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行学分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积极稳妥推行学分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课程比例,增设课程资源;适应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建本科 学分制 困境 策略
一、新建本科学分制的界定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从1999年到至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推行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背景下,为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高等专科院校合并、重组等形式组建而成。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入的新生力量,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有必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做出理性选择。而学分制作为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教育管理辞典》将其概括为“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条件下的自主选课、灵活的教学计划、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弹性学制等体制性的特点,较之学年制更能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也更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各种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实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现有的条件和面临的困境
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学校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教育资源,如师资、教室、教学设备、课程等。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扩大招生规模,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经费、师资、教学设施等并未与招生人数同步增长,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也希望尽快推行学分制改革,但是受限于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而显得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办学经费紧张,教学设施欠缺
办学经费紧张是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和银行贷款。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新建本科院校新的投入,但由于自身造血机能偏弱,获取其它经费(如科研费、项目费、校友捐赠费等)的能力有限。[1]尽管原有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教学设施仍有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其原有的物质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施规模较小,根本不能满足学分制条件下的选课要求。
2、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学分制条件下的选课制,同一门课程需要安排多个任课教师才能满足学生选课要求,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学科知识结构都是按学年制的要求形成的,从量的方面看主要是“师资偏紧”,特别是一些新学科、新专业的教师缺编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小。从质的方面看主要是长期以来教学计划中专业划分过细、选修课太少,造成许多教师知识结构较单一、 知识面较窄、适应性不够。
3、课程比例失衡,课程资源不足
学分制条件下的选课制度,要求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修课外,还必须拥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课。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处于学年制与学分制间的过渡阶段,培养计划仍然强调统一性,虽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必修、选修、限选的划分,但是仍然有90%以上的课程是按必修课执行,普遍存在课源不足,选修课程比例偏少现象,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2]
4、培养计划弹性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人才培养或多或少模仿其它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显示出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确定高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违背,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专科阶段向本科阶段的转型时期,课程的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力度不够。制订的培养计划弹性不够,仍然以专业方向的形式设置课程,设置专业方向限选课,即学生必须在专业方向模块里选课,学科之间缺乏交叉、综合。[3]致使人培养模式统一而造成人才类型单一的弊端,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三、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采取的应对策略
1、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新建本科院校要建设,要发展,就必须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一是政府要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投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投入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投入中的比重,并在办学用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政策性倾斜;二是要寻求社
会力量和企业界的支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多渠道引资。[4]才能使得办学经费有大增长,校园占地面积和校内建筑面积增长显著,学校基础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学场地,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设施不断增加,从而为学分制下的排课、选课提供物质保证。
上一篇:谈加强艺术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