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在教师考虑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除了为了使教学设计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加完美之外,还有一些情况,是和教师自身客观的个体差异因素相关的。本文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得到以下一些主要影响因素:教师教龄、教师当前教学技能、教师责任心、教师备课所需时间、教师在学校担任的其他事务 。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教师个体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我这样一个八零后的教师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甚至是很乐意去运用的。但是作为新教师来讲,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教学各环节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课题——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选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每种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适用领域;另一方面,是否适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全面运用诸如多媒体之类的现代教育技术,始终存在着对立的观点。
一、 问题提出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这一点上,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曾经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观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当我们谈到类似于信息技术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时,通常的关注视角是它对于教学主体——即学生——的益处。无论是如何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还是是否要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都会首先问一句 “它是不是帮助了教学内容的传递”。
正是由于这次思考的契机,促成了我决定较为系统地思考一下,在教育技术运用中,究竟有哪些教师个体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这样的整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学可能贡献甚微,但是如果能对如我一样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所帮助,有所思考的话,于我,也已经是很大的欣慰了。
二、 研究方法
既然是一种因素统计的分析,那么我想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调查研究的方法无疑是最佳也是最必要的方法。运用spss相关统计软件,可以很科学地制定出合理的调查问卷,并且对问卷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解读、分析。
但是,目前这一块面临的问题是,时间上,论文作业上交的日期并不允许再按这样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而且正值暑假,在操作条件上,也并不是最合宜的。所以这里的叙述,只能说是一种思路的展示,传达出笔者计划下这样一篇论文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告诉读者此项研究是由量化研究为起点的。可能在今后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终有真正实现的一天。
那么在此,调整研究方法为质性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简单地获得理论分析需要的一些材料。
三、 研究过程
1. 访谈对象
此次研究的范围由于客观原因不可能铺展得很开,因此访谈对象只选择了一些身边较为熟悉的一些老师。虽然访谈人数并不多,但是也会有一些有利的地方——被访谈者与访谈者的熟悉度,更加保证了被访谈者所说的内容的真实性;而且由于这种放松的访谈氛围,会得到更多访谈问题设计之外的有价值信息。
2. 访谈内容编码后获得的主要概念词
根据访谈内容,编码整合,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主要概念词:
(1) 教龄
(2) 教学技能
(3) 责任心
(4) 备课时间
(5) 其他学校事务
四、 讨论分析
对访谈的内容进行筛选后,得到出现频率较多的以上五个词,以下就将就这五个词作为五个因素,进行讨论分析,以期更明了教师个体因素对于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使用的影响情况。当然以下讨论分析,将首先排除掉纯粹追求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运用完善的情况,而只讨论那些客观上对教育技术运用造成影响的教师个体差异因素。
1. 教龄
教龄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客观的一个数据。虽然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所反映的属性也是那么客观的。
有些教龄较短的老
师会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因为他们成长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非常熟悉这些技术,展示一技之长,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另外一些不选用这些技术,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的教龄尚短,还没有完全融入教师这一身份,自然也就难免会有无法正确认识课堂的情况,这个时候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模仿自己老师的教学,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代教育技术的帮助,教师要达到同样仔细的备课度,只能是付出更多地额外时间。而额外时间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够真的保障教学的高效实施,因为教师可能因为缺失这些额外时间的原有安排而变得身心俱疲。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5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