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实现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的收益和思维的拓展,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本文以医学教育为切入点,探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教学实效
1 我国教学方法现状
教育学发展到现在,所有教学方法大致都可归结到由赫尔巴特提出的“传统教学法”和由杜威提出的“现代教学法”这两大类中。传统教学法是世界各国最早流行的教学方法。到了19世纪50年代,随着以问题为中心的情景教学等方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现代教学法体系。相对于传统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在师生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以实践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
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呈现出以传统教学法为主流,以现代教学法为辅助的特点。传统教学法注重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使我国的学生理论知识较系统完善,基础知识扎实。但传统教学法缺少开发性、综合性的课程,严重地压制了学生本身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法重知识传授,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存在不足,如缺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除医学以外的其他自然学科基础知识,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临床逻辑思维的科学方法[3],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改革,并吸收国外优秀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医学专业教育中的分系统按科目顺序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式教学,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已开始被实际运用。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新型教学法也被用于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但是在这个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凸现出了一些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进一步调试,以便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本国学生相适应。
2 现代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1 pbl教学法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有如下特点:①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习惯,提高了理解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②培养学生将来实践工作中需要的一般能力和技巧,包括团队合作精神、主持能力、倾听与记录能力、相互尊重与宽容能力、对文献评价能力、自我指导式学习和文献使用能力,以及表达技巧能力等。③是一个整体性参与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把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关联起来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1]。pbl在国内外医学院校的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得到较好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国内pbl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方法是先找出要学生掌握的重要问题,每个问题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写成一个pbl案例并确定该案例特定的学习目的[2],上课时学生以8~15人(太多不利于组织,太少不利于展开讨论,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一组,每上一次课称为一个导师指导期,每个案例由2~3次辅导课组成。①学生学习时以一个实际(或模拟)的临床问题为起点。如对于刚入学不久、还没接触多少医学知识的学生可以提这样的问题[2]:刘女士,50岁,心率为82 min-1,血压21.3/13.3 kpa,请问刘女士健康方面有没有问题?②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如:为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必须弄清:什么是血压?血压如何测量?如何表示?正常人的血压范围是多少?血压与年龄有什么关系?正常血压的意义是什么?形成血压的基础是什么?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疗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等。③学生在归纳出必须知道的有关问题后,即分头到图书馆和因特网上查阅有关的参考文献,寻找答案(可由教师提供部分参考文献的目录)。④学生再次碰头时,各自把自己查到的信息与众人共享,互相补充,最终得到各个问题的满意答案。通过这样2~3次课程的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各自的辛勤劳动并互相交流获得的信息,最终获得了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诊断等各方面的较完整的知识。教师或导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的作用不是给学生提供参考答案,也不
是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明确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最后教师给出每个案例的学习目的,作为学生复习掌握的重点。广东药学院中山教学部的黎显林[3]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教学中,分为组织教学,指定教学内容,自学讨论和归纳讲评4个步骤。
pbl教学对教案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高质量的教案才能保证pbl教学的成功。因此pbl教案需要精心准备。教师应该事先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的教案事例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规定的学习领域并且达到预想的目标。单纯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得到的知识对于解决所选定的重要问题来说是足够广泛和深入的。但对于掌握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来说又显然不够[3]。所以,pbl教学法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交叉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见,pbl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进行pbl教学需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在师资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要很好地应用pbl教学法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其次,在pbl教学的要求下,很多学生需要同时使用图书馆及电脑网络资源,因此对相关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近年来,pbl教学改革在我国医学教育中方兴未艾,但从规模和深度方面都远远没有达到pbl教学所要求的最佳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其缺乏了解,常常把临床见习的教学方式简单地等同于pbl教学,误解了pbl教学的性质,忽视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阻碍了pbl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这说明,对pbl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是我国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4]。
2.2 建构主义理论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还吸收了杜威的经验学习论、维果茨基的发展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以及图式论等,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并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有效地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实践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抛锚式(anchored)教学,②交互式(reciproca1)教学,③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④随机访问式(random access)教学,⑤问题解决模式教学,⑥探究学习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①重视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多角度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迁移;②特别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设计,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③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与自身发展的主体,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④重视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⑤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的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⑥强调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多项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5]。
2.3
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提倡在有限的时间内从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并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和深化理解知识的意义,掌握那些最迫切最有用的知识,实现学习的最优化。从短期的“充电”转变为终身教育。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并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即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循证医学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现有最好的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以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循证医学教学正是使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学会掌握自我更
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与技巧的有效途径。循证医学是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的良好模式,是实现高效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循
证医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以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医学教育,可培养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使他们具备系统、全面、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医学文献的能力,可掌握快速阅读和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将科学、真实和可靠的文献应用于临床医疗、科研和医学教育实践,以充分发掘和发挥其创造力,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3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法的深入思考
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学模式精髓,充分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良好技术平台,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相信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流与合作,体现学生本位、重视能力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具有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活学活用的能力和探索及创新的能力,并达到师生双方面交流互动的目的,同时也研究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评价客观科学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方法。目前仍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①进一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保证课堂教学时效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②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更新改革:在循证医学教学法、pbl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以及发现式、学导式等教学法都有一共同之处,即以启发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此,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需要进一步重视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进行过程中,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独立学习活动,重视智能开发,使学生不仅会学,更要想学和乐于学,使教学内容由单纯专业知识传授,向专业知识与道德、心理素质培养并重方向发展。③更新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理念,对教师及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及学习。④选择优化的现代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常规教学视听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发展;教学软件向灵活、多样化、专门化和模块化发展;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用于教学和科研,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这些将大大推动教学方法的进步。但要注意多媒体运用不当可出现三乱:即“教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烦意乱”。 ⑤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能评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量化、客观、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如此,我们才能探索出一个既能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又切合医学自身特色要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bland j m. feaching statistics to medical students usingproblembasedlearning: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 bmc med educ, 2004,4:31.
[2] albanese m a, mitchell s. problem-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j]. j acaded, 1993,68:52-81.
[3] 黎显林. pbl教学法在中医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3,2(16):999-100.
[4] 王方芳,陈俊国.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
西北医学教育, 2006,14(1):56-58.
[5] 周建华,文继舫,李景和,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4(4):50-5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