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大庆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一种实战精神。大庆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驱动力,同时对于确立和发扬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庆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2009年6月26至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指出,“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胡锦涛强调,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10年5月29日,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那么何为大庆精神,大庆精神这个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动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什么价值呢?
一、大庆精神的产生及内涵
大庆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石油禁运,打破前苏联对我国的能源要挟,中国人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自己的石油建设队伍,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设自己的大油田。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铁人王进喜在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看到北京的公共汽车顶上都背有煤气包,感到无比羞愧,回大庆后,带领石油工人,斗风沙、战严寒,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硬是在慌滩草地上开采出了石油。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大庆人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精神并且成为一种信念,后来被人们称为大庆精神,但是其内涵并没有被提炼和总结出来。随着大庆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般来说60年代的大庆精神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即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后来又发展为“四个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庆人又提出了“三要十不”,“六股劲”,“三个面向”。“三要十不”:“三要”:一要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二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三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十不”: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六股劲”有干劲、闯劲、钻劲、巧劲、细劲、好劲。“三个面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等等。
近些年来大庆精神被提炼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集中地、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具有重要作用。大庆精神对大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大庆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大庆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教育内容
大庆人不畏惧艰险,在艰难的环境中用自己心中的信念取得了无数伟大的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等方面要不断创新。而大庆精神中,铁人王进喜以及许多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石油工人英雄群像,给今天的大学生树立了榜样。这正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人大代表吴景伟建议把大庆精神写进民族教科书,实现大庆精神的人文价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庆精神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驱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精神的力量不容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庆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大庆人的感人事迹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驱动力,激励着青年一代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炼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三)大庆精神对于确立和发扬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大庆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具有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主战场,体现了对无产阶级信念的主导性,利用时机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大庆精神也时刻激励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励他们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贡献自身的力量。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50529.html上一篇:谈家庭教育与人才培养
下一篇: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