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手工在中专幼师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目前中专幼师的手工教学状况,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以及职业适应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师 手工 积极性 教学策略
中专幼师专业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规律和方法,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作思维,也是培养学生细致、热情、有计划、爱护公物的良好工作习惯,并为学习和从事美术手工教育奠定基础。从目前的调查中发现:具备良好手工制作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营造丰富而有意义的幼儿园环境,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因此,手工在中专幼师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的手工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三类情况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是自身基础较好,对手工学习充满兴趣;第二类是虽然对手工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自身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三类学生自身基础差,对手工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三类学生中,第二和第三类总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考核或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够理想,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素质或动机因素,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手工学习中,甚至有同学认为:幼师专业的课程那么多,比如会唱歌、跳舞、弹琴等也可以,不会手工不要紧,因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调动学生手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便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积极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一、共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是先选教材,再由课程负责人制订教学计划,然后由任课老师执行教学计划。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虽然井然有序,但是却很少有创新的成分,这种缚手缚脚的局面不但事与愿违,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破坏性的方式。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是主动学习和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有助于学生获得经验的环境,帮助学生逻辑思考,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过程。因此,在手工教学前,教师应努力地去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起商讨教学计划。
这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与教师像伙伴一样一起工作,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逐渐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这不仅是一次良好的实践性学习的机会,更在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感觉受到教师的支持而开始着手计划,这对于日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某次游玩西湖后,学生们对飘逸的柳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开始与同学们商量如何将这优美的画面用手工的形式表达出来。嘉慧说:“用毛线和卡纸分别制作枝条和枝叶。”紫婷说:“毛线太过于柔软,卡纸又太硬,不能体现柳枝和柳叶的特色。将两种材料调过来使用更好。”老师认为:两个同学说得都有道理,不如试一试。在带着疑问的第一次尝试后,大家发现卡纸还是很难体现出柳枝纤细而又富有动态美的特点。毛线也不如卡纸更能体现出“不知细叶谁裁出?”的感觉。于是,老师便借此问题情境设计了新的教学内容《线贴画》,大家收集了多种适合制作线条的材料,并逐一进行了尝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大家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进行验证操作,彼此之间还存在着“谁发现好方法谁就厉害”的竞争心理,学习结果是:不仅找到了适合制作柳条的方法,还发现了很多其它线帖画的方法。于是老师又将《线贴画》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衍生出了线贴色彩和立体线贴等教学计划,真是一举多得!
二、面对适度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智水平和个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因材施较。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是准确掌握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现状,同时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学习要求,加强课后辅导,对部分学习基础好学习潜能大的学生要提高学习要求,加强拓展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
都获得应有的进步;二要明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课标的要求进行细化、分析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