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政府也把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引进国外智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引进的优质外籍智力资源为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开发和学科建设乃至提升国际化程度等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大部分高校在引进外籍教师和专家从事教学、讲学和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实际操作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试图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一、引智工作概述
我国高等院校引进国外智力(简称引智),主要是指长期或短期聘请外国专家来高校讲学和工作、召开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以及合作开办科技产业等,其实质是引进国外的人才、先进的知识、学术、技术、技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引进各国优质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为我所学,为我所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和为社会发展服务提供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是我国高校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高校引智在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促进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等方面,发挥了直接而重要的作用,高校引智是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国高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二、我国引智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引智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我国高校与国际教育接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引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当前引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引智工作法制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缺少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对引智工作做出明确规定,没有法律的约束和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产生问题无法可依。与发达国家相比,对方的法律较规范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较强,在工作过程中因两者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差异难免发生冲突。再加上如果我国的法制环境不够完善,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中国的市场望而却步,我国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引智要求。
2、管理系统不灵活,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从发达国家引智实践来看,智力的引进至关重要,但是后期的人才管理又是重中之重,因为人才在被引进之后,发现实际的环境、条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标准后,便会造成再一次的人才流失。因此,做好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高校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还没能形成完备的外籍教师管理体系,因此经常是在问题发生后,才由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想办法解决。这种就事论事、事后补救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外籍教师规模迅速扩大的新情况,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备的外籍教师管理体系。此外,管理人员本身素质偏低、专业狭窄,能够算得上懂管理的人员不多,有些专职管理人员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动力,管理工作往往在低水平上运行。
3、对外籍教师的作用认识不够
聘请外籍教师从事语言教学是我国"引智工程"的初级阶段,聘请外籍专家扶植我国的新兴学科和重点学科,带动我国科研的发展,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引智工作的高级阶段。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引智工作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外籍教师的作用仍仅局限于语言课的教学上,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归根结底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外籍教师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发挥他们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引智工作改善的对策和建议
1、实行法制化管理,引进国际高端人才
引进的专家学者除了遵守所在国的法律之外,还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适用于"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外国文教专家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国文教专家聘用合同争议仲裁暂行规定》就为聘人单位和外国专家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以解决聘用合同争议提供了法规依据。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引智工作指导思想,结合引智工作实际,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引智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秉承法律意识,做好引进和监督工作,把引智工作、确定新的专家标准、调整引进工作思路和重点,作为引智工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此外,应该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逐步完善高校外国专家准入制度。从当前我国高校引智现状看,我国普通高校现在的外国高级专家人数偏少,有些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根本就是空白。这就需要我们出台相关方面的政策措施,从上到下制定合理的引进外国专家计划,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国专家到我国高校服务。除了给与薪酬上的高待遇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努力。切实制订一些优惠政策,考虑外国专家的工作生活环境,科研条件,住房问题,子女上学等方面。
2、保证所聘外国专家的质量水平
外国专家质量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外国专家聘用效益大小的根本因素。高校聘用高水平的外国专家,例如,聘用世界学术界公认的、有成就的、在其研究领域内有独到建树的专家学者。杰出的外国专家往往能够带动一个学科的兴起。同时,针对重点领域的重要岗位,可进行重点引进,甚至可尝试对一些顶尖级科研团队进行整体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岗后,需结合自身优势和需求高校的人才规划,制订最适合自己和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高校要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个体的内在潜力,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并轨到团队的发展方向上,将个人的事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做到在引进人才一旦因故无法续聘时,也能给高校"搭建一个平台、带出一支团队"。引进
这些人才对加速我方科学研究的进展、管理方法的变革、技术的革新、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其作用和效益甚至是无法估量的。此外,高校本身要做好规划、了解、评估和审批等环节的工作,对应聘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索取有关证明、面试或电话考察等方法了解应聘者各方面的情况,不能只听应聘者进行自我推销的一面之词。同时应对推荐者和出具证明材料的机构的可信度进行判别,进而判别推荐和证明材料的真实性;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相关人员都应参与把关,并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坚决不聘用经评估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
3、完善引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长久以来,我国在引智过程中,政府发挥政策调控、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的功能,用奖惩机制引导学校争取政府专款,主动匹配校内资金,激发学校引智工作活力,从而建立起一种主动、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并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为高校引智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的功能;学校按照实际需要确定引进专家的数量和形式,为专家提供工作和生活环境,确定专家负责的课程或领域。有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办法, 从聘请项目目标、专家管理目标及效益评估目标三个阶段进行完整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和水平,提高了引智效益;有的高校建立起配套经费的投资制度,设立引智基金等办法来加大引智经费的投入,改善专家工资待遇,保证了项目的执行和专家聘请工作,提高了引智效益。当前,我们还需根据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和完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引智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4、提高高校外事部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提高外事部门的管理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是做好引智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高校外事部门在引智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确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他们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事原则,在工作中要始终与党的观点、决策等保持一致,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事业心和进取精神,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做到不卑不亢。同时,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有较强的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熟悉国家的引智政策、法规和有关的国际惯例与国际规则,并能规范、系统、高效率地处理各种事情,有处事应变的灵活性;要开阔思路,多研究市场,多总结经验以提高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论
我国高校引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是我国高校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的引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通过法制化途径、提高外国专家的质量水平、完善管理部门的监管机制、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等方法解决。引智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一个单位引智工作要取得好的效益,还需要领导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中层单位、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来为引智工作出谋划策乃至做牵头人,形成引智工作的主体。在管理和服务的共同配合下,我国高校的引智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卫.高校外事管理与国外智力的引进[J].渝州大学学报, 2002( 6).
[2]骆新华.在国际人才流动新趋势中加快我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J].湖北社会科学,2000(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6).
[4] 寇延耀.引智的重要性及高校引智的基本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2).
[5]王敏.关于高校引智工作的思考[J].山东等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9).
[6]朱晓红.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7] 周钧,陈娟,王焱华.外国专家聘请效益评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3).
上一篇: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