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在通常状况下,传统的大学思想教育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都是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此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无趣,而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形式比较教条与刻板,那么就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1]。在网络出现以后,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就更加多样化,不但可以开展课堂教学,而且还能够实施网络教学,例如可以在网上针对某一思想教育专题展开研讨,引导学生积极的表达个人观点,并进行集体讨论。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与讨论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将积极的思想传授给学生。这样师生间不仅能够在网络上顺畅的交流,而且还能够使得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讨论当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在大学阶段,学生正在逐渐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而借助于网络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观点以及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思想上的真实想法,进而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例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社会上或者是校园内出现的一些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或事迹等发表在网上,并且加强对此的宣传力度,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并且要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进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由于网络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优点,于是对于国内外发生的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大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进行掌握。这些信息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生会在网上针对具体的信息发表个人的想法与意见。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实时的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不断的丰富个人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观察能力与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于网络的便捷性,与学生的家长积极交流与沟通,从而共同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淡化大学生的法律理念与道德理念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都比较敏感,其对外界新鲜的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希望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然而由于在现实中会存在着很多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于是大学生有很多事情都无法尝试与经历。然而在网络世界里,缺乏严格的法律以及道德束缚,于是大学生能够更加灵活与自由的尝试一些新事物,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无法严格的约束与控制自我,所以易于在网络中做出违背法律以及道德的事情。根据一些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互联网的黑客当中,大多数都是18岁至26岁的青年[2]。尽管很多青年最初并非是出于破坏的目的,可能只是由于好奇心,然而其行为已经影响了网络秩序以及经济秩序,违背了道德与法律的标准。
(二)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传播范围,其能够跨越国界以及民主种族,因此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但是由于大学生对是非的辨别力还不够高,因此在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选择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其会根据个人喜好在网上选择一些文化价值方式并以此作为个人的价值观,然而网络上的价值观并非都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一些别有所图的不良分子会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这就会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三)导致大学生混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还很低,一些想法与看法也不够实际。而大学生在现实中产生的不满正好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得到满足,于是目前在高校当中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课堂上打瞌睡、无心听讲,晚上彻夜上网的现象,甚至于还有学生逃课上网。由于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人们的大脑神经中枢长期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3]。与此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更多的是与机器交流,于是忽略了现实世界的交流,从而减少了大学生与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沟通,降低其与人沟通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且,网络可以虚拟出很多不同的身份、地位、金钱等,可以满足大学生对此的欲望,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大学生还能够通过网络逃避现实中挫折与困难,这使得大学生不愿面对现实问题与困难,遇事就会选择逃避。而大学生长期处于网络世界中,就会与现实世界脱轨,产生两个世界的混淆。
(四)灰色文化加大网络思想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始有更多的人利用网络赚钱。而网民即为网络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85%以上的网民都是18岁至26岁的青年。一些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不择手段的吸引网民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商业机构为了谋取更多利益,会借助于暴力、色情等内容。很多网站上发布了一些色情笑话、暴力游戏与娱乐八卦等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难以有效的筛选以及删减其中含有的信息,于是造成网络中的信息比较繁多、复杂。灰色信息更是难以界定与过滤,很多商家更是以此作为吸引网民的工具,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三、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两课”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
所谓的“两课”即为思想道德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大高校应该实现“两课”教育与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应该在“两课”的教学内容当中加入社会热点网络信息,(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21页)从而借助于唯物辩证理论更加科学的研究与分析网络信息,提取信息中的精华,引导学生对健康有益的信息进行学习,使之成为“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害消极的信息给予摒弃与批判,并且将作为反面案例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4]。这样不但能使得“两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能够使得网络思想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两课”与网络思想教育的交互性,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性能,有效提升“两课”的教学教学效率。
(二)积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文化能够有效的传播各种思想信息,而作为网络思想工作的一种教育手段,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大高校应该积极的创设出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氛围。首先,应该占领文化主阵地,以正确的政治立场为导向在网络中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应该针对一些可以维护大局稳定以及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表评论,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且批判一些错误的思想理念;其次,应积极的传播国内外的一些优秀文化,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强的民族责任感及自豪感,并可以帮助其了解更多国外的优秀文化,增长见识;再次,学校可以设置师生个人主页以及校内网,从而加强师生间、学校与个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可以在网上自由的表达个人的建议与意见,并对此进行讨论与交流。而且教师还能通过网络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与指导,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三)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教育师资队伍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一些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尚未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其次,一些工作者还缺乏足够的电脑网络技能与知识;缺乏对网络道德与相关法规的充分了解等。所以,必须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教育模式与方法,从而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积极学习网络知识与技能,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思想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教育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
(四)加强校园BBS站的正向舆论引导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创建了BBS站,于是学生可以将现实中无法说的一些意见或者建议发表在BBS上,但是也会有学生将一些不健康的文章或者存在人身攻击的话语发布在BBS上。对此,学校不仅要更加严格的监管BBS,同时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对此给予密切关注,对学生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对此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柔和性原则。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采用比较柔和的方法及态度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使得学生真正的在内心深处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其次,及时性原则。对于BBS中可能会出现的焦点舆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及时关注与反馈,做好防范工作[5];第三,正面性原则。对于大学生在BBS中提出的意见或问题,应该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证据与道理,如果证据确凿、有理有据,那么可以支持学生,然而如果无理无据,就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及时纠正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化解各种矛盾。
总而言之,网络已逐渐发展为人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不但给人们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其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为人们创造新的环境。各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深入分析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设法消除消极因素。而每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的转变教育理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网络技能,掌握更多的网络知识,正确对待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做到优势互补,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86224.html