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新课改以来,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也有一些教师把教学情境仅仅看作课堂的装饰,只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不管情境本身是否具有教学价值,以致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这一不良现象的出现是没有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导致的结果,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教学情境要准确地体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课的核心和灵魂,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首先就是要看教者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有否内化。新课程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例如,重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却忽视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或者没有把三维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加以思考、整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上述现象表明,部分教师虽然“手中有标”,但“心中无标”,出现教学投入的精力很多、效果却低下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T]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根据资料、图片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分析出水稻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3.积极参与,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的方法。热爱稻作文化,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和谐的人地观。某教师在教学该课时创设了湄南河平原上的劳动人民种植水稻时“播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各生产环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活动。当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快速地把桌子移到两边,在教室指定的区域模拟起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不知是否事先演练过,个别学生的动作是相当地有板有眼。学生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气氛非常热烈。七八分钟后,活动结束,学生回归座位。教师问那些满脸是汗、气喘吁吁的学生:“你们感觉累不累?”学生齐声回答:“累!”教师接着说:“所以,你们要懂得,农民种植粮食是非常辛苦的,一定要珍惜粮食。”教学到此结束。但笔者却陷入了沉思:该教师创设上述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种植水稻来感受农民种植粮食的艰辛,从而能培养一种节俭意识,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它的创设能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吗?能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服务吗?笔者认为,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既不能让学生分析出水稻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过眼烟云,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毫无帮助可言,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给课堂带来显著的效果。
那么,正确的教法应该怎样呢?同样是教学《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笔者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三毛是一名导游,由他带领着学生去泰国的湄南河平原旅游。整堂课以三毛提问、学生解答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如三毛会出示当地气候的图片、当地人口的分布情况材料、当地民居的图片、当地的重大节日(春耕节)图片,先让图片和材料“说话”;然后向学生提问,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分析、回答,从而让学生明白水稻生产影响当地人口的分布、水稻生产影响当地民居的特色、水稻生产影响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些都是稻作文化给当地人们留下的印记。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和相应的活动,学生轻松掌握了水稻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标施教”,即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课程性质的基础上,科学地实施课程标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判断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学生有没有产生积极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愉悦的感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但如果只追求情境的形式化,反而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但一味追求场面热闹,忽略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情境资料,却没有留给学生足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却没有明确的分工,也不耐心听学生汇报,急于下教学结论;等等。情境的形式化对综合探究影响尤其明显,如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组织学生参与材料收集,教学流程完全由教师把控,学生仅仅是在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影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综合探究三 游历华夏》一课,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几条重要的铁路交通路线;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寻、收集、整理、演示作业了解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的概况;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考察体会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上网技巧,培养学生上网查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自己收集资料,课堂上要进行小组合作、展示等探究活动。然而,不少教师在该课教学中,资料是教师自己查询、准备的,并没有让学生参与资料的收集过程,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被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环节牵着鼻子走,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合作探究等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展示,从而抑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那么,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教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综合探究三 游历华夏》一课时,先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学生从众多城市里投票选出五
个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然后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分别组成五个“旅行团”。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当导游、导游助理的,有承担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的,等等。在正式上课前,先让每个小组的导游和导游助理上台介绍自己“旅行团”组织的旅游线路特色和注意事项以及应选用什么交通工具、如何运用地图,等等。最后,由全体举手表决跟哪个“旅行团”去他们选定的城市旅行。整节课下来笔者只是适当地起着引导总结作用,而学生是完全融入了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节课既让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巩固,也培养了查找资料、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有了更深的了解,自豪感油然而生,个个兴趣高涨、笑声不断,幸福指数很高。
三、教学情境要体现学科特色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指出:“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综合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化,具有综合性强、人文气息浓、探究性显著、重视自我评价、实践性强等特色,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教材依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编写,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编排如下:七年级的主题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内容为“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识”(社会是怎样的);八年级的主题为“我们传承的文明”,主要内容为“对现实社会的追根寻源”(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九年级的主题为“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内容为“对现实社会主要问题的探索”(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然而,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不重视材料,只简单给出结论了事;或所给材料不贴切,与结论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用学科语言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明显降低了教学效率。那么,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时,如何充分地引入贴切的材料以突显学科特色?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用学科语言分析材料的能力很重要。以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帝国新政》一课为例,笔者在该课教学中为了体现“帝国新政”的“新”,选用了几则贴切的材料。例如,笔者出示了《贞观政要》中的一段文字——“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让学生多角度分析唐朝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最后由学生分析出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结论。又如,在讲到科举制度时,出示了唐太宗“天下英雄,都在我掌握中了”这句话,让学生分析科举制度在当时对各个社会阶层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明白科举制便于当时的统治者网罗天下的人才,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对寒门子弟来说,则有了一个发挥才能、走上仕途、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材料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感悟与思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学科语言材料的能力,从而突显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色。
四、教学情境要符合学生实际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生活即教育”,说明生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生本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智力、经验等特点。任何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假设、远离学生生活的讨论、超越学生经验的尝试都是无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如此。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更在于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去探讨、发现问题;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更能显出其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才能够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和吸收率,使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情境内容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始终注意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力戒脱离学生实际而进行随意的情境创设。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做文明生活的小管家》一课。一位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如果你有100万元人民币,你会怎么投资?”的情境,想借这个情境创设来掀起课堂讨论的高潮。在讨论中,学生有的说“用30万元存银行,40万元买股票,30万自己发展”,有的说“70万元开公司,30万用于借人”等,气氛非常活跃。但笔者却想,这种情境创设过于虚假,脱离学生的实际,因为100万元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讨论只能是信口开河,根本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另一位教师授课时则创设了如下情境——“假如你的父母恰巧出差一周,临行前给你留下200元钱作为一周的生活费用,请问你准备怎样花这些钱?请对自己一周的开支状况做个预算。”这样的教学情境就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很好地做出每一天用于吃饭、交通、学习、零花等方面开支的翔实预算。不仅如此,该教师还让学生指出同学预算中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两节课一对比,只有第二位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才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从而能切实培养学生提升理财能力,成为文明生活的小管家。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前沿,有效性是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只有科学地创设情境,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