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本文着重以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初中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发展的现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机会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兴趣   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1]。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   2 初中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竞技体育”等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及能力,忽视体育运动的过程,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大多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对终身体育的发展极为不利。   3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法   3.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程度,而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4]。所以这三者都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多与学生接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根据北京一些学者对北京市8个区县的中学插样调查,在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中,由于得不到体育教师关注和不喜欢体育老师的学生,约占一半[3]。由此可见有些学生对体育兴趣丧失是从对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反之,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3.2 开发课外活动潜力,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体育习惯是指重复发生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4]。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境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体育课行为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并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为后,逐渐形成的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不是课堂教育简单重复和延伸。开展课外健康教育活动的意义。   4 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   体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人体科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等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对人体才有好处,所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只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而不只是作为雨天的教材,可有可无,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1 教材的选用应准确,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育教材应包括基础技术教材和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教材。这两类教材都具有掌握技术提高身体体能的作用,前者促进后者发展和提高,后者又为前者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教材应适合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身心状态都不同,表现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也不同

。教材应适合性别特点,男女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也不完成相同。教材应具有趣味性、娱乐性,趣味性、娱乐性越强的教材越具有魅力,越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中来。   4.2 理论课教学应具有较好质量保证   理论课学时、量是完成教材的重要保证,理论课时要达到总学时的30%,这样才能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拓宽体育知识面,从而终身受益。   4.3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环境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心情和行为,因而环境的不同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6]。加强宣传终身体育工作,宣传工作既包括体育的理论知识,也包括终身体育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   4.4 以优秀体育事迹激励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当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体育课的大运动量的训练存在惧怕心理,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以病作为借口不愿意上课。在教学中重视以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先进典型事例来教育引导学生。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犯罪的动机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种理论就是中国的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正因为有这样的真理,所以在上体育课时要多传播体育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5 结束语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要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以适应体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在体育课上,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31   [2]祝培里.体育心理学新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5-31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8-67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9-113   [5]李祥、梁俊雄.学校健康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218-219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206-20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7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