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有的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原始材料。尽管问题是情境化的,但其中通常包涵对学生而言是新的、未知的教育原理或道理。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来掌握隐藏在深处的道理。建构主义区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概念和事实,必要时再将所学的东西再现出来,它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领域;而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把握原理的复杂性,并能将其广泛运用于具体情境,它涉及到的是结构不良的领域。同时建构主义者还指出,“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都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不论是从教育学的学习目的还是从学习要求讲,它都应该是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习应结合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这样才能学会将习得的知识用于具体情境。在通常的教学中,知识、原理、方法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而在问题教学中,它们是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和方法运用的情境。 (二)潜能状态的唤醒 潜能状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具备的智慧能量,它影响学生加工新信息的方式、速度和质量。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潜能状态决定着学生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角度和程度,还决定着外在帮助对他起作用的程度。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潜能状态或其潜能状态没有被激活,问题就难以被他理解和接受,学习时也不会产生心智上的张力与努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潜能状态是一个相对变量,它与学生的智能水平和问题难度都有关。一般而言,学生智能水平越高、问题难度越低,潜能就越大。“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他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⑦, 同时其收获也越大。在教学中,学生的潜能水平不是自动发挥作用的,它需要教师来唤醒和引导。唤醒学生潜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它要求教师应先于学习材料而呈现某种辅助性材料,这种材料与要学的材料具有某种相关性,通常在难度上低于要学的材料。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能够唤醒学生头脑中与问题教学相关的智能储备,并为新学习提供了固着点,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三)学习需要的激发 学习需要构成问题情境的融合剂和发动机。如果没有学习需要,问题就始终外在于学生,解决问题就变成了负担,最终导致要么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学生从内心抵制学习),要么学习成效极低(学生被动学习)。马秋斯金说:“问题情境生产的条件是提示新的关系、属性或动作方式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觉得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时,学习愿望才会长盛不衰,学习投入才会深入持久。而且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学习的必要性必须从学习内部产生。由于问题解决主要是凭借学生已有潜能进行,因而学习需要就产生于学生想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愤悱”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育问题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借用维果茨基的话讲,教育问题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教育问题的难度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问题本身难度过高,教师可将其进行分解,用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呈现给学生;也可采用搭脚手架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脚手架解决问题;反之,教师可通过提高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来增加难度。此外,教育问题的真实性也影响着学习需要。如果学生觉得教师呈现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且自己在现在或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可能遇到,那么就有利于学习需要的产生。总之,“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又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情感共振的引发 情感共振是问题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被忽略了。由于教育学问题教学是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的,因而情感因素就内在其中。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受到过关注,如早些年强调的非智力因素中就包括情感因素,但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一一仅仅将其当作学习的动力。实际上,情感之于学生的学习还具有比学习动力更重要的作用,至少,它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方式之一。在教育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学生经常会做出连他自己也认为不该做的事。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时教师仅仅将知识当作知识教给了学生,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此导致学生认可但不认同教师所讲的道理。“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个观点的对与错无所谓,对教育中的某种做法也无所谓,那么不仅学习是肤浅低效的,而且知识无法转变为学生素质。杨振宁曾说过:“学习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
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所有观点,而且还有了自己立场,并有捍卫自己立场的信念,学习才算是成功的。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情感的介入。首先,教师在阐述教育问题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其次,阐述问题时应带有情感色彩,使问题形象生动;第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育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应该说,教育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涉及到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但教育问题是一个实质性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属于策略性因素。因此,本文暂以教育问题为主线来阐述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 (一)以教育经历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多年,对教育有着自己的体认,许多教育事件都为学生熟知,甚至亲历过。所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通过引入学生经历过的教育事件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条重要策略。比如在学习“教师的素质”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讲述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教师。有学生讲到,他读中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但力求上进。经过努力,终于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高分,结果数学教师说他是抄袭的。自此之后,他怨恨数学教师,也讨厌数学课,于是数学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还有学生讲到,他喜欢物理课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物理教师。这位教师对于学生微小进步都给予积极肯定,当学生考试失利时他从不责备,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寻找失利的原因。此时,教师还可借机讲述三毛和席慕蓉读国中时不同的类似经验来印证学生的经验。通过学生讲述和教师的拓展,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昭然若揭:教师应热爱学生,但这种热爱不是空泛无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它表现为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等。 (二)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事件是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事态,它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一定的代表性。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情境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的某些最新动态,同时也了解一个更现实、更真实的教育。例如2010年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三学生高考前撕书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炒得火热。这是一种突发的性质不太恶劣的教育事件。通过引入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高考撕书,应该还是不应该?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还可以引入网友对撕书的不同观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反对者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是学生素质低的表现,是应试教育的恶果等。另有人认为,“撕书比‘撕人’好”,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但高考仍被赋予太多的符号和价值,对孩子来说,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层层重压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了,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隐忍不发,迟早会憋出病来,这远比撕书可怕。再说,放眼当前的教科书,说得刻薄些,价值并不大,没有什么保存价值,撕了并不可惜。还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撕书如此疯狂,既是张扬个性的体现,又是面对巨大压力的结果,应该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通过呈现撕书事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引述不同观点,学生对撕书现象的看法就会更加理性。 (三)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政策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与教育事业发展有关的规定。一般而言,由中央相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协商了的,不会有太多问题。故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以地方教育政策为主。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曾引入这样一项教育政策让学生讨论:四川某地为鼓励见义勇为,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因见义勇为牺牲了,其子女在中考时加20分。在课堂中,多数学生觉得这一政策没有问题,认为它有利于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同时对见义勇为的人也是一种补偿与安慰。为帮助学生思考,笔者在教学又引入了另外两项教育政策:一是浙江某地为推进房地产发展,规定如果买了开发区的商品房,其子女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二是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规定引进金融高管的孩子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此时,学生自然就发现了为英雄子女加分的教育政策的不合理性:政策的随意性太大,“加分”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会导致教育混乱。此时学生的认识仍比较简单,教师借机可以反问:父母见义勇为牺牲了,为什么不给其子女预留一个公务员的职位或其他什么职位,而偏偏把教育当奖品?此时学生意识到,这一政策证明教育没有地位,因为它危及了教育的独立性、践踏了教育的尊严。 (四)以理论争鸣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一般而言,教育问题是感性的、显性的,比较容易被认识。但有时,教育问题也隐藏得比较深,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发觉。后现代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有了某些理论视角时,我们才能发现问题。高清海先生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也曾说:“首先不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而首先在于你怎样去看人。”“怎样去看
人”,反应的就是理论视角问题。也就是说,有些教育问题。必须运用相应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才能使其突显出来。否则,问题就不能被发觉。教育理论争鸣恰恰是这类比较难觉察的问题反映。这样的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要发现它相当难。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太可能直接展现问题本身,而引入学者关于某些现象的争论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课程”一章时,为引发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层思考,可以引入王策三教授、钟启泉教授关于基础课程改革中知识是否受到轻视的争论。这样,既可以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想素材,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分析作者立场的方法。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