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教科书中分布着许多习题,有的在课中,有的在课后,形式丰富多样,有选择题、连线题、表格题、读图题、列举题、材料题、实践题(查资料、搞社会调查)等。不可否认,部分习题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设问过于简单,习题所呈现的材料太过陈旧,但它们毕竟是课程专家、教材编辑精心设置的,与标题、文字、地图、阅读卡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有利于学生在相应的知识模块中了解、理解和内化相关知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题型的习题本身所具有的思维力训练功能,成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也是衡量学生学科学习水平、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工具和学生获得学科情感体验、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科书中的习题常常被漠视。许多教师或弃置不用而另起炉灶,采用其他非教科书中的习题,结果虽然大兴土木却效果一般甚至劳民伤财;或匆匆一用,以致蜻蜓点水而浅尝即止,效果平平;或随意乱用,最终舍本求末、步入误区……上述种种弊端,致使教学充满缺憾,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教科书习题,为课堂教学添砖加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求抛砖引玉。
一、重视知识类题型 夯实基础
知识类题型是教科书习题中最基本的题型,通常包括填充题、选择题、连线题、表格题、读图题、列举题等,难度较低,大都针对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而设置,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练习时绝大部分学生能从教科书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知识习题尤其是读图类习题,有助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生动,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体验而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例如,教科书八下P95中的习题(见右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既大大丰富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部分内容,将俄、法、英、日、德等国的贪婪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又增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部分内容的空间感,很好地起到了帮助学生随堂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如《历史与社会》八上P30的习题(见材料1)、八下P56的习题(见材料2)。
材料1:
材料2:
前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诸子百家思想;后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掌握14—18世纪末欧洲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的重要人物与成就。
二、利用材料类题型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材料类题型在教科书习题中比重比较大,涉及的基本是重难点知识,若能有效使用,既有利于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又有助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以及分析比较等能力。
例如,《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一课的重点,但教科书八下中关于这部法律的阐述只有寥寥四五十个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学生无法了解《权利法案》的具体内容,进而就不可能理解为什么这部法律会使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更无法深刻体会通过这部法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与这之前的专制君主制国王的权限的不同。而教科书八下P45的材料题(见材料3)是对《权利法案》具体内容空缺的珍贵弥补,学生在阅读材料后,能具体地了解《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自然也能深刻体会《权利法案》如何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权限的不同,并通过解答本题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分析比较能力。
材料3:
又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分别是“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这两课内容的重点,如何理解它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影响则是难点。而充分利用教科书八上P6、P8的习题(见材料4、材料5),可以收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材料4:
材料5:
三、有效运用讨论类习题 加强思辨能力
讨论类习题相对于其他习题而言比较难,常见的有对观点的讨论、辨析等,要求学生在一定知识储备基础上发挥较强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予以运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达成了本学科特有的育人性质——熏陶学生的情操,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分分合合是绵延不绝长达几千年中国历史的特点,其中“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和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三国鼎立”?《历史与社会》八上P76的习题(见材料6)足以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在这段历史的学习中进行深刻的思考:基于自东汉末年起众多割据势力混战,虽破坏了社会生产、涂炭了众多生灵,但形成了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基于“三国鼎立”后出现的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后果的影响;基于今天中国强盛局面的感悟……不追求答案的唯一,只引导学生基于相关史实进行理性思考、科学推理和生动叙述,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材料6:
又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但生活中却随处可见短斤缺量、假冒伪劣等劣行。为了有效地实施诚信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利用《历史与社会》八上P15的习题(见材料7),既帮助学生理解在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掀起的变法中为什么商鞅变法能成功这一问题(商鞅为了顺利推行变法措施,先实施诚信于民,而这道习题反映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徙木取信”),又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诚信对国家、对社会进步、对个人事业成功的意义,从而既有效完成了教学,又润泽了学生的心灵,达成了正能量的熏陶。
材料7:
四、挖掘综合类题型作用 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类题型在2011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明显增多,课中、课后都有分布,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看历史或联系历史分析现在,通常有探究题、实践题(
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相对于教科书中的其他习题而言是最难的。由于习题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强,故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最能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性质。
例如,《历史与社会》八上P105习题(见材料8),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从中获悉有效信息,找出属于女真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表格反映了女真姓氏与汉姓之间的关系,资料1反映了女真服饰(羊裘狼帽)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资料2反映了女真的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资料3反映了女真睡火炕的习俗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资料4反映了女真的饮食习俗。又要求学生联系历史探究今天生活中属于女真文化的痕迹。五则资料所反映的姓氏、衣食住行娱乐在当今仍有影响。以上信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中原文化影响了女真文化,女真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感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而成。
材料8:
改女真姓为汉姓
又如,《历史与社会》八下P55的习题(见材料9),第1小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找出原产于美洲的物产——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薯、南瓜、番茄、辣椒。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也可上百度搜索找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去伪存真)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哥伦布航海这个历史事件,从而为第2小题的解答作铺垫。而第2小题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史观及全球史观,对历史作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有效地突出与突破本课“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的重难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的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的唯物的全面观点及全球史观的熏陶,最终有效完成本课教学。
材料9:
除上述题型外,《历史与社会》中还有一些习题的设计则体现了跨学科的理念,突破了单纯历史学科的局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课程观理念。例如,要求学生“找一找李白及盛唐时期其他诗人的诗句,看看还有哪些诗句体现了盛唐风貌”“你能想出他们改用‘敲’字的理由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既要求学生能按要求搜集相关诗歌(综合能力),又能品味这些诗歌(文学)——文史结合。又如,“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从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几位科学家的事迹中,尝试总结作为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历史教学中穿插了德育的内容——政史结合。再如,“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图画资料,挑选出你认为最能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向同学讲解”。既要求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追求有着深入的理解,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当然,对这几类习题的应用,应该有所选择,并非所有的习题都要用,也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需要与现实、文学、艺术相结合。它们更多只是作为拓展思维的一种训练,在不影响整堂课教学思路连续性前提下穿插应用。否则,应该回避。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T]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科书中的习题,前提是教师要重视习题,将习题视同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次,科学解读习题,包括读懂教材安排此习题的目的,理解习题在教科书中具体位置的用意;第三,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习题的思维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思维力。并找对运用时机:或基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巩固的需要而运用,或基于凸显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而运用,或基于熏陶学生学科观点学科理念的需要而运用……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以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下一篇:德育课程中的实践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