,387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社会比较可作为四个国家青少年饮食和身体活动,即健康提升行为的预测变量。即与他人比较的倾向越强烈,选择健康饮食与身体活动的行为频率越高。[6]另一项对匈牙利548名高中生的自我管理问卷调查表明,社会比较与健康补偿行为相联系。虽然社会比较在女孩健康行为中起作用较少,但却是男孩物质滥用(如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社会比较多的男生物质滥用行为水平较低。[7]
    不仅一般学生能从社会比较中受益,特殊学生也是如此。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为青少年肿瘤患者举办的夏令营中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患病的青少年认为夏令营中的同伴比其他环境中的同伴与自己更相似,这种夏令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评价的参照。[8]与此类似的是,Chambers发现,社会比较的环境也有利于低学业成就的青少年,对3、4、5、7、9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低学业成就的青少年在社会比较环境下的表现好于普通学生。[9]
    在某方面占有优势的青少年通过社会比较从中受益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处于劣势的青少年也能做到这一点呢?Crabtree和Rutland等的研究能部分回答这一问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145名11-16岁的中度学习困难青少年和相同人数的正常青少年的自我评估与社会比较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青少年会选择性地贬低较不受欢迎的比较维度,比如,他们在认知方面表现较差,他们就会策略性地贬低这一比较维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重视更积极的比较属性,如强调身体或运动这一维度或属性,这说明,他们可能建立了维持积极自我评估的策略。[10]
    2、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负向影响
    另外一些研究结果关注的是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在学业的比较方面,Khoo和Oakes的研究表明,与普通学生相比,能力归因不当的学生在社会比较时,更倾向于选择贬低他人的策略,即以不当行为应对消极社会比较和学业失败。[11]Johnsen和Tracy也发现,7-9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对自己学业、心理和语言等方面上的评价低于非困难学生,只在学业之外的评价上两类学生是等同的。[12]
    除学业有关的社会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外,类似结论的研究还集中在与“身体满意度”相关的社会比较方面。例如对加拿大八所高中2,500名学生的问卷研究显示,一般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身体形象评估和身体形象投资来说,是一个相当强大的预测变量。[13]还有一项对中国内地501名男女中学生长达18个月的体重自尊的追踪研究表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外表社会比较对体重自尊的改变起促进作用——对苗条身材(女生)和强壮的外表(男生)的渴望与频繁的社会比较使学生的体重自尊出现了降低。[14]
    根据另一些研究结果,社会比较还会导致负性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Thwaitest和Dagnan通过对174名抑郁和非抑郁个体的对比研究发现,特定维度上的社会比较与抑郁有关;
    3、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心理的双向影响
    还有一些研究注意到了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方向并非是固定的,随着一些中介变量的变化而改变。
    Lane和Gibbons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绩较好者比较能有利于学习进步”的结论并不完整,如果学生原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满意时,与成绩较差者比较也能获得较有利的后果——提高成绩,即对原本成绩的评价起着调节作用。[18]
    Wehrens等通过对多达19,391名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可以引起三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反应:移情的(为比较对象感到高兴或难过)、建设性的(如期待、乐观、自豪、羞愧等)和破坏性的(如嫉妒、怨恨、幸灾乐祸等)。破坏性的情绪反应与阅读理解和数学的成绩负相关,移情的情绪反应与阅读理解正相关,建设性的情绪反应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但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破坏性情绪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19]
    三、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与心理影响机制的研究
    为什么社会比较会影响青少年行为与心理?为何不同青少年个体社会比较的对象选择、比较方向、比较后果等会有不同?这些问题都由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影响的机制来回答。从已有研究看,人格特征中的诸多因素、一些个体变 量和环境变量会对社会比较的作用产生影响。
    1、人格特征的影响
    一些人格特质能对社会比较的影响起着中介或调节作用。从比较的方向上看,Bazner等在一所德国大学的调查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更多地与别人进行比较,并且多进行向上的比较。[20]另有一项以中国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自我建构”会影响不同比较方向的结果——对于有独立自我建构特点的人来说,向下比较会使自我评价较高,向上比较则降低自我评价,而对于依赖型自我建构的学生来说,向上与向下比较的差别不明显。[21]
    人格特征还会对青少年社会比较的后果产生影响。Lane通过对6年级、8年级和大学生的研究,发现乐观者与悲观者对学业成绩社会比较的后果不同:悲观者往往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糟糕的学业成绩导致比较水平的降低,这又使学业成绩更差;而乐观者则相反,他们的社会比较数量并不受成绩差的影响,并且比较的数量越多,成绩越有提高。[22]
    2、个体变量的影响
    一些研究结果还表明,个体变量也是影响社会比较作用的重要因素。这些个体变量有:
    性别。Kuyper等对社会比较中倾向强于他人的“优越效应”在中学一年级学生身上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男生有着更多的优越效应,但在行动上的表现并不明显。[23]而另一项实证研究更明确地展示了青少年社会比较的性别差异。Gibbons等对参加天才儿童夏令营的156名13-14岁的学生进行了社会比较水平与特点的追踪测试,结果表明,与夏令营开始前相比,在夏令营中学业表现较差的男生以减少学业比较的数量和水平、人为降低学业成绩的重要性来应对,而学业表现差的女生在社会比较特点上与夏令营开始前相差不大。[24]
    学业能力水平。青少年的学业能力水平影响社会比较的研究结论有:学业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与非困难学生水平相同,但在比较时,更多贬低自己不占优势方面的重要性,更多强调自己占优势方面的重要性。[25]与此类似的是,8-11年级的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与正常教育学生比较时,对自我能力等的评价上升,但与同样是接受特殊教育的同伴比较时则下降。[26]
    年龄差异。Dumas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往研究中“学生往往与比自己在学业上稍强的同学进行比较”的结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着年级的差异:五六年级的学生并无向上的比较,七八年级的学生只在部分课程上会向上比较,而九年级学生全部会向上比较。[27]
    3、环境变量的影响
    青少年在社会比较时所处的班级特点、同伴水平等客观环境因素会影响社会比较的方向和结果。Trautwein等通过研究证明,在学业水平较高的小组、班级甚至是学校中,个人平均的自评水平相应较低,个体的学业自评水平不只是在班级中位置的简单体现,同时也考虑到了所在群体(班级或学校)的总体水平。[28]另外,Blatchford也发现,7-16岁的中小学生在与自己班级的同学进行比较时,要比与一般的同龄人比较时的自我评价更低一些。[29]
    四、总结
    从以上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研究的综述中可以看出,青少年的社会比较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对后续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也是双向、多维度的。既可能产生正向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向的影响,且这些影响广泛表现在行为、心理,甚至是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够从上述研究中获得一些一般性的结论,如过度的社会比较会导致负性的行为和情绪,适当的社会比较(不论向上或向下)容易与正向的后果相联系等。这些结论能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社会比较提供如下启发:首先,引导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社会比较策略。在比较方向上,向上比较的“高度”和频度上应加以控制,达到适度;在比较对象上,应着眼于周围的同龄伙伴,且避免与不良同龄伙伴的比较;在比较内容上,应多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面,这样可以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也能提升自我。其次,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影视明星、歌星等公众人物对青少年的身体形象和物质欲求来说,在社会比较中容易成为一种理想化的目标形象。引导青少年面对这类人物时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自我形象塑造、身体满意感、心理安全感等都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Festinger, L.(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2]Smith, R. H.(2000). Assimilative and Contrastive Emotional Reactions to Upward and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s. In J. Suls & L. Wheeler(Eds.), Handbook of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nd Research,(p173-200).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3]Buunk, A. P., Kuyper. H. & Van der Zee, Y. G.(2005). Affective Response to Social Comparison in the Classroom.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7, 229-237.    [4]Wills, T. A.(1981). Downward Comparison Principles in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0, 245-271.    [5]Huguet, P., Dumas, F., Monteil J. M. & Genestoux, N.(2001). Social Comparison Choices in the Classroom: Further Evidence for Students Upward Comparison Tendency and Its Beneficial Impact 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5), 557-578.    [6]Luszczynska, A., Gibbons F. X., Piko B. F., & Tekozel M.(2004). Self-Regulatory Cognitions, Social Comparison, and Perceived Peers' Behaviors as Predictors of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Comparison among Adolescents in Hungary, Poland, Turkey, and USA. Psychology and Health, 19(5), 577-593.    [7]Piko B. F., Skulteti D., & Luszczynska A.(2010). Social Orientations and Adolescent Health Behaviours in Hung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1), 12-20.    [8]Meltzer L. J. & Rourke M. T.(2005). Oncology Summer Camp: Benefits of Social Comparison. Children's Health Care, 34(4), 305-314.    [9]Chambres P.(1993). Social Comparison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Learning & Instruction, 3, 23-38.    [10]Crabtree J. & Rutland A.(2001).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amongst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1, 347-359.    [11]Khoo A. E. & Oakes P. J.(2003). School Misbehaviour as a Coping Strategy for 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 and Academic Failure. Australia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6, 255-281.    [12]Johnsen E. P. & Tracy D. B.(2004). Social Comparisons of Learning Disabled and Non exceptional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5(1), 477-478.    [13]Morrison T. G., Kalin R. & Morrison M. A.(2004). Body-Image Evaluation and Body-Image Inve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A Test of Sociocultural and Social Comparison Theories. Adolescence, 39, 571-592.    [14]Chen H. & Jackson T.(2009). Predictors of Changes in Weight Esteem among Mainland Chinese Adolescent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6), 1618-1629.    [15]Thwaites, R. & Dagnan D.(2004). Moderating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mparison and Depress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77, 309-323.    [16]White J. B., Langer E. J., Yariv L. & Welch J. C.(2006). Frequent Social Comparisons and Destructive Emotions and Behaviors: The Dark Side of Social Comparison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3(1), 36-44.    [17]Chan K. & Prendergast G.(2007). Materialism and Social Comparison among Adolesc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5(2), 213~228.    [18]Lane D. J. & Gibbons F. X.(2007). Social Comparison and Satisfaction: Students' Reactions after Exam Feedback Predict Future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7, 6, 1363-1384.    [19]Wehrens M. W. et al.(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ive Response to Social Comparis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5, 203-214.    [20]Bzner E., Brmer P., Hammelstein P. & Meyer T. D.(2006). Current and Former Depress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Results of an Internet Based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93, 97-103.    [21]Cheng R. W. & Lam S.(2007). Self-Construal and Social Comparison Effec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 197-211.    [22]Lane D. J., et al.(2002). Comparison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reat: When Does Social Comparison Make a Difference? 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 10, 71-97.    [23]Kuyper H., Dijkstra P., Buunk A. P., van der Werf M. C.(2011). Social Comparisons in the Classroom: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 among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9,25-53.    [24]Gibbons F. X., Benbow C. P. & Gerrard M.(1994). From Top Dog to Bottom Half: Social Comparison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Po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4), 638-652.    [25]Crabtree J. W., Rutland A.(2001).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amongst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1(5), 347-359.    [26]Kristie H.(2004).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on the Self-Perceptions of Disabled Adolescents.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65(6), 3198.    [27]Dumas F.(2005).Social Comparison in the Classroom: Is There a Tendency to Compare Upward in Elementary School?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12), 166-18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55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