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行脚步,有效教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长期浸淫在传统思维中的低效的政治课堂却以其惯性力量顽固地存在着。高效、人文、和谐的政治课堂的构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实现需要教师们注意以下四方面: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
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滥用职权及受贿罪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
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疆独”分裂势力和拉萨“藏独”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当执教者通过情感素材和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交融与共鸣时,“感悟他人→发现自我→自觉践行”的情感教学链得以建构,课堂由此而涌动着情感的浪潮,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在品格的提升中逐步确立,从而使政治(思想品德)课闪耀其人性的光辉。同时,学生灵魂深处的情感激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情感力量的迁移与外显,主要表现为学生用正确的理念取代过往的错误或消极态度,通过感悟他人的品格魅力来发现并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以自觉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实现自我。
当智慧、人文、日常生活和情感的理念深深根植于课堂,学生漫长的学习之旅由此而成为快乐的发现之旅和惬意的创新之旅。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伴随着时代主旋律,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展现出实践灵性,由此享受知识学习的愉悦感和能力提升的成就感,更享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升华的自豪感。这种共生共融的合力效应使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的真谛得以体现,课堂教学的内涵得以拓展,课程的内在质感得以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得以真正落实。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