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瞩目,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无论是院校数还是招生数都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认同度偏低,这些不满意的因素往往不是业务上的,即不是智力因素上的,而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围,如不能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时上下班,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不愿干小事等。这些因素事实上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也都普遍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相应的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一、如何理解人文素质教育
如何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中对“人文素质”本身的理解是关键,是核心,是基础。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二、高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同以往相比有所突破,但仍旧不容乐观,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亦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
1、高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容易造成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驱黄炎培曾用这样的话概括高职教育的功能“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确,作为与强调学术体系的普通教育体系并列的高职教育,教育功能很明确——服务于就业。
与本科教育相比,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针对性,而在短短的2至3年的教育期间想实现技术与人文素质的双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必然的造成某些高职院校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不得不偏重于高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殊不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少高职特点。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按照普通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不仅人文教育的开展与专业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而且人文教育内容脱离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起点,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效果不佳。特别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造成高职意识和高职道德的缺失。
三、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1、令人担忧的社会思潮
西方科学至上主义、个人享乐主义观念的传入与传统中国重视家族、官本位思想以及科技致富、发展生产力现实思维紧密交织在一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真有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的趋势。整个社会处于比较功利、浮躁、肤浅的状态之中,许多怪事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贪污腐败、炒作、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学术作假等现象说明人们缺乏道德责任观念。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意识。
总体上看,高职学生对目前社会思潮还具有一种天然的抵制情绪,他们不理解、不满意这些不公平。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会走进社会,他们能不能成为明天社会上抵制不良现象的中流砥柱?能否肩负扭转社会风气的重任?他们会坚持社会正义、保持人类良知,还是被社会所感染、被同化?这就要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理念,如何去塑造、培养现代的大学生。
2、不容乐观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在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偏少,人文素质偏低。从知识的角度看,尽管有许多高职学生知道一些人文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哲学、政治、文学基础,了解国家的过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关注国家大事,并努力通过阅读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心灵的脉动。但是他们获得人文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很多人局限在课本、考试的范围内,超出课本的也多是通过“跟着感觉走”获得的,比如看电视、上网等。
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同样使人深感痛心。有些高职学生缺乏诚实、踏实、自我约束的能力,纪律比较涣散;有些学生不以学习为主,上课来时拖拖拉拉、听课时无精打采、走时兴高采烈、精神抖擞,上课时讲话、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发信息,真是花样百出;有的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基础课毫无热情,做作业照抄、照搬,千篇一律,写论文时,网上下载,牛头不对马嘴。
但是,等到要真正做一点事的时候,书生提笔忘字,感觉笔下重似千斤、最灵活的大脑冥顽不化,思想无法集中,思路不清晰、知识严重短缺。在生活上更是难以让人认同,随地扔垃圾,说粗话,不尊重他人,自我为中心。
3、高职发展现状更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中国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数量已超过本科院校。据报道,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达到1200余所,每年的招生人数达到300万人,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队伍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在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高职学生不仅学生多,而且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学习基础差、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普遍在缺乏人文素质的氛围中生活、大部分学生来自文化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技术、学习兴趣相对较小等特点,这就更加透露出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需求之紧迫。
四、寻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与高职院校的
人才培养目标差距甚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
1、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艰难性,认识到社会的环境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高职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确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确立全面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把“就业”与“做人”统一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高职人文教育,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开创出一条广阔的发展道路。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渗透
课堂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要体现出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和谐统一。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高职价值观、高职道德、高职核心能力、高职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人文选修课,做到课时充分,教学有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时选修至少3门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
3、建设体现高职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人文素质中许多都是缄默性知识,必须突出感受体悟和养成。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高职素质和关键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高职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应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高职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同,它要求学生把学到的高职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塑造出学生的高尚人文精神和高品位的思想素养。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体现高职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技人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4、艺术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文学艺术所要探讨和回答的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本身有关的问题,如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有意义,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当代美国著名学者jacques barzun,认为“一个社会在同艺术结婚之后的婚后生活,就是文化;每当社会和艺术离婚,就产生出野蛮”。文学艺术活动能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想象力越丰富,创造的领域越广阔;想象力越强烈,就越富有创造性。文化艺术活动能有效地开发人的想象力,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文艺复兴时代是巨人时代,很多伟人都是精通文科也精通理科。
同样,中国的先秦时代创造的文化有些方面到现在仍然没有突破,那个时代就是一个文史哲不分家的时代。达?芬奇是画家也是科学家;歌德是文学家也是科学家;司马迁既是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庄子既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这说明艺术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艺术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有极大的影响。要培养有创新意识、有创造能力的大学生,当代高等教育需要依赖两个车轮,那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如果谁将这两者分开来看待,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的态度,是一种缺乏人文关怀的现实表现。只有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并一直贯穿到教育全过程,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新能
力的人才。
总之,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相互促进、融合贯通,共同发展。只有坚持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会得到社会越来越高的认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学生就业和学校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