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的方式创新

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的方式创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从就业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就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就业选择性和就业机会就越大,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脚步的加快,高校硕士研究生从过去的高学历、高层次的精英群体,逐渐成为一个地处尴尬境遇的择业群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9年连续三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在2010年,从学历层次上看,在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研究生就业问题 , 不能单纯归结为扩招的影响,其中有经济体制、 就业市场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有研究生个体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的作用。
  1研究生就业现状及表征分析
  有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相对2003年的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番,但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却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据此,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陷入“过度教育”的境地,即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状态,其本质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非均衡状态。诚然,研究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就业市场困境重重,但是,一个统计角度并不能全面揭示研究生就业市场的规律和特征,也不利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特点,从这几个角度全面衡量,可以准确认识我国就业现状和表征。从性别角度而言,依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一份 《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有 68. 98% 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当然,这里的调查数据并不完全是属于性别歧视的现象,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明男性在就业市场中较女性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在年龄因素上,研究生平均毕业年龄在28岁左右,在就业市场上与本科生相比,并不占据优势;在学科专业上,文学、体育、医药、法学、管理、文秘等传统专业的就业率较低,而金融、财会、通信工程、高新技术专业则相对就业较好,说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差异明显;就毕业院校,在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主要是985 或 211 重点院校,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也培养部分研究生,“学校力”是研究生就业市场中一个很重要的甄别标准,重点院校研究生就业实现的概率是普通院校的 3 倍。当然,在研究生择业市场中,户籍所在地、就业领域的偏好、就业地域的选择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研究生就业。
  综上,研究生就业在各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下确实出现了就业市场的不均衡现象,但是有教育体制、社会因素、专业设置、研究生自身选择等多方面的原因,直接把就业市场的些许困境归结为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度或者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是不准确的。在简单的数据统计基础上认定,研究生比不过本科生,是不科学的结论或者是不严谨的结论。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高学历失业与低学历失业同样会存在,而且在成熟的市场里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研究生就业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
  2.1就业环境因素
  2.1.1.就业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
  随着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节节攀升,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研究生总量必然增长迅猛,就业统计数据上,研究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但是,并不能认为研究生资源供大于求,一个就业率统计根本代表不了研究生的实际就业状况。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17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下文简称2011就业供求信息研究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2011年硕士以上学历需求人数62738人,求职人数74528,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0.98,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增加了0.12,显示从2010年就业市场需 第一论文网求略有回升;而本科就业需求人数1601918,求职人数2253288,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0.85,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增加了0.06。两者相比较,研究生整体就业形势趋于好转。但是,有些传统专业和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面对的岗位非常有限,竞争压力较大,这些专业就业率出现一定下滑。如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行政管理等传统专业社会需求本身有限,而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等专业社会需求也趋向饱和,经济、管理等专业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然而专业设置过于相似而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据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某些人数饱和专业确实存在就业困局,但是国民整体的教育水平仍需要继续提高,包括学历水平。社会上很多岗位对研究生需求旺盛,比如在咨询公司、市场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企业里,一般都设立了研究生学历的招聘门槛,而且大多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企业,在招聘中也是倾向于研究生的。
  2.1.2.人力资源机制壁垒
  我国的人力资源机制法制并不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仍不可避免的遇到年龄、性别、户籍、暗箱操作等就业歧视或就业障碍。2011年度供求信息研究报告,从对劳动力的需求看,6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略高于女性。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女性的求职业比重分别为54.9%和45.1%。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就业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在研究生就业上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时,2011年供求信息研究报告还从用人单位的年龄要求进行调查,其中86.4%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体需求的63.4%。而就业中我国的“人情社会”特色,存在暗箱操作、量人定制工作岗位、隐形就业歧视等也是时有发生。当然,社会经济形势的好坏对研究生就业也带来一定影响,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波动,导致硕士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此外,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另一因素是用人单位,近几年用人单位的理念趋于理性,并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而是更注重求职人员的个人素质。
  2.2研究生个人因素
  在求职市场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用人单位不光看文凭,更看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而现在很多研究生在精英教育思想指引下,学术专业知识丰富、学识渊博,而忽视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能力的现实状况和用人 单位实际需求状况矛盾,导致竞争力不能提升,研究生难以顺利就业。其次,对自身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职业定位过高。在我国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东西部和一、二线城市与乡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研究生往往对自己期望值较高,就业区域多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等较发达地区,对于偏远地区和乡镇等较少选择;同时对薪金的期望值也较高,虽然近几年略有下降,但是仍然较少考虑职位发展空间和薪金的关系,追逐目标较单一;在职位流向上,研究生多盯着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传统就业热门岗位。但研究表明,这些部门岗位有限,2011年度供求信息调查报告表明,民企和私企将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未来就业趋势。
  2.3培养单位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科与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由来已久,积弊很深,扩招忽略市场需求,各个院校没有立足自身的特点,一律转向综合性大学,使部分专业过度重叠和某些专业人才缺失并存,造成就业供需结构性失衡。
  此外,研究生就业问题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联系密切。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还停留在固有的培养模式,即过多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工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培养制度下的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即使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逐渐开展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是专业实践知识与社会仍有脱节,实践能力培养仍多在学校集中进行。并且实习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定位和培养目标处在迷茫状态,对于实践教学环节敷衍了事。在就业推进环节,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置简单,对就业问题更多的关注本科生,对研究生欠缺指导。
  3解决就业困境的途径
  以上分析了研究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见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社会力量、高等院校和研究生个体的共同协调。
  3.1完善研究生就业市场
  解决研究生就业需要从源头调整供需失衡问题,对一些新兴战略产业专业、市场急需的特色、新兴学科给予倾斜,严格控制供大于求的专业招生。挖掘各方潜力创造就业岗位,鼓励、资助自主创业,增加市场岗位需求。消除就业市场壁垒,虽然现行《劳动法》对女性就业等有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就业歧视、不公平就业、户籍政策等仍扰乱合理正常的就业市场。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于劳动权的保护,从法律层面解决各个就业群体的就业难问题。
  3.2提高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市场上,就业环境、就业帮助机制等只是辅助因素,只有提高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工作中胜任职业要求。其次,关注学科研究动态,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对于就业市场要有清醒的认知,认清就业形势,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和自身特质,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定位,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3.3强化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而且服务对象集中在本科生,最近就业指导工作才逐渐关注研究生就业。为了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如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具体包括研究生就业市场服务、就业资讯发布、求职面试培训等。其次,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讲座、职业心理测评、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规划意识。最后,加强国家政策宣传。目前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高校应加大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由于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看待问题更加客观成熟,因此,高校和地方政府可以适当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
  通过对于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分析,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呈现和本科及博士生不同的就业特点,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形势差距明显,存在结构性就业供需失衡现象,但并不能简单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过度。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完善就业市场环境,加大劳动立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求职能力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竞水,姚荣东.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剖析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
  [2]黄有梅,卫静芬. 浅析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09(29).
  [3]徐惠忠.?论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责任及作用[J].?科技资讯, 2008,(16):181-182.
  [4]陈再兴,舒蕾.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 华章,2009(9).
  [5]施莉. 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80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