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基于专业教育,实施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整合多方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大众化培养的同时,还面向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与创业志向的学生开展专项培养,着重开展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着力进行潜在创业者创业孵化,将潜在创业者培养作为“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创业实验班培养模式概述
创业实验班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潜在创业者掌握创办企业所需知识与技能专门开设的教学班制。创业实验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侧重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培训模式;二是侧重知识交叉复合的辅修专业模式;三是侧重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革新的基于专业模式。三种模式的创业实验班均以潜在创业者培养为目标,以创办企业相关知识传授为主线,采用“项目导引实训型”教学模式,选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通过课程与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广阔国际视野,能创立事业、创办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带动学生就业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课程培训模式实验班构建
该模式是高等学校在学分制平台体系内开设短期培训班,侧重培养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创办企业的步骤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启发潜在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挖掘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知晓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步骤,掌握创办企业的方法和技能,运用到创业项目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为毕业后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在培养方式设计上,选拔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与创业志向的学生,课程为60学时2~3学分,采用小班授课,教学安排以学期制方式或集中制方式为主。在培养流程规划上,构建教学计划设计、学员选拔、实施教学、效果评估4个部分。在培养体系上,建立以增强潜在创业者创办企业全过程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提高潜在创业者创办企业的实践技能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辅修专业模式实验班构建
该模式是高等学校在学生修读第一专业的同时,针对潜在创业者专门开设的两年制教学实验班。实验班侧重创业管理知识和第一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以模块化的结构进行设置,在兼顾学生第一专业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管理知识和技能传授。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丰富的实践教学,使潜在创业者不仅掌握第一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掌握创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拓宽潜在创业者的知识结构,深化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并能审时度势地把握商业机会进行自主创业。
在培养方式设计上,通过广泛宣传、学院推荐等方式,选拔三年级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与创业志向的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实行“2+2”培养模式,学制为2年,学时约为1 000学时60学分左右,采用小班授课,通过所有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在培养流程规划上,构建科学完整的培养流程,包括教学需求分析、培养方案设计、实验班推荐、学员选拔、实施教学、效果评估6个部分。在培养体系上,建立以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实践实训课程模块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则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培养潜在创业者在相关领域内进行创新、实践、协作、探究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专业模式实验班构建
该模式是高等学校在基于专业并设有具体创业管理方向的四年制实验班。按科类结构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管理学专业为依托,以经济社会热点行业及创业管理为方向,例如工商管理专业(文化创意创业管理方向);二是以其他学科应用类专业为依托,以创业管理为方向,例如软件工程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基于专业模式实验班侧重于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革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学+管理学+相关学科”多种学科交叉和专业知识融合,培养潜在创业者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与自主创业力。善于发现商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将专业知识进行市场转化,进行独立创业或团队创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学生就业。
在培养方式设计上,通过高考招收或校内调整专业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与创业志向的大一新生,遵循“专业化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采用“零起点”的全新培养模式,学制为4年,授课学时约为2 800学时,修读总学分为160~180学分,实施小班授课,学生通过所有课程考核,完成毕业论文并获得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培养流程规划上,构建培养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学员选拔、实施教学、创业孵化、效果评估六项流程。在培养体系上,构建符合实验班“以政府政策为引领,以相关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体,以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特色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教学采用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创业者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相关产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独立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行业内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导引实训型”实践教学模式,训练潜在创业者对所学理论及相关经营管理方法的融会贯通,使其能从事相关产业及行业领域项目经营管理及相关工作。校内基地以学生创业园、创业实践基地等为载体,引导学生项目运营与成长;校外基地以专业领域的行业企业为基础,通过校企联合方式进行实习实训,从而形成“实验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创业园—行业产业园区”五位一体的基地联动培养机制。
五、创业实验
班保障体系构建
一是设立组织管理机构,包括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其中专项工作组由教学管理组、实践管理组、学生管理组、教学工作组和宣传工作组构成,各专项工作组按照创业实验班整体构建的要求设置各项管理制度与规范,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与实施。
二是建立“创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创业实验班的考评机制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和教学计划进行安排。授课教师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论文写作、项目演练、实习实训、口试、项目展示、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考核形式。
三是加强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由学院专兼职教师、学校其他专业专职教师、学校兼职教师、外聘专家与学者,以及专业相关领域企业家与创业者组成,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是完善教学辅助设施配备,包括教学场地、视觉教具、电子课堂等。实验班使用专用教室授课,教室内配备活动桌椅,便于教学交流与活动的开展;授课中使用黑白板、彩色卡片、招贴画、实物或模型、投影仪等视觉教具,有助于提高学生授课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立体化、时时互动,将课程概述、教学大纲、电子教案、PPT、案例库、教学游戏、评估体系等教学辅助内容融在电子教学平台中。
参考文献:
[1]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
[3]坂中麻衣.日本私立大学的改革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003):76.
[4]Hak Wang and to what extent Do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ake Students More Entrepreneurial[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9:7.
本文选自《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