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摘要:为了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学应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课程的内容体系也应由学科型课程体系转向面向市场,构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于高职数学建议采用具有“应用数学”特点的基础——拓展——应用型模块设置法,以加强基础、突出应用、宽泛内容和增加选择的弹性。
关键词:高职数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目前,数学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不同专业和职业岗位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有较大差异的矛盾,而且传统学科型的内容体系也很难提供给学生实际、够用的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能适应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因此,高职数学的内容体系要逐步向模块化改革的方向发展。模块化内容体系打破了课程界限和教材界限,把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独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各专业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的不同可以通过对教材中“模块”的取舍来体现,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需求选取某些模块作为学习内容,以达到数学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
一、高职数学内容体系模块化的设置
对于高职数学建议采用具有“应用数学”特点的基础—拓展—应用型模块设置法。这一设置法包含“基础必修模块”“拓展选修模块”和“应用选修模块”。其中“基础必修模块”包含各专业所需的共性知识内容和必需的基本数学能力;“拓展选修模块”在前一模块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对应专业和职业岗位特殊需求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进行拓展;“应用选修模块”包括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可以根据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对模块进行组合选择,利于因材施教。
弹性模块化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为专业需求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课程教学注入活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处理好“打好基础”与“专业创新”的关系,使得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更加简单、通俗、实用,贴近实际,突出应用。而且可以在比较少的时间,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三种逐步深入的模块又可以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使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适应专业、岗位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数学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的教学改革
(一)各模块的内容在注重知识应用性与实用性的同时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
由于高职数学课时较少,需讲授的内容较多,加上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所以在对模块中数学各分支内容整合时应反复精选,所占的比例必须体现专业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降低理论,减少技巧性计算,增加专业所必需的应用知识的实用性,但在取舍时注意不能把教学内容削减为支离破碎的概念、公式、定理及如何套用,以免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内容整合时必须处理好其实用性与学科知识自身系统性的关系,做到既适当地降低理论的严谨性,又不放弃理论知识的科学性;既强调内容的应用性又不放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指导原则是强调“在应用前提下的系统知识”,而不是以往的“在系统知识下的应用”。
(二)各模块内容中做好教学重点、难点的转化
数学概念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基本要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灵魂。教学中在考虑知识系统性需要的前提下要把握基本概念、突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而不是拘泥于纯数学学科的重点。对于基本概念要理解“透”其主要的实质,把数学概念中隐含的思想性结合专业知识给学生挖掘出来,即主要探讨、理解其思想性、应用性,让学生掌握将相关概念应用于专业问题中的方法。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搞好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实际问题衔接部分的教学工作,并重视数学知识在应用过程中的分析、抽象与概括,以增强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建模,要重点教给学生对具体的实际数学模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时数的局限性会使前后节课内容的衔接上不够充分,使学生过多地产生疑问;各模块间的内容可能联系较少,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转化教学的重难点:(1)引进新内容时尽可能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注重本模块知识点小结及其与其他模块知识点的衔接与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寻找关系,发现规律”。(
论文网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2)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自然引出下节课的内容点,布置学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3)在阶段复习课中多与学生总结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注重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做到“懂其原理,得其方法,通其变化”。(4)对计算方面适当降低难度和技巧,能查表计算的尽量查表,以增加其他教学内容的有效学习时间。
(三)做好课程说明,便于学生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各自要求,灵活地选用不同模块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构成新的教学模块。为了保证学生模块选择的正确性,在模块化的教学计划中应有比较详细的课程说明,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需要的学时数、前导性或后续性课程的名称等。其中课程目标说明是指完成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核后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前导性课程说明是指为了完成该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事先修完的准备课程。
三、模块化内容体系改革的配套资源
(一)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材体现模块化思想,模块与案例相结合。教材中每个模块的内容,要体现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点的要求,以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案例为主线,并突出模块化思想。编写时要注意:模块化教材虽然可以把一个较大的课程内容分成容易拆卸互换的若干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成篇,但是各模块的知识点之间仍然具有一定的逻辑上的关联,仍然能体现教材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的过程,即在具体内容设置时应尽可能地保证各模块中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各问题之间衔接的自然合理性,而且对相互关联而又有交叉的内容,应进行适当综合。例如在问题衔接部分可以采用“引导发现法”,便于学生自学。在制定教材中各专业数学模块内容及选择模块进行组合时由同一专业方向的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完成,这将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的改革要与基本教材统一规划。
2.教学方法要力求“活化”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好的教材如果离开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谓活化教材就是动态地处理教材,即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巧妙地把“死”的教材变“活”。在方法的选择上还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尤其要把“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渗透于理论性教学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涉及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另外,应用模块的教学可以采用“探究与讨论式”“案例驱动式”“问题解决式”等方法,把相应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师资方面的改革
1.注重对教师专业目标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高职数学是不同专业的基础课,以提供专业课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为课程目标,由于数学课程按照各专业类别进行分类教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自然明确,为了便于教师集中精力研究专业数学内容和模块化教材的编写,建议每位教师要有主要的专业方向,多听一听专业课,以进一步了解专业需求,了解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从而整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专业数学的相关知识。另外,以往数学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是个别教师孤立地完成,忽略了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模块化要求的课程整合,不仅需要教师开展每一模块的教学设计,而且需要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协同设计、协同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应用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师还应加强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及课件制作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要能胜任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相关课程,重点培养计算机的辅助教学能力。
2.注重教师多重角色的转换。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由课堂的灌输者向引导者的转换;模块化内容体系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的检验者是一线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完成一个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教师是否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素质,是否具有一种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对于解决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教师从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独立或合作地展开研究,最后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以解决问题。为了树立多元化教育思想,与时俱进,还要多走出去,积极学习借鉴同类兄弟院校及国外最
新教育与改革成果,根据所在
论文网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此外,要想保证以上各方面的改革落到实处,机制及学生评价等方面也要相应地改进,例如,同一方向的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要就改革后的各方面效果定期和学生进行意见和建议的交流,制定整改措施及方案,并形成机制。学生评价方面应改变以往“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的考核比例要灵活掌握,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主。
综上是对高职数学内容体系模块化改革方面的一些建议。随着对这一问题逐步深入的思考,更加觉得高职数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但困难与机遇同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一线教师多深入实际,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这一课题,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最终一定能让高职
数学教学更加适应专业的需求,更加适合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并在提高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乃平.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重庆,徐国庆.关于模块课程的误解与澄清[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
[3]周念,王显金.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刍议[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
[4]黄映玲.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探究[j].
高教探索,2010(1).
[5]朱春浩.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与数学内容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2).
[6]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j].数学
教育学报,2003(3).
[7]刘爱国,等.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索[j].
大学数学,2003(19).
[8]刑春峰.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4).
[9]王信峰,张翼.高职教育数学课的教学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高教研究,1997(1).
[10]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定模式探究[j].
职教通讯,2006(4).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