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就目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来看,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倾向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终身体育 形式主义
2006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关键阶段,为此,在高校积极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培养我国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理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
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家长都在“望子成龙”,把孩子的成长等同于成绩。孩子每天奔走于课堂、补习班之间。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校、老师天天围着分数转。因受“应试教育”束缚,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受到沉重课业的挤压。致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基本素质和能力较差,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智能、低体能”现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缺失,给高校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是家庭的过分溺爱。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过分溺爱导致孩子的健康、教育、生理、心理、品德等许多方面都出了问题。这样对孩子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少了,普遍怕苦怕累,惰性较强。
三是受现代社会静态生活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广大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比例迅速增加。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等自娱自乐的节目可谓花样百出,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其中。这种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四是学校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认识不高。高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与补充,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仍有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
2 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是高校体育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也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虽然各高校纷纷加大经费投入进行体育设施改造,体育运动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大多数高校,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器材的配备则明显滞后,招生规模扩大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迟缓的矛盾依然很突出,体育场地与运动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室内场馆设施更为匮乏。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极大的影响和挫伤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难以保证。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执行者。因基础体育教育的缺失,使得体育教育的连续性和教育结果的延续性中断,加大了大学体育教育任务的负担。近几年来,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大学体育师资严重不足,工作量日渐繁重。高校体育教师除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课外体育锻炼指导、课外体育训练等工作,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与课程建设工作。且大部分高校缺乏针对性的绩效评定体系,导致体育教师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得不到体现,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缺位,许多体育教师长期不进行业务学习,对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缺乏认识,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能力不足, 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缺少创新,使学生感觉比较枯燥。
3 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从体育课设置和课程形式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相对比较单一,大学一、二年级开必修课,三、四年级开选修课,且每班每周只有2学时。众所周知,仅靠每周2学时体育课难以达到增强体质的基本目标。况且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的近期效果,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运动能力、习性喜欢、意志品德等综合能力的长期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体育课教学内容上看,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虽几经改革,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未彻底脱离以竞
技项目为主的弊端,教学内容陈旧。十几年一贯制的教材内容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复教授,造成“教者没激情,学者没兴趣”,学生没有学会运动技术,体质状况没大改善,健康水平没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