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但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存在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强、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实践经验与社会经验、缺乏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等问题,应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有创新精神的师德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青年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 对策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扶植力度越来越大,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我国的高职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教师数量大幅增加,仅仅不到十年时间,从当初的十几万发展到如今的几十万。其中青年教师增长速度最快,且学历层次较高,许多高职院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使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量的50%以上。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外,还取决于教师的师德水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个别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着种种不足。这些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完善,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高职青年教师的现状来看,近几年来高校青年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或很少接触社会。因此,在如何把握师德与实际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偏差。另外,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办学规模上,对师德建设的精力投入不足,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1.教师职业荣誉感薄弱,职业取向不坚定。
近年来,大部分青年教师是被动选择高职教师工作,没有对教师职业的专门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少人把教师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缺乏强烈的职业情感。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仅把这样的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更向往公务员、工商企业管理这样的岗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创新缺乏探索兴趣。
2.只关心出成果出成绩,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但不少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认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
3.物质待遇偏低和竞争的压力使青年教师心理失衡。
由于面临着工资待遇与预期的差异、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青年教师的负担和压力沉重。尽管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但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如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给他们带来的急于成才的心理压力、繁重教学任务和边教学边科研的工作压力。
4.教学之外的任务较多。
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达标、考核多,有的工作甚至政府多个部门重复检查,重复考核。学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紧密的各类活动都要求教师参与。目前高职院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深入的师范教育,在进行师德建设时认识有偏差也是导致师德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
5.青年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
师德建设是教师的核心内容,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学技能是关键,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
6.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负面作用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影响较大,入职几年便买房、买车,手机是最新潮的,穿着讲究名牌时尚。由于高职院校师资紧张,一些青年教师为追求高收入,超量上课,个别院校竟出现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一周三十课时的极端情况,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质量被严重忽视。
7
.实践能力较差。
青年教师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幸福时代,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的经验严重不足。因为从校门进入又一个校门,没有经过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炼,成长一帆风顺,所以在极需要社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岗位上不很适应,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强烈感情,缺乏对艰辛劳动的切身体验,很难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率先垂范”,甚至一些青年教师的表现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8.缺乏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这批青年教师成长在顺境之中,很少遭遇挫折。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也几乎是一帆风顺,因而自信是很强烈的心理特征,极少有反躬自省的态度与习惯。由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特性的深刻理解,没有系统的师范教育职业行为训练,很少能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的缺陷与不足。又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松散,因此,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9.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接受的专业教育目标与现从事的岗位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迫切需要从心理上、理念上、思维上认同高职教育这一新角色,并在这一基点上结合院校、部门、自身实际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现在高职院校中没有这样的机构帮助、咨询、辅导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仅仅安排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去工作,青年教师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
10.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具化倾向也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发展过快,师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一部分外聘教师减轻了师资不足的压力,但专业教师不足是十分突出的矛盾。而一支成熟的师资队伍需要较长时间培养培育。许多高职院校急于解决无教师上课的问题,有了教师,不论其是否胜任、是否成熟、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范,成为教学“工具”,一周二十节、两门课压下来,青年教师既无暇提高业务能力,又妨碍自身的师德建设。片面强调“双师”建设,单纯强调教师专业能力,忽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由于压力大、任务重,许多青年教师逐渐丧失了职业热情,也影响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二、青年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青年教师初为人师,尚未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和规范行为。他们大多是刚出校门又入校门,最大的就是角色发生了变化。对他们来说,既处于适应期,又处于发展与成长的时期。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工作)适应等方面,富有理想而又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思维活跃又易于偏激;自我意识强又难以对自己客观准确地定位。形成完整的职业道德观念,一方面需要自我的学习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教育引导和实践的磨炼这样一个过程。
2.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要素与价值观念都处在不断地流动、碰撞之中,市场经济制度和相关理念逐渐成为主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因素。在当前尚未完善的市场经济家携带功利思想和浮躁之风扑面而来时,青年教师更易受到影响。由于社会环境和观念领域的变化,加之当今社会对教师队伍重专业培养、轻道德教育的倾向,部分教育工作者在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中,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视作“为稻粱谋”的手段,有的青年教师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奉行实用主义,一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三、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
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按照这一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的实际情况,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引导培养原则,必须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不能依赖“自然成长”;全面建设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发展,在青年教师工作成长的全过程持续强化师德建设;遵循青年教师身心发展规律原则,以符合青年教师心理需要的方式去有效实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原则,实施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特色
师德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工作。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高规格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而爱岗敬业精神又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教
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
2.完善师德教育和培训机制。
要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和培训机制。一是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师德教育制度。对引进的新教师,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年轻教师除专业进修外,还要坚持请名师作师德方面的报告。二是推行中青年教师结对帮助扶持引导的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做人做事的指导。三是通过教师岗位聘位与考核,加强教师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四是把师德教育作为每年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五是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和师德骨干队伍的培训制度。
3.形成师德宣传激励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高尚师德。在校园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教育网站,扩大师德宣传网络覆盖面,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把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青年教师上进心强,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对竞争机制适应性强,易被激励。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师德评估体系,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在教师职务评聘,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工资、奖金、住房待遇及工作条件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尊重教师教书育人的劳动成果,对学生辅导员队伍给予特殊的关注,积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4.对青年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机制。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具有前瞻性的、面向未来的评价制度。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相比,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但成长潜力巨大,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渴望最为迫切。因此,学校应本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着眼于未来,激励青年教师的成长。面对青年教师的不足,学校应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
5.强化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完善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用、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先等的重要依据;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及“师德不良劝诫”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改变“师德好坏无所谓”的状况。
6.形成工作合力和思想认同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师德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激励青年教师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各级党组织要真正做到从政治上关心青年教师,业务上支持青年教师,生活上关心青年教师,使广大青年教师从内心深处形成“追求卓越,追求优秀”的积极认同,真正做到:志向高远,爱国爱教;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行为示范;为人师表,学为人师,终身学习。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似朝阳初升,蒸蒸日上。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在茁壮成长,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岗位上积极贡献着聪明才智。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将有力保障和支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样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教师[2005]1号).
[2]马跃进.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国教育报,2005-10-11.
[3]曲铁华等.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4).
[4]张庆新.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策略思考[j].教育论坛,2010.2:93-9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