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谈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谈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对的,何为“应试教育”呢?“应试教育,是指严重违背教育方针和科学规律,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应付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主要目的的封闭落后的淘汰的教育模式”。[1]还有的学者定义为:“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2]从这两个定义看差别不大,都指“应试教育”是一种功力性的教育,一种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这种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教育短期效应的选择教育模式,它实质上就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
  那何为素质教育呢?我们先从“素质”一词解释。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3]从定义可以看出,素质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本体属性,它既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而“人们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过程中,对素质的解释,无论在内涵或外延方面都突破了素质的经典含义,其所揭示的意义由单纯的先天禀赋到先天禀赋与后天教养结合;有单纯的发展可能到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结合;即指已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即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群体素质。即,人的素质是指人们先天的自然性与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结合”。[4]则素质教育就可定义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体构建素质的综合结构与发展机制,用以满足主体创造需要的教育”。[5]它就是教人们懂得人的素质的“待1确定性”决定了人的“未完成性”,因而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育家们的使命就是教授教育者学会驾驭它。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教育领域中的深刻变革,是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它的提出符合客观要求与历史必然性。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办好呢?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很重要的条件,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发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调控的作用”。[6]它是对教育普遍规律、本质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对教育过程行为进行调节、规范和约束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是对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超前预测、提炼。所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好坏的关键条件。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区别。
  一、“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往往是教育者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是教育者‘相信’的而未必是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特点,所以转变教育观念绝非易事”。[7]在单一、封闭的“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上
  在实施素质教育以前,我们崇尚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很少交流,难以沟通。我们总要求学生手放在背后,好像学生把手放在其他自然的位置,就听不懂得似的。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有封建专制、宗法制和家长制的遗风。主要表现在:1、忽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面对问题时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2、忽视学生体验。教师在授课时,使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互动,很难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从而内化知识。3、忽视学生的个性。教师以同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给不同学生一样的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专制,必然扼杀自由和创造力。没有了自由,学生也就没有了激情、创造和体验,只有听命、麻木和对立。学生有追求自由的本性,而这与专制的代言人老师就构成了对立。
  (二)教育内容上
  在“应试教育”下,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了应考与非应考两大类、重点与非重点两大板块,知识结构不健全,教学的着力点,就是那些对考试有用,体现为“量”的部分。而真正对学生素质发展产生作用的“质”的方面则被严重削弱,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很大的表面性。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垂钓者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吃草莓,就用草莓去钓鱼,而要关注鱼喜欢吃什么,乘‘需’而入。”同理,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教什么,就用什么去教学生,而要关注学生喜

欢什么和需要什么,重学生意志,至少应该将学生之外的意志转化为学生的意志,使之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否则,就会导致教师把智育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忽视学生应有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得高分的学生反映的只是对知识的掌握,而其实际能力却很可能大相径庭,其创造力、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与其今后的生活、工作关系极为重要的方面都不一定是高分。
  (三)教育方法上
  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只重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不重实践和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和练习,随意砍掉或挤占某些课程,特别是体育课、文娱活动以及休息时间,使学生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中。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刻板,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并未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因而难以适应新的学习,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育评价上
  伴随着“应试教育”而产生的评价考核体系越来越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数成了学校学生价值的“货币”表现。诸如学生升学、编班、编座位、评选“三好学生”等都与学生的考分挂钩。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即基础教育成为了“升学教育”。小学的教育目的是升初中,初中的教育目的是升高中,高中的教育目的是升大学。这种评价方法使教育产生了相当的局限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既有科学文化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各种创造性人才,也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二、素质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最根本的一点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前这场变革已由经济领域向更为广泛的其他领域拓展,因此教育价值观念以及相应的人才观、质量观也必须变,这是大势所趋。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目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上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未来的教育是兼顾社会与个体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价值观。但人才规格的要求与“应试教育”所能提供的人才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并且人类生活进步的需要也决定了“应试教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目标,确立素质教育下的教育目标,已势在必行。
  因而,1、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重视开挖潜能、启迪心智和增强后劲。2、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有发展个性的机会。3、教师要树立民主教育思想,抑制自我中心意识,从专制走向民主,遇事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学生多商量。素质教育不是就业教育或者高等专业教育,而是向儿童“提供”基本素质的普遍性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
  (二)教育内容上
  在教育部发布实施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指出:中国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学会合作,学会审美”6项。归纳一下,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表述为如下四个方面:学习做人,指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知识,指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处世,指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习做事,指掌握基本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上,教学生做事和做人,为人生打好基础。
  (三)教育方法上
  在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科学地对待优生和差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他们、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和激励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友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经过多年的改革,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一些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成功教育、希望教育和愉快教育等。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在同样的课业负担下,感受到较少压力。
  (四)教育评价上
  素质教育改革把教育评价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变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

的教育功能。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采取了两个新措施:1、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考试内容和方式。2、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总之,素质教育即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5000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