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石家庄经济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科专业平台,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学科融合等多条途径构建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其特有的要求。
(一)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设置要求。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厚实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设置大学科、宽口径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专业面过窄的局面。
(三)课程体系要求。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增强实践”的要求,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增开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要求。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清晰的目标定位是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形成的先导。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找准定位的关键在于: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的特征和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既符合社会实际、又紧密结合校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石家庄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经过56年的建设,已成为一所经、管、工、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凝练,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秉承“以人为本、有容乃大”的办学理念,突出“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国土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增强办学实力,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建设河北省一流、国土资源行业有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二)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科专业平台。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平台。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学科结构调整,将有限的学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不同学科之间,尤其是主干学科与非主干学科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结构关系,逐步形成以地学类和经管类优势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相互支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目前,我校有“企业管理”、“水文学与水资源”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这一特色化的学科结构和体系,为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专业是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形成的最直接、最关键的载体。学校充分依托现有学科优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构建专业链、专业群平台,重点培育建设能够资源共享、优势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学校已打造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培育了“地质矿产教育”、“管理教育”和“水利水电教育”、“经贸会计教育”4个省级创新高地和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三、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分段教学、分流培养”模式,同一大类的学生,一、二年级按专业大类培养,实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按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将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素质教育融入新的培养方案,加大了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比例,创建第二课堂,为实现学校“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校在本科课程设置中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宽口径”是指学科、专业设置的口径要宽,与通才教育相适应;“厚基础”是指增加和加强基础课教育,使学生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广泛的文化素养;“强能力”是指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六个子模块。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公益劳动、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人才培养方案的课外教学模块主要指的是第二课堂实践环节。
(二)“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课程设置特色。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为国土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特色,加强人文、理工、经管专业间的课程交叉与渗透,尤其是地学专业和经管专业间的渗透,促进学生对相互知识的了解、沟通。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改进教学内容。改变课程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处理好课程
前沿后续的关系。对课程的教材、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集、案例集、试题库等加强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2、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学手段上,充分采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赋予教学手段全新的内容,使教学手段向计算机、数字音像、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教学手段方向发展。
3、改革基础教学。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校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在2010级新生中开展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受到不同深度的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因材实教。(四)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在2010级本科生中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班。学校对进入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将按照更高的专业标准实施培养,加深专业基础,因材施教。实验班实行滚动淘汰机制,严格管理。实验班的组建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拔尖人才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助推平台。
四、加强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接经验的积累,所以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分配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从一级学科上进行规划,各专业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明确,规定理工、经管、文法类专业的实验课程、课程实验及实训所占的学时数分别为总学时的25%、20%、15%。按照学科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平台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根据不同实践环节、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
学校重视校企联合的集中实践教学,一方面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使学生在集中实践时期内,有更多的机会走入到企事业中,通过参观、访问、调研和亲自实践的方式,直接与生产第一线接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来学校讲座、授课和亲自指导实践教学的方式直接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如地学类专业,每年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都有大批的学生得到地质队、设计院和勘察院等单位工程师们的亲自指导,许多工程师被我校聘为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二)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适应社会能力及综合素质而设置的相应活动,为学生开设研讨课、学科前沿讲座、新技术专题、科技研究方法等课程,建立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开展创
新教育,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全校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课内规定的学分外,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活
动,取得课外学分后,方准予毕业。
五、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监督管理机制、师资队伍、硬件条件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实现。
(一)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机制。从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三个层面,对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运行过程、教学效果监控等进行全面管理、监控。还建立了包括教学档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作业检查、考试质量分析等整个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评估监控的制度体系,并将监控过程制度化,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功能。
(二)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校以建立一支规模适量、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建设目标,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树立“人才强校观念”坚持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提高并重,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评聘、考核、奖惩、培养、提高等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使教学一线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手段新颖的高素质老师。
(三)硬件环境建设
1、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现代教育设备,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探索,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和数字化阅览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明显;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授课比例逐年提高,并且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这些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了一大批校内实验室,购入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大力提升了学校的实践实验条件和现代化水平。学校拥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0余个,“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另外还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的“地球科学博物馆”成为学生校内实习实验的重要场所。
3、图书文献资源逐步丰富。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我校图书和数字资源不断丰富。现图书馆藏书共计130万册,地质资料3万余份,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根据学校教学与科研需要,订购的中外文数据库有cnki、万方数据库、人民日报电子版、国研网等14个。另外,还有随书光盘、研究生毕业论文等自建数据库。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又符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以上这些一起构成学校人才培养的强有力外部硬件环境,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又符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硬件环境保障体系,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四)质量工程建设。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校逐步形成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引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我校本科教学水平的工作思路,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学校除了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省级创新高地、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上获得佳绩外,还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个。2006年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改立项9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学校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的动力。
经过不断地改革实践,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今后,学校将立足于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发展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全面提升学校的
综合竞争力。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5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