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浅析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

浅析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以使受教育者获取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的社会职业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培训工作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高职院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文中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对象、原则及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指在常规教学活动之外,面向社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开展的旨在提高受教育职业素质的教学工作,包括进行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竞争能力的培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公民意识、职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意义
  1、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职业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转岗培训再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如果每所学校每年面向社会培训人数保证千人规模的话,全国将会有过百万人受益,这对地方经济建设也是一个重大贡献。
  2、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需要
  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培训中制定了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工程、春蕾计划等,这类学员可享受国家“三免一补”政策,即学习期间免培训费、免住宿费、免安置费,享受一定数额生活补贴。国家向承担培训的机构拨付专项经费。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承担这类培训任务,让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也促使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增长。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是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必然要求。
  4、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劳动力市场日趋活跃,出现了工厂招工难、农民转移难和城镇就业难的“三难”问题,失业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是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智力和人才优势,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岗位要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可有效地缓解“三难”问题。
  5、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一般培训机构比较,师资队伍更加强大、培训经验更加丰富、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实训条件更加良好,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办学优势。基于职业培训的业余性及培训时间的灵合性,通过有计划地调整培训周期,错开常规教学时段,挖掘资源潜力,保证设备充分运用。
  6、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
  社会职业培训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的民办培训机构加入其中,高职院校进入职业培训市场有着天然的品牌优势,在目前较为混乱的培训市场中,可以利用信誉的优势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建立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职业培训基地,成为学校新的经济点,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经济保障。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工作,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为个人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对象
  1、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在岗的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职工人数多、生产经营困难的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这是确保地方稳定的关键。
  2、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学院可根据农民工转移就业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开展技能培训,为其今后继续外出打工创造条件。对劳务输出较多的地区尤其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培训。
  3、对失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于就业转失业人员,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通过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和产业调整政策拓展就业范围,重点开发面向城镇社区就业的服务技能类培训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对失业人员中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

,也可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
  4、对新增劳动力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开展全日制培训的最好生源,要主动与这些学校联系,根据其专业背景,突出操作技能训练,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5、对退伍军人开展就业安置培训,落实政府退伍军人培训安置政策。通过培训,引导退伍军人转变择业观念,选择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进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
  6、对在校高职学生开展“双证书”培训,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融合。学院还要利用这些培训和鉴定资源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就业或岗位的转换,满足社会人员就业和发展需求。
  7、对在职职工和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升和设备更新换代。根据当地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可将培训班办到企业去。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现状
  1、职业培训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职业培训的认识。在学院日常的工作中,没有把职业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给职业培训正确定位。有的学院甚至只是把职业培训作为创收补充教育经费一种方式。从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责、权、利”结合的管理制度,没有相应人、财、物的支持,使职业培训的开展步履维艰,成效不大。
  2、培训面狭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当前,绝对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进行的是按照双证书要求,采取面向在校学生的培训,使学生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定单式培养的学生进行专项技能的培训。而真正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各方面职业培训,面向大量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转岗培训等,还缺乏调查研究,未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与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培训相比,优势未能呈现,与普通本科院校职业培训相比,没有鲜明的特色,因而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占据有利位置,使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成效不明显
3、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
  在对企业已开展的职业培训中,高职院校往往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只考虑校内培训资源的使用,对企业丰富的培训资源(人力、物力等)没有很好地利用。同时,由于目前相当多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还不高,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还未提到较高的高度,对职业培训不是十分重视,有些企业仅将目光盯在人才的引进上,不注重提高在职员工的职业素质。
同时,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上存在着培训模式陈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培训大纲和教材不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四、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原则
  1、市场导向、按需培训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有为学员提供满意的培训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订单式与菜单式培训模式。
  订单式培训模式是指学院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和用工协议,由企业提供所需人数、岗位数量及质量标准,学院依据企业需要和学员具体情况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将学员输送到协议企业就业;菜单式培训模式则是指学院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获取用工信息,根据用工信息开设培训项目,以菜单形式向社会公布,供学员选择,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服务部门推荐,企业择优录用。
  2、校企合作、学用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员工状况和培训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要赢得企业的信任,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设施、场地和人力资源。要根据职业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发灵活、实用的培训课程和内容,着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要与员工的个人背景和需求相结合。倡导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现教学与培训手段现代化;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开展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
  3、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必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规模、拓展专业门类、增强社会声誉,促进社会职业培训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根据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分类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

定服务。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要建立稳定的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要有配套的督导机构和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重点课程可实行考培分离。  
五、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工作思路
  1、成立机构。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联络,建立如阳光工程、春蕾计划、复员退伍军人等培训基地,授予相应的培训资格。努力建成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培训机构要由学院主要领导分管。
  2、配备教师。要从学校教师中选派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担任社会职业培训的授课工作,要聘用企业一线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学员授课,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懂教育、会管理的专兼结合的职业培训教师队伍。
  3、协调资源。要根据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的实际需要,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要联合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员到企业现场进行观摩和实践操作。要与校内各教学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必须有方便使用学院各种教学资源的权力。
  4、开发教材。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培训教材。要组织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合作,以“精练实用”为原则,编写出适合企业需要和学员具体实际的培训教材,并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5、周密计划。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要利用学院的资源与品牌优势,重点推出一般培训机构难以开办的培训项目;培训之初,不要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即使人数不多、利润不高甚至亏损也要定时开班,其目的是使机构运行起来,逐步形成影响并扩大培训规模。
  6、广泛宣传。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关键是要拓宽市场,获得生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对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参加方法等进行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动员适合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参加。
  7、灵活管理。社会培训具有行业分布广、时间跨度大、需求层次多等特点,因此,在教学管理上,要突破常规,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形式,以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管理中,可采取每门课程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课时安排上,要以部分时间制和业余时间学习为主,注意利用晚间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学习,方便学员完成培训。高职院校还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法,主动将社会培训工作拓展到农村、企业和社区等,方便不能离岗来校培训学习的学员。
  8、改进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枯燥的理论教学,要加强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做到讲解与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要强调运用感性直观的知识传授方式,使学员易于接受和消化。
  9、考核鉴定。对培训期满的学员,由培训机构组织进行考试考核,并对其思想品德、劳动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考试考核合格者核发培训结业证书,技术专业和工种的结业生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相应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要将培训与推荐就业结合起来,解决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
  10、经费来源。要探索一条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新路,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1)向订单式培训合作企业收取培训费用,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2)向地方政府申请,从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培训补贴;(3)对没有企业培训经费和无法申请政府专项基金的,按培训成本向培训学员收取;(4)在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向政府申请专项拨款。
参考文献:
 [1] 兰春 探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依据[j].镇江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 p14-16.
 [2] 唐锡彤 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 学习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3年03月03日第九版
 [3] 刘守义 论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作用[j]. 职教论坛, 2005年第25期 p23-25.
 [4] 熊自权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成因[j]. 经济论坛,2003年第23期 p69-90.
 [5] 湖北省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  1998年12月02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30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